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双月刊

1007-4856

ent93@163.com,entcw@126.com

0556-5519852,5866225

246004

安庆市孝肃路4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In Integra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竺雾化液通过TRPV1通路和TLR2-MyD88-NF-κB通路治疗慢性咽炎

    洪冬冬刘沁东李丹杨龙...
    401-408,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天竺雾化液(TZWHY)在治疗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CP)中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大鼠体内实验来揭示这一机制.方法 本研究通过建立细菌性慢性咽炎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TZWHY进行雾化处理,评估其抗炎作用.使用LC-MS对药物成分进行质谱分析,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实时PCR检测TLR2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MyD88、NF-κB p-p65和TRPV1蛋白表达.结果 慢性咽炎实验模型显示TZWHY可有效改善大鼠症状,ELISA结果显示TZWHY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的升高,WB及qPCR结果显示TZWHY可降低咽部黏膜组织中NF-κB P65、MyD88、TLR-2和TRPV1的升高.结论 本研究通过大鼠实验研究,探讨并确认了TZWHY治疗CP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ZWHY可能通过调节TRPV1通路和TLR2-MyD88-NF-κB通路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抗生素耐药性NF-κBTRPV1

    慢性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焦金炎刘广宇李明黄平...
    409-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中枢特征,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存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及意义.方法 对我科于2020年8月~2022年12月招募的慢性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组(92例)以及同时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91例)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和临床信息的采集.采用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两组差异脑区,提取ALFF值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计算差异脑区与整个大脑之间的功能连接(FC)结果.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双侧楔前叶、左侧后扣带回ALFF值增加,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减少.相关性分析显示耳鸣患者组左侧后扣带回的ALFF值与TH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01);右侧中央前回的ALFF值与S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01).将低频振幅发生显著变化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作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结论 慢性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出现异常,涉及默认网络、边缘系统、听觉网络、视觉网络等脑区.左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可能分别成为评估耳鸣严重程度、耳鸣负性情绪方面的神经影像学指标.

    耳鸣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肾精亏损低频振幅功能连接

    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璇徐小东格桑罗布尼玛吉宗...
    417-42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氯雷他定片和孟鲁司特片口服;治疗组加用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喷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分值、鼻部症状总分值(TNSS)、鼻内镜检查分值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比较二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的TN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仅在治疗4周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4周后,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联合AR一线治疗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改善AR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藏红花提取物鼻喷剂一线疗法疗效比较观察

    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郝安武
    423-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劣,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含山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鼻腔填塞法,另一组采用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24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估鼻塞、头痛、耳闷、溢泪、吞咽障碍和睡眠质量.结果 采用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技术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h的VAS评估中,采用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技术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鼻塞缓解、头痛减轻、耳闷减轻、溢泪减少、吞咽障碍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中,与鼻腔填塞相比,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表现更优,其操作简便、恢复期短,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鼻中隔偏曲连续贯穿缝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

    CT在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式选择中的应用评价

    李亚宝艾绍金雷明祝康...
    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鼻窦薄层CT在上颌窦囊肿切除手术策略选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上颌窦囊肿患者80例(90窦)病历资料,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并判读,按囊肿不同的起源分类后,采用相应的手术径路切除病变.结果 分析鼻窦CT,囊肿起源于上颌窦前壁21窦,上壁8窦,底壁1窦,内侧壁25窦,外侧壁17窦.行扩大自然窦口径路26窦,下鼻道开窗径路20窦,泪前隐窝径路44窦.手术均实现全切,无术后出血,溢泪,前鼻孔狭窄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术前鼻窦CT对囊肿起源位置的确定可以为合适的手术径路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鼻窦CT手术径路上颌窦囊肿

    CO2激光杓状软骨切除对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

    贾琳胡鹏刚
    43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一侧杓状软骨及声带后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性麻痹的长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21年9月在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8例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38例双侧声带麻痹病因包括,甲状腺手术后27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食道癌术后1例,创伤1例,先天性1例,不明原因5例,36患者可于术后1~3月拔管,2例患者复发,行第2次手术后顺利拔管.结论 CO2激光切除一侧杓状软骨及声带后端对治疗双侧声带外展性麻痹的长期效果确切.

    双侧声带麻痹CO2激光杓状软骨切除

    手术治疗对绝经后期重度OSAH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

    马鹏程方平
    434-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绝经后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绝经后期重度OSAHS患者,术后随访2年.对患者术前临床数据,及手术前后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PSQI及E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PSQI评分改善程度与扁桃体大小、t90%负相关(P<0.01);ESS评分变化与Friedmen分级(P<0.01)、t90%负相关(P<0.05),与扁桃体大小(P<0.01)、MRS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绝经后期OSA患者睡眠质量差,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与白天嗜睡症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扁桃体大小、t90%、Friedmen评分MRS评分和是影响术后睡眠质量的重要风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绝经后期睡眠质量

    滋阴益口汤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许美凤彭太芳廖修用杜江蓉...
    438-441,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滋阴益口汤在改善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自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初诊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尼妥珠单抗的治疗模式,研究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尼妥珠单抗+滋阴益口汤的综合治疗模式.对比两组在治疗后的肿瘤疗效(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EBV-DNA的变化)、炎症指标(TNF-α水平的变化)、一般情况改变(白蛋白、体重、KPS评分的变化)、急性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炎、皮肤炎、口干症、唾液量的变化)、其他(骨髓抑制、疼痛)相关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模式均能在鼻咽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取得明显治疗效果,EBV-DNA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的TNF-α升高水平、白蛋白降低水平、唾液量减少量、急性黏膜炎反应、急性皮肤反应、急性口干症、骨髓抑制程度、疼痛程度、体重减轻程度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益口汤在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鼻咽癌放疗期间热毒阴虚为主,治当清热滋阴.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清热滋阴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杨迟
    442-444,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安徽省安庆地区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来安庆市区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2例玫瑰痤疮患者问卷调查,根据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家族史、生活习性、临床特征、情绪波动等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在25211例门诊患者中(均为初诊患者),玫瑰痤疮患者62例,患病率0.25%;年龄28~50岁,男:女约1:5.其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最常见,占59.68%,其次为丘疹脓疱型(37.10%);常见症状依次为面部阵发性潮红(93.55%)、灼热感(74.19%)、干燥感(83.87%)、瘙痒感21例(33.87%);常见诱发或加重因素包括日晒(53.23%)、热刺激(包括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洗脸水温高)(64.53%)、高温环境(27.42%)情绪变化(20.97%);玫瑰痤疮家族史、频繁使用化妆品、饮茶、饮酒、喜食甜食是玫瑰痤疮的次要因素(P<0.05).结论 安庆市区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为主,常伴面部阵发性潮红、灼热感;日晒、热刺激、情绪变化是玫瑰痤疮主要诱发因素;具有家族史、频繁使用化妆品、饮茶、饮酒、喜食甜食是玫瑰痤疮次要因素.

    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相关因素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鼻、咽部等上呼吸道临床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张俊丽黄荷花邹红梅赵雨萌...
    445-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鼻、咽部临床特征,为今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护人员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部分科室(呼吸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科、消化科、血液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口腔外科、烧伤科、儿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肝胆外科)的医护人员,调查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14日期间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相关鼻及咽部临床特征、心理健康等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临床症状大多为多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各个症状与各分组(涉疫科室与非涉疫科室、有心理问题与无心理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将心理问题进行分数数值转化,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年龄以及职业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选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新冠持续天数组间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共收集有效医护人员调查问卷1212份,按照不同科室、心理健康评分进行分类,组内及组间比较得出结论.依据科室涉疫情况分类,非涉疫科室的人员病程更长,更容易出现寒战、口渴口干、喜饮水等症状(P<0.05),涉疫科室人员嗅觉减退/消失、味觉减退/消失、咽痒、胸痛等症状更明显(P<0.05).将人员工作环境及基础情况同是否有心理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外科医护人员和新冠持续时间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鼻、咽部等上呼吸道临床特征有细节上的不同,同时应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护人员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