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月刊

1671-038X

zgzxyxhzz2011@sina.com

027-8572683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指南(2023)》解读

    王木源韩啸毛堂友石磊...
    1087-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指南(2023)》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705400)资助,于2021年12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全国共有24家三级甲等医院及高校、科研院所参与起草,2023年3月正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该指南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 10个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并通过循证医学进行了解答。该指南的更新明确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干预措施、分期分型、主要证候、主要症状、适用范围等问题。现为了更好地指导该指南的实施,本文从指南制定过程、更新关键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期该指南为临床医生使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防止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指南指南解读

    枳术宽中胶囊调控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信号途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微炎症的影响

    肖梦丽赵迎盼张慧娥赵梦杰...
    1093-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微炎症的干预效应。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与造模组,通过复合造模法(碘乙酰胺灌胃+小平台站立)建立FD大鼠。将成功建模的F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低、中、高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胃排空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8的含量,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与莫沙必利组大鼠经药物干预后毛发逐渐整洁光亮,自主活动频率增加,反应速度加快,粪便恢复正常,且体质量均呈上升状态(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组大鼠胃组织形态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与莫沙必利组大鼠十二指肠苏木精-伊红染色肠绒毛排列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间隙较清晰。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与莫沙必利组大鼠血清IL-18及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中高剂量枳术宽中胶囊组与莫沙必利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的NF-κB蛋白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可以有效抑制十二指肠微炎症。

    枳术宽中胶囊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微炎症大鼠

    香草扶正合剂对结肠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状态及NF-κB/p65、NSD2、PD-L2表达的影响

    程权石占利陆莉莉傅华洲...
    1098-1104,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香草扶正合剂(XCFZ)对结肠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状态及肿瘤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程序性死亡配体2(PD-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T29结肠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结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XCFZ低剂量组、XCFZ中剂量组、XCFZ高剂量组和联合组,每组各10只;造模第2天开始,中药组每天以XCFZ低、中、高剂量灌胃,化疗组以5-FU腹腔注射,联合组以XCFZ中剂量和5-FU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给药,称取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和去瘤后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和脾胸腺指数,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及CD8+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计算CD4+/CD8+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人整合素αVβ5(ITGαVβ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NF-κB/p65、NSD2和PD-L2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抑瘤率最为显著,其次为5-FU组、XCFZ中剂量组(P<0。01)。与5-FU组比较,XCFZ低、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组去瘤后体质量升高(P<0。05)。与5-FU组比较,XCFZ低、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组脾脏指数升高(P<0。05,P<0。01)。与XCFZ中剂量组比较,XCFZ低、高剂量组,5-FU组和联合组脾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P<0。01)。XCFZ各组肿瘤细胞核仁固缩,细胞坏死和核碎裂现象亦较多。5-FU组肿瘤细胞较小,核分裂现象和异型细胞少见,坏死碎裂细胞较多。与XCFZ中剂量组比较,XCFZ高、低剂量组、5-FU组及联合组CD8+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5-FU组比较,XCFZ高、中、低剂量组及联合组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XCFZ中剂量组CD4+/CD8+比值最低(P<0。05,P<0。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肿瘤转移因子CXCR4、ITGαVβ5、TGF-β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XCFZ中剂量组比较,XCFZ高、低剂量组CXCR4、ITGαVβ5、TGF-β、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XCFZ中剂量组比较,XCFZ高、低剂量组NF-κB/p65、NSD2和PD-L2表达升高(P<0。05,P<0。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抑制NF-κB/p65、NSD2和PD-L2表达效果更优(P<0。01)。结论:XCFZ可抑制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且中剂量效果最优,降低血清肿瘤转移因子水平,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同时下调NF-κB/p65、NSD2、PD-L2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的侵袭转移。

    香草扶正合剂结肠癌免疫抑制NF-κB/p65NSD2PD-L2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

    惠莹莹王雅楠马虹宇杜朋丽...
    1105-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疗HP相关性PU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PU的临床研究,筛选数据并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进行统计分析及方剂分析,探讨中医药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中药处方391首,主要证型有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等,使用中药191种,频次4 443次,其中单次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为高频药物,共26种,依次为甘草、黄连、白芍、白术、海螵蛸等,高频药物功效分类以补虚类、清热类、理气类、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药物四气主要以温寒并见,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属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7组常用药物组合,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高的19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方。结论:该研究展示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中药治疗HP相关性PU提供一定思路。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用药规律

    足三里注射联合腹部穴位贴敷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

    袁大为唐焕峰王华苏汝学...
    11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足三里注射、腹部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应用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92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48例。A组给予外科术后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足三里注射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贴敷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足三里注射、腹部穴位贴敷联合治疗。4组治疗时间均为3d。比较4组患者胃肠功能(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炎症状态[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术后呕吐、腹胀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患者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A组(P<0。05),D组患者短于B、C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B、C、D 组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 A 组(P<0。05),D 组高于 B、C 组(P<0。05)。治疗后 4 组患者 IL-6、IL-10、TNF-α水平均降低(P<0。05),B、C、D 组 IL-6、IL-10、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D组低于B、C组(P<0。05)。D组患者术后呕吐、腹胀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患者应用足三里注射、腹部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炎症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足三里穴位贴敷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炎症状态

    查安生基于"兰除陈气"理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经验

    许圣楠查安生
    1116-1118,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查安生教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脾胃受纳运化失常,肝主疏泄失司,"陈气"内生。临证施治时,详细辨证"所陈为何气",再基于"兰除陈气"理论,组方以狭义之"兰"为基,兼辨施"兰"方,以"除陈气",复中焦脾胃升降运化之职。

    查安生功能性胃肠病兰除陈气名医经验

    基于"顺其性,法自然"理论探讨甘淳运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熊启斌甘淳何世红林虹...
    1119-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甘淳教授立足于"顺其性,法自然"理论,运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甘淳教授认为五脏皆可致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以五脏为本,顺从五脏特性出发。乌梅丸作为厥阴病提纲方,其组方五脏兼顾,阴阳升降同调,集诸方于一体,是《伤寒论》治疗久痢的首方。文章从五脏特性及类象自然角度探析甘淳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及运用乌梅丸心得,兹与同道共享,以表拙见。

    顺其性法自然乌梅丸溃疡性结肠炎厥阴名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栾景祥王欣茹孙怡清刘维明...
    1123-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癌"转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干预和阻断对于预防炎症向癌症的进展至关重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胃癌发生的潜在转折点,通常被视为癌前状态。CAG病情具有易反复、病程较长且难以根治的特点,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本文将主要从中西医方面讨论CAG"炎-癌"转化的机制,并综述当前的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治疗CAG并阻断其向胃癌的转化提供参考。

    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胃癌幽门螺杆菌细胞焦亡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第32卷(2024年)总目次(说明:括号内数字为期,括号外数字为页码)

    后插1-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