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腰椎手法配合电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观察

    郭耀斌张宇占茂林吕子萌...
    1402-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筋骨并举"思想指导的腰椎手法配合电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腰椎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量表(JOABPE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指地距离(FFD)、Schober试验距离.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JOABPEQ、ODI的评分及FFD、Schober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优(P<0.05).结论 基于"筋骨并举"思想指导的腰椎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能更加有效地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值得推广.

    非特异性下腰痛筋骨并举腰椎手法电针

    火熨术治疗腰痛(寒湿证)的临床观察

    陈海艳张春丽吴飞吕计宝...
    1406-1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火熨术对腰痛(寒湿证)患者疼痛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火熨术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功能障碍量表(ODI)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5%(P<0.05).结论 火熨术可降低腰痛(寒湿证)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及腰椎活动度,提升腰椎功能,疗效肯定,操作安全.

    腰痛寒湿证火熨术炎症因子

    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脓毒血症临床观察

    范远华马彩霞张敏李明...
    1409-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AP)合并脓毒血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AP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三黄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正常体温时间、腹胀和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 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泻心汤加味联合灌肠能有效减轻AP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炎性反应,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速 胃肠道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血症三黄泻心汤中药灌肠

    深圳地区胡蜂蜇伤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分布

    廖宪勇高建华曾仲意曾林生...
    1413-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的胡蜂蜇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蜂蜇伤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胡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1)1 109例急诊蜂蜇伤患者中女性(51.58%)稍多于男性.不同性别在各年龄段蜂蜇伤发生率不均匀,男性患者多发生在儿童期及青年期,女性患者则在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均衡.2)83.41%急诊蜂蜇伤患者受伤部位为四肢及头面部,蜇伤处局部肿胀(904例)、疼痛(867例)、皮肤发红(544例)是最常见的症状.3)急诊蜂蜇伤患者中医证型由高到低分别为火毒证(65.64%)、风火毒证(17.94%)、风毒证(6.49%)、瘀毒证(9.11%)、无症状者(0.81%).4)21例住院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风火毒证(80.95%)、火毒证(14.29%)、风毒证(4.76%)、瘀毒证(0%).结论 深圳地区的蜂蜇伤急诊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以火毒证为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红肿、疼痛,住院患者则以风火毒证为主,多表现为红肿、疼痛及头晕.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具有相关性,且不同中医证型的年龄、性别分布规律不同.

    蜂蜇伤中医证型临床特点深圳地区

    消风散加味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王敏王玉李智山杨露...
    1417-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味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偏头痛患者8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消风散加味,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风痰上扰证评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疗程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5、10 d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风痰上扰证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清5-HT水平显著增加,ET-1、CGRP水平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 消风散加味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血清5-HT水平及下调血清ET-1、CGRP水平.

    偏头痛消风散风痰上扰证5-羟色胺血管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刘文金陈美君林凤华
    1420-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基础上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CSR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采用清宫正骨手法,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症状、疼痛及颈部功能障碍评分的差异性,比较临床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疼痛、颈椎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CSR疗效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神经根型颈椎病清宫正骨手法针刺气滞血瘀证急性期

    呼吸、吞咽协调训练联合调神通窍针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彭书芹付丽娟耿泽振王悦...
    1424-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调神通窍针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调神通窍针法,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2周.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估指标为洼田饮水试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ST检查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WAL-QOL和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SSA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BDNF和NG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通窍针法治疗AIS后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与吞咽障碍的改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调神通窍针法吞咽功能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功能

    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的前瞻临床对照研究

    王凯沈芬成一星
    1428-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按照块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解毒清火合剂治疗.对比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痊愈率为68.00%,低于观察组的9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调,简明疼痛调查表(BPI)评分则显著改善(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咽干咽痛、口渴多饮、咽部充血、发热等主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且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下调(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皮疹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咽痛、口渴多饮、咽部充血、发热等症状,作用途径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解毒清火合剂炎症水平临床研究

    抗感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高热期(热毒袭肺证)患者临床观察

    程权陆莉莉石占利傅华洲...
    1432-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抗感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高热期(热毒袭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予奥司他韦联合抗感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流感主要症状恢复率、体温改善情况、病毒核酸转阴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流感主要症状在第5~7天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乏力、咳嗽、口渴、头痛、咽痛等5个单项流感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中位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7 h,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和36小时观察组的退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LY%)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降低比例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在3 d和5 d两个时间点病毒核酸转阴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感合剂联合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高热期(热毒袭肺证)患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奥司他韦,联合应用可缩短流感病程和退热时间,调节血清炎症指标,改善心肌酶降低病毒性心肌炎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流行性感冒急性高热期抗感合剂热毒袭肺临床疗效

    加减复脉汤对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和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薛文颖田亚琴徐隽斐
    1436-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减复脉汤加减治疗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片和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复脉汤治疗.比较每周房颤发作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存储应变(LASr)和左心房通道应变(LAScd);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气阴两虚证评分和房颤特异生活质量评估量表(AFEQT)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周房颤发作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和平均心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Vmax和LAVI下降(P<0.05),LASr和LAScd升高(P<0.05),且以观察组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FT3和FT4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P<0.05),且以观察组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2和IL-6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主要症状评分和总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FEQT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干预的基础上,联用加减复脉汤治疗甲亢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调节相关激素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房颤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证加减复脉汤激素水平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