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耳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耳科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中华耳科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杨仕明

季刊

1672-2922

zhek301@sina.com,zhek301@163.com

010-66939502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耳科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从事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工作的临床、科研及教学人员。办刊方针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政策。反映我国耳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耳科学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听力监测下前庭神经鞘瘤听力保留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张鼎王秀英徐兴华李翀...
    63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耳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技术的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下,对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可能的听力保留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多模态听力监测辅助的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听力保留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前庭神经鞘瘤患者24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根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AAO-HNS)分级标准分为听力保留组(AAO-HNS分级C级及以上)11例和听力未保留组(AAO-HNS分级D级)13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总结术中监测情况,结合患者术后听力保留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4例患者中,20例患者肿瘤达到全切,4例患者肿瘤近全切除.有11例患者(45.8%)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存了可测听力,8例患者(38.1%)在术后4周的随访中保留了可用听力.听力保留组与听力未保留组患者肿瘤直径、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与否紧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保留情况与患者的肿瘤直径大小、术中肿瘤与神经粘连紧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前庭神经鞘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蜗神经动作复合电位听力保留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米雪芹王媛玲潘庆春徐瑞...
    638-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突发性耳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Meta分析

    1800MHz电磁辐射对豚鼠空间记忆及听觉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

    罗小莉左汶奇杨红红章碧云...
    64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1800 MHz急性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EMR)对豚鼠听阈、记忆、海马及听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2只豚鼠随机分为假辐射组(Sham)8只、2 w/kg组(E2A)8只、4 w/kg组(E4A)8只、10 w/kg组(E10A)8只.Sham组、E2A组、E4A组、E10A组分别暴露于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0、2、4、10 w/kg的辐射源中连续48 h.比较辐射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阈值变化;辐射后Morris水迷宫观察空间记忆能力;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变化;海马、听觉皮层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辐射后,Sham组、E2A组、E4A组、E10A组ABR阈值与本组辐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4A组、E10A组中央活动路程缩短;辐射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辐射组神经元损伤及线粒体结构破坏,E10A组最明显.结论 1800 MHz急性电磁辐射不影响豚鼠听阈,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强,超微结构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加重,可能影响空间记忆能力.

    电磁辐射听性脑干反应氧化应激空间记忆超微结构

    衰老耳蜗带状突触中的蛋白质稳态

    蔡玮卢春键谢慧
    650-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听觉信息转换和传导的关键性传入结构,耳蜗带状突触有着特殊的分子表达,也是耳蜗衰老损伤的早发点.既往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稳态失衡是衰老改变的重要一环,其在耳蜗衰老中也有突出表现.我们回顾并讨论蛋白质稳态维持的两种主要降解机制,即泛素-蛋白酶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及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LP).UPS和ALP是清除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的关键机制,蛋白质降解机制失调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稳态在耳蜗带状突触年龄损伤中的影响.蛋白质平衡的调控可能为年龄相关性听力损伤治疗提供多方面的潜在可能.

    耳蜗带状突触衰老蛋白质稳态泛素-蛋白酶系统自噬-溶酶体途径

    基于"逆中枢化"理论探讨耳鸣的研究进展

    惠渊马祺周学锐高利娜...
    65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耳鸣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的认识,我们首先结合最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系统总结了耳鸣相关中枢增益的证据及潜在机制,认为耳鸣可能是由复杂神经可塑性引起的一种变化,包括病变过程中神经电生理变化、不同神经递质的调控及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其次回顾了临床上基于此理论开发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耳鸣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枢化耳鸣研究进展

    Hippo/Yap信号通路在调控听觉和前庭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郝文丽俞晨杰程诚卢洁...
    66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Hippo/Yap信号通路广泛参与听觉系统发育过程、听力损伤修复和听觉系统障碍.胚胎发育过程中对Yap的调控可能导致听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缺陷.Hippo/Yap信号通路通过与多种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参与听力系统损伤或听觉系统疾病的相关进程,这些信号分子受JNK信号通路、Wnt信号系统和机械信号转导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听觉系统中Hippo/Yap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多种形式的听力损失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Hippo/Yap信号听力损失毛细胞再生听力保护

    面肌联动的诊疗现状

    齐玥婷朱玉华
    66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肌联动是面神经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后遗症,面肌联带运动的存在可导致患者表情、言语、进食、社交等重要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面肌联动的发病机制、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研究获得了一定进展,面肌联动的及时有效评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面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面肌联动评价量表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康复系统的研发及普及应用、肉毒素的规范注射、面肌联动的外科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面肌联动诊断治疗

    转导蛋白β样1X基因与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王艳莉郭玉芬
    67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研究表明,人源转导蛋白β样1X(transducin beta like 1 X-linked,TBL1X)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参与了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我们回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该基因与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人源转导蛋白β样1X基因眼白化病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迟发感音神经性耳聋

    前庭性偏头痛与脑肠轴相关性探讨

    刘俊宏王理想王伟涛张道培...
    674-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庭性偏头痛(VM)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以引发三叉神经疼痛输入与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异常联系是该学说的核心内容.脑肠轴(GBA)从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肠道微生物等四个方面影响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参与VM的发病.压力、炎性介质或其他外界刺激可能通过GBA途径,在肥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和谷氨酸、乙酰胆碱、血清素等递质分子以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引发中枢敏化,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通过突触影响前庭神经核神经元,可能导致VM的发作.本文通过在三叉神经-血管层面对VM与GBA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VM的病理生理机制.

    前庭性偏头痛脑肠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肠道微生物中枢敏化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SOX10基因在神经嵴衍生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赵亚楠庞秀红
    679-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SOX10(SRY-box 10)属于SOX(SRY-related HMG-box)转录因子家族,该家族以能介导Sox蛋白与DNA结合的HMG(high mobility group)盒子为特征.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NCCs)是可迁移的多能细胞,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细胞类型,包括内耳的前庭耳蜗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皮肤的黑色素细胞、颅面复合体的骨骼和结缔组织细胞及心血管的平滑肌细胞等.SOX10是NCCs的多能性的维持和神经嵴衍生细胞的生存所必需的.SOX10基因通过参与神经嵴衍生细胞的发育以多种途径对内耳发育进行调控,本文将已有SOX10对神经嵴衍生细胞发育中所起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做一综述,以期更深一步了解SOX10基因在内耳发育中的调控机制,从而能够对SOX10突变所致综合征型耳聋做出更好的干预.

    SOX10基因神经嵴衍生细胞内耳发育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