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杨学秋王存波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IOL)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并DME患者84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HACO+IOL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PHACO+IOL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与BCVA以及CM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所下降,BCVA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CMT水平明显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白内障并DME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使患者CMT得到有效改善,矫正患者视力,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

    雷珠单抗注射液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宫颈水囊扩张法与COOK球囊在孕晚期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何秋莲
    137-13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晚期初产妇分别采用宫颈水囊扩张法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COOK球囊)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200例妊娠晚期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对其分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联合宫颈水囊扩张法引产,B组采取小剂量缩宫素联合COOK球囊导管引产,以产妇治疗12h后宫颈Bishop评分情况为依据,判断其促宫颈成熟效果,并对其治疗有效性进行评价,观察产妇诱发宫缩至临床时间、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等,对比两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A组产妇治疗阴道分娩率与B组相比较高,剖宫产率与B组相比较低(P<0。05),且A组产妇诱发宫缩至临床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与总产程时间都短于B组(P<0。05),但两组12h宫颈Bishop评分、产后出血率、宫内窘迫率与宫颈裂伤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晚期初产妇采用宫颈水囊扩张法与COOK球囊均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并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保障产妇引产安全性,宫颈单水囊扩张法在改善宫颈成熟度方面更为理想,舒适度更高。

    宫颈水囊扩张法宫缩素COOK球囊妊娠晚期初产妇引产效果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方法探究

    杨园园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学院校对接临床微生物室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同时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以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育人;同时,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推动过程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这更有利于培养出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评价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邓慧敏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新入职的1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6名。A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B组在A组基础上采取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自我导向能力、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我导向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B组自我导向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A组偏高(P<0。05);干预后,B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A组(P<0。05);干预后,B组教学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 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自我导向能力、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值得借鉴。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思维导图CBL教学自我导向能力教学满意度

    OTD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代冬春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临床观察(observation,O)-理论学习(teaching,T)-案例讨论(discussion,D)为中心循序渐进推进的教学模式(OTD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实习的11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护士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带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OTD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实习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SRSSDL)总分予以评价]、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RSSD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RSSD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RSSD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科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偏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科时教学满意度偏高(P<0。05)。结论 对手术室实习护士采取OTD教学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出科考试成绩、实习护士教学满意度。

    OTD教学模式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轮椅实验室建设必要性探讨——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包锐禹亚杰黄彬洋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开展各种实验实训项目的先决条件。随着轮椅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轮椅的适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了解并能正确使用不同种类轮椅在现代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大院校缺乏专业轮椅实训室,难以满足实验实训教学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概述建设背景和存在问题,讨论轮椅实验室的建设在教学、临床中的必要性。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轮椅实验室必要性

    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效果

    马丽亚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医学院护理专业的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实验考试、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综合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病理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病理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药物处置训练结合常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虞兴珍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处置训练结合常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物处置训练。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自知力、血糖控制、药物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血糖控制达标率和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处置训练与护理干预相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可改善患者的精神与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药物处置训练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2例重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护理

    高芳王焕芳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PICU 于2019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例重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并随访1年以上。由于本病少见,易误诊、漏诊,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做到早认识、早诊断,实施综合护理,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

    甲基丙二酸血症护理儿童

    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曹霞
    165-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在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皮肤护理;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风危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评价并比较两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实施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助于提高皮肤护理质量,预防并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神经外科压力性损伤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