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健康
智慧健康

旬刊

智慧健康/Journal Smaaart Healthca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曾谦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及数据交换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数据采集与交换共享系统,其实现功能基于spark sql工作流程计算引擎实现数据分析、统计、清洗操作;配置mapred-site。xml文件里的参数,设置map reduce执行引擎,配置spark-defaults。conf文件、hive参数,搭建基层hadoop环境,编写动态解析配置文件方法,基于mule进行集成调度kettle,传参分装到配置文件。本文构建的系统能够实现医疗数据批量自动化处理,数据交换共享速率高;采集过程采用压缩技术,能够降低网络宽带的压力;全流程自动监控处理过程,能够降低数据维护量。

    大数据技术医疗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共享

    推进医院结算智慧服务应用及效果评价

    魏红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医院诊疗工作中重要环节,窗口结算也要在不断改进中跟上医院发展的脚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患者渴望得到舒适、便捷、高效就诊服务的需求,医院窗口部门始终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更新服务理念,优化传统结算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对循序渐进推进智慧服务为患者办理结算进行总结,同时不断改善窗口服务质量,加强科室管理,在开展线上智慧服务无接触结算、线下窗口一站式结算的过程中,满足不同人群的结算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此助力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医院窗口结算智慧服务科室管理

    乳腺导管原位癌采用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夏菲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采用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完成,研究日期为2018年3月—2023年3月,按照研究要求筛取观察对象45例,均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穿刺或手术确诊。入组后,依次给予患者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检查结果,"金标准"为病理结果,统计不同检查方式的实践效能。结果 相较于钼靶摄影、超声检查技术单独应用,联合检出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检查诊断中,钼靶检出率高于超声,联合检出率高于单项检出率。为从不同角度实现病变情况的充分筛查,建议采用两组检查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以提高临床检出率,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诊断检出率

    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邸春雪王悦琪张士朋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肠梗阻应用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检出结果、符合率及诊断效能;并对其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阳性为62例,阴性为18例;经腹部X线平片检查真阳性为29例,真阴性为7例,假阳性11例,假阴性33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真阳性为53例,真阴性为16,假阳性2例,假阴性9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相比,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有利于临床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及干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建立5G超声远程诊断系统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张亚庆刘小蓝吴秀南
    19-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5G超声远程诊断系统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会诊医师和基层医院医师的医疗行为,促进基层超声医师诊疗技术的提升,提高远程超声会诊诊断质量,并为5G远程医疗相关规范和指南的制定提供可借鉴和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应用海南省5G远程超声会诊系统进行超声会诊的223例病例纳入研究,对每例经远程超声会诊病例资料的超声扫查流程、检查切面、动态和静态图像采集及传输稳定性、测量切面是否标准、报告术语是否规范准确、危急值报告处置是否及时有效、检查阳性率等质控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和比对研究。结果 223例患者中,每例患者会诊时间为10~25min,平均(15。65±2。28)min;检查过程中,5G网络稳定流畅,无明显卡顿,会诊医师与视频端患者及医护人员均交流顺畅;大部分基层(邀请会诊端)医师检查操作规范性不够标准,经会诊医师指导后逐步标准化,但部分病例由于会诊医师无法感受到探头与患者体表接触的真实触感,而难以及时指导基层医师调整扫查方式,难以做到细微观察;检查切面、动态和静态图像采集及传输稳定性良好,但部分图像经压缩后质量略有下降,超声图像信息清晰度可,部分图像因操作端检查医师操作规范性、个人经验等原因而显示欠清晰。除此之外,在检查时由于受扫查速度和患者呼吸等的影响,部分检查切面图像出现延迟、分辨率降低等情况。会诊结果显示,223例患者检出率为92。83%,漏、误诊率为7。17%,阳性率为81。16%,阴性率为18。84%。结论 建立5G超声远程诊断系统质量控制标准,能够有效保障远程检查过程中网络的通畅以及会诊医师与视频端患者及基层医护人员交流顺畅,并确保检查流程规范、切面标准、动态和静态图像采集规范及传输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发生。

    5G超声远程诊断系统质量控制标准超声会诊

    AI三维术前规划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研究

    林禄攀张帆戚天旭王效...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AI三维术前规划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采取胶片模板测量做术前规划,实验组采取AI三维术前规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术前假体预测与手术所用假体符合率,实验组比常规组略高(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髋臼杯假体植入精准性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实验组术后量表评分较常规组略高(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发生率略低(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前,采取AI三维术前规划,在提高假体型号符合率的同时,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管控后遗症发生率。

    AI三维术前规划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效果

    东台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陈伟周景梅顾赟周建...
    27-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东台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受检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相关因素。结果 849例受检者中,Hp感染率为31。4%。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职业、饮食口味、喝生水或食生食、共用茶具或餐具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东台地区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职业、喜辛辣饮食、喝生水或食生食、共用茶具或餐具是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健康人群危险因素

    广泛焦虑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藏族人民心理测评中的应用价值

    李倩益西拉拥何佳谢璟璐...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藏文版广泛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藏文版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在藏族人民心理测评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在三六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藏族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藏文版GAD-7、藏文版PHQ-9量表进行心理测评。评估藏文版GAD-7和PHQ-9信效度。结果 共纳入197例藏族患者,焦虑障碍33例(16。8%),抑郁障碍31例(15。7%)。藏文版GAD-7和PHQ-9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1和0。885。藏文版GAD-7量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95%置信区间0。923~0。986),临界值>8分时其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4。5%;藏文版PHQ-9量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95%置信区间0。908~0。976),临界值>9分时其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89。2%。结论 藏文版GAD-7、藏文版PHQ-9量表能有效识别藏族人群焦虑、抑郁障碍。

    藏文版GAD-7PHQ-9焦虑抑郁

    应用步态分析评价足趾缺损对足功能的影响研究

    刘畅张瑞忠赵庆国程洪财...
    34-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步态分析评价足趾缺损对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成人足部标本,制作不同跖骨缺损的模型并分为A、B、C、D、E、F组,应用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和F-scan足底压力鞋垫式传感器对足底应力分布进行测量,获得六组足底应力分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跖骨的缺损均会对足底压力变化与平衡性造成影响,除D、E、F组外,其余三组前足负重均出现下降(P<0。05),A组T1、M2、M3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C组M1、M2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D组T1、M2、M3-M4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E组、F组T1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结论 跖骨的缺损均会对足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但第1跖骨、第2跖骨和多跖骨的缺损对足底重心分布影响最甚,临床选择手指再造术式应给予保留。

    步态分析足趾缺损足功能足底重心

    浅谈《伤寒论》《金匮要略》同源而异流的分类问题

    林鹏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的解读与理解,辅以临床临证诊疗经验,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疾病归类、辨证方法、治疗方剂进行文献上的分析与研究,比较《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之异同,并总结归纳两书的分类问题。结果发现《伤寒论》中记载的疾病以实证为主,治疗以驱邪为要。《金匮要略》则有大量内伤杂病,表里寒热虚实错杂,治法以补益为要,诸法并存。《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同源而异流,有异在于探讨的疾病有所不同,宜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学习。在临床治疗上,针对实证为主的疾病宜参照《伤寒论》对疾病进行六经分类,并以驱邪之法予以治疗;针对内伤杂病宜参照《金匮要略》按病名分类,并以补益之法予以治疗。

    伤寒论金匮要略归类问题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