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研究——以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为例

    郑长统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文将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为 3种应用模型,在借鉴国内已建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引入节地率、建设效率、单位面积指标收益 3 个新的指标,从而确定模型的对比指标,最终经过定量计算确定最优的应用模型.通过对比各模型的应用特点,详细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保护应用模型指标体系城乡融合

    大汶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开发利用研究——以汶阳田农作系统为例

    陈桂丹杨瑞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汶阳田农作系统是黄河流域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研究从汶阳田农作系统保护现状展开,通过经济、文化两方面阐述该系统具备的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将汶阳田农作系统遗产开发现状与同领域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汶阳田农作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从文化挖掘、产业链构建、品牌宣传和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开发保护的建议.

    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流域大汶河汶阳田农作系统

    地膜微塑料对玉米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鲤萍卢文振刘鑫雨祝鹏飞...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膜残留及破碎形成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持续增加,成为农田土壤MPs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地膜MPs处理水平(0.5%,1%和 2%)对玉米形态、生理、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0.5%地膜MPs对玉米生长无明显影响.随着地膜MPs水平增加(1%和 2%)和暴露时间延长(拔节期和抽穗期),玉米株高、茎宽、叶面积、根系长度、表面积及生物量显著减少.叶片叶绿素含量、SOD酶含量减少而MDA含量升高表明地膜MPs导致玉米光合受损及氧化应激.较高水平地膜MPs(1%和 2%)也会抑制玉米吸收养分.农田土壤地膜MPs积累对作物生长的抑制可能消减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势.

    微塑料地膜玉米形态生理生物量养分吸收

    广东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航飞魏少彬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07-2021 年统计数据,测度广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多元线性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广东省农业碳排放与其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广东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宽"V"字型特征,整体上有下降态势,可分为 2 个明显阶段;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地市差异显著;广东省农业生态生产效率较高,各年份基于处于强脱钩或弱脱钩状态;各地市则都处于强脱钩或弱脱钩状态;影响广东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及财政支农比重等.

    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脱钩特征影响因素广东省

    基于系统思维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研究——以来安县百步井村为例

    何明婵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来安县百步井村人居环境实地调研,分析百步井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道路、水体、农房、设施、微园和节点6 大人居环境空间要素为对象,运用系统思维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相关经验.

    系统思维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要素整治提升策略

    长春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张贺铭佐佳惠子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已成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政策、法律方面提供制度保障,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该文针对长春市所辖的 7 区、4 县(市)进行深入调研,获得乡村人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人才队伍管理视角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如何进行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的方法,为乡村发展提供建议.

    长春市乡村振兴乡村人才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管理

    化处镇焦家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研究

    张肖李晓华赵泽娇薛志学...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化处镇焦家村为调研对象,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丰硕的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探索焦家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焦家村目前存在产业发现支撑力度不足、区位优势未充分发挥、缺乏特色旅游业等问题,并就亟需解决问题提出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特色旅游业等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衔接路径焦家村产业

    草地雏蝗属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白国栋那拉苏格根塔娜龙涛...
    74-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鲁科尔沁旗分布的蝗虫属于大兴安岭南麓典型草原蝗虫的发生亚区,蝗虫灾害发生重点防治地区.该研究采用野外调查、访问及资料查阅等方法,对阿鲁科尔沁旗草地雏蝗属昆虫多样性及区系进行统计分析.阿鲁科尔沁旗草地蝗虫系统普查基础上,结合该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分析阿鲁科尔沁旗草原雏蝗属(Chorthippus)昆虫的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境内雏蝗属昆虫有 17 种.对其进行动物地理学区系分析,得出全部种类属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里的古北界种;而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种中的 16 种为跨界种,占 94.1%,其中在四区型中的"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所占比例最多,为 29.4%.研究表明,在阿鲁科尔沁旗分布的草地雏蝗属昆虫占多样性丰富,为蝗虫监测和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蝗虫雏蝗属多样性阿鲁科尔沁旗区系

    后扶贫时代新乡贤参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探究

    张坤磊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相对贫困是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主战场,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浓厚的乡土情怀、广泛的社会资本及较高的社会威望,在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后扶贫时代,新乡贤参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持续动力不足、身份合法性存疑、软约束作用下降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支持、平台构建、身份支撑和体系约束等路径,进一步化解新乡贤参与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困境,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相对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实现乡村善治的发展.

    后扶贫时代新乡贤乡村相对贫困治理

    乡村振兴下乡贤文化引领乡村道德治理研究

    陈梦圆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对乡村的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乡贤文化在引领乡村道德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该文立足于新时代农村道德治理现状,对乡贤文化引领乡村道德治理所面临的乡贤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乏、凭靠的传统根基不牢、发挥的德治功能受限等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政策性扶持、资金保障、加强乡贤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及为乡贤群体回归做好后续安排等方式为乡贤发挥其治理作用提供前提条件.力图通过乡贤文化引领乡村道德治理,凝聚乡民之力,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乡贤文化乡村道德治理现实困境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