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蔡锋

双月刊

1007-3698

znxy@chinajournal.net.cn

010-84659045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学院科研,立足妇女教育,关注妇女研究最新理论动态,反映刊登研究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突出女性特色。加强女性特色栏目建设,有一批国内外著名妇女问题研究者为本刊固定撰稿专家,注重编辑、校对质量,有一定的引文率与文摘率。本刊不收版面费,欢迎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妇女发展重要论述的三维意涵

    温静陈熙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女发展,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妇女发展的价值、目标、实践路径等主要问题.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强调重视妇女发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的前提条件.从目标维度看,习近平勉励广大妇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建设重任,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强调从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优化社会环境、巩固思想基础四个方面着手做好妇女工作,为新时代妇女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关于妇女发展重要论述妇女发展新时代

    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思想方法和理论贡献

    杨雅云胡映和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深刻阐明妇女发展和解放的领导力量、历史主体、前进方向、战略目标和组织保障等问题,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妇女篇.这些重要论述蕴含政治考量、人民立场、发展眼光、法治思维和系统观念,支持妇女贡献场域由"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扩充,促进妇女家务劳动由"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推动妇女运动主张由"性别平等"向"性别和谐"提升,引领妇女发展理论由"求教西方"向"求解东方"转变,为新时代做好妇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闪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思想之光.

    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联工作的论述妇女男女平等性别和谐

    "妇女能顶半边天":当代中国女性劳动实践与叙事

    赵莉生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诞生于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生动刻画了女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正面形象."半边天"叙事指出了从劳动实践走向国家政治的女性解放路径,这一路径从女性劳动实践出发进入政治叙事,又从政治叙事再次回归女性自身,最终实现女性更具政治内涵的解放.具体而言:一方面是从劳动实践到政治叙事,"半边天"的叙事产生于女性的劳动实践,以《人民日报》为主要媒介之一,在多个重要政治场合的传播中不断建构出国家希冀的女性形象——"同主内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另一方面是从政治叙事到女性解放,女性的劳动实践在形塑"半边天"叙事的同时,"半边天"叙事也鼓舞、动员、规训着女性的实践,千万女性劳动者以"妇女能顶半边天"为自豪,以国家表彰的女性劳动模范为榜样,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描摹了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实践获得权能提升的历史事实,而且揭示了劳动解放女性路线在社会主义中国具体展开的实质内容和深刻价值意义,凸显了女性在国家政治叙事中的"半边天"地位.

    "半边天"女性劳动实践政治叙事

    中国共产党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刘玮玮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高度重视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建党以来,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先后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新时代的丰富拓展四个发展阶段.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逾百年的发展促进了女性全面发展.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取得的成就启示我们,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确保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尊重妇女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对越轨未成年人规制"硬法"与"软法"适用衔接问题

    苏明月陈新蕊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越轨未成年人采取"硬法"与"软法"相结合的规制模式,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下实现惩罚与保护的平衡,目标是促进其社会化.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为基础的"硬法"手段,针对越轨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戒;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软法"则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和社会协同支持,帮助越轨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硬法"建立的"司法—行政"二分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惩戒基础,需持续推动越轨未成年人规制立法的一体化考量.同时,通过国家和社会力量赋能家庭教育,使"软法"巧妙地融入"硬法"框架中,为越轨未成年人规制提供持续支持和法治保障.

    越轨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

    妇联组织参与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检视

    邢红枚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是实现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的有效途径.妇联组织依法依章程承担着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职责.全国妇联通过与最高检建立合作机制,明确了妇联组织参与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路径和内容,促使其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作用持续提升.然而,受工作理念、资源、能力等因素制约,我国妇联组织参与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程度差距明显.妇联组织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站位,整合资源,持续创新,推进检妇合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妇联组织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检妇合作

    主体能动与客体规约:微博健身话题下的女性身体话语

    黄馨茹谭雨欣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博为女性健身实践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在这一空间内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身体话语.参照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实践、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展开阐述.研究发现,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媒介技术等社会因素的赋能下,女性逐渐成为女性身体话语的重要生产者和分配者,冲击着"男性的凝视"和"男性的话语霸权",女性在身体话语建构过程中的能动性得到了释放,形塑了更加积极健康的健身文化;另一方面,资本的介入、传统观念等对女性健身实践造成了客体层面的规制与约束,限制了性别议题的平等参与和理性讨论,影响了女性身体话语的呈现.面向未来,健康公正的女性身体话语形成与平等有序的性别秩序建构,不仅需要充分调动女性群体的主体能动性,而且需要积极的政策引导、合规的平台建设等多客体的共同努力.

    微博女性身体话语健身实践身体社会学

    赋能视角下非洲妇女数字素养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项基于24位非洲在华女留学生的深度访谈

    吴菲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非洲妇女数字素养发展问题,分析在非洲现实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妇女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对推动非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24位非洲在华女留学生的深度访谈,从赋能视角对非洲妇女数字信息获取与辨别、数字沟通与表达、获得数字教育培训、进行数字交易、开展数字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基本分析,发现非洲妇女数字素养提升仍面临数字接入程度不足、基础设施保障不充分、贫困影响数字使用、数字读写能力较低、文化规范限制数字参与等困境.需要以减贫改善物质条件,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以文化知识提高为支撑,以素养培训强化能力建设,以先进性别文化创设氛围,为非洲妇女数字素养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数字素养赋能非洲妇女

    数字化转型中幼儿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宏钰宋高阳常馨文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融合更加普遍,提升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成为构建智能时代教育生态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支撑力量,其智能教育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能否适应学前教育变革、胜任智能时代的学前教育工作.基于循序循证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文本分析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构建幼儿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智能教育态度、智能教育伦理、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能力和智能教育思维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42个三级指标.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效度模型拟合较好,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作为引领幼儿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的方向指引,为幼儿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幼儿园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指标体系

    中国托育师资培养研究十年回眸: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2013-2023年文献的量化与质性分析

    蓝晨和建花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育师资培养是教师教育整体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当前,师资培养成为托育事业发展短板,亟待加强研究.综述是重要的研究知识基础,及时总结既往成果,有助于为国家决策、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与质性分析方法,对2013-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0-3岁婴幼儿教师培养相关286篇文献爬梳,发现托育师资培养研究以2019年为关键时间点,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研究热点围绕托育师资培养政策、教师素养、职前培养、职业准入标准、职后培训展开,今后热点将更多聚焦高质量、专业化、标准化培养体系构建主题.未来研究需拓展跨学科及国际视野,结合宏观政策及托育服务体系构建背景开展多元范式研究,不断提升研究质量.

    托育师资培养研究综述定量研究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