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基原淫羊藿综合品质研究

    翟英茹罗江南李慧黄璐琦...
    3197-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基原淫羊藿综合品质进行研究,为其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建立29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 29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相似度0.235~0.999.不同基原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含量有明显差异.各批样品聚为4类,3号峰、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为主要成分.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可快速鉴别不同基原淫羊藿,并能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淫羊藿基原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越鞠丸中14种成分的含量

    徐建军王文恺魏佳丁晶晶...
    3203-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越鞠丸中京尼平苷酸、川芎嗪、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阿魏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木犀草素、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白术内酯Ⅰ、α-香附酮、苍术素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Thermo AcclaimTM 12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86.30%~104.09%,RSD 1.45%~3.9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为越鞠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越鞠丸化学成分含量测定HPLC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11种成分的含量

    王苗周德来许晓辉王小乔...
    3207-3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绿原酸、桑皮苷A、二氢桑色素、氧化白藜芦醇、槲皮素、山柰酚、桑呋喃G、桑黄酮G、桑根酮C、桑根酮D、桑辛素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Brownlee SPP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0),平均加样回收率94.53%~103.58%,RSD 2.51%~6.92%.18批药材中均未检测到山柰酚,氧化白藜芦醇、槲皮素、桑呋喃G、桑黄酮G、桑辛素主要存在于外粗皮中,不同产地药材中桑皮苷A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稳定、快速、灵敏,可用于桑白皮质量控制.

    桑白皮化学成分含量测定UPLC-MS/MS

    清脂化瘀方HPLC-CAD特征图谱建立及6种糖类含量测定

    张海波付庆帅姚耿圳周华...
    3212-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清脂化瘀方HPLC-CAD特征图谱,并测定鼠李糖、果糖、甘露醇、D-无水葡萄糖、蔗糖、棉子糖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Dikma Polyamino HILI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结果 15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14个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90.6种糖类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0),平均加样回收率93.34%~105.64%,RSD 0.5%~2.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脂化瘀方糖类的质量控制.

    清脂化瘀方HPLC-CAD特征图谱糖类成分质量控制

    氨基酸螯合铁锰耦合对当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分析

    唐湛文彭桐王引权晋玲...
    3217-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氨基酸螯合铁锰耦合对当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并进行生理响应分析.方法 在田间试验中,设置叶面分别喷施0.02%氨基酸螯合Fe(T1)、氨基酸螯合Mn(T2)、氨基酸螯合Fe+Mn(T3)和无离子水(CK),分析了不同处理对药材生长发育状况、产量、一等归率及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药效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CK比较,其他3个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药材植株生长,提高其产量、一等归率及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含量.药材根中Fe、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Fe、Mn含量和光合参数可解释产量和一等归率变化的比例分别为21.06%、1.69%和37.07%.以5种有机药效成分积累为指标,各处理对药材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T3>T2>T1>CK.结论 氨基酸螯合铁锰耦合对当归产量、一等归率、光合作用和抗胁迫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对药材品质有增进作用,建议其施用浓度为0.2%,全生长期喷布3次.

    当归氨基酸螯合物生长品质生理响应

    不同煎煮方法对栀子豉汤制备过程中酶活性及主要成分的影响

    吴莉莉谌凤西肖洋徐芸竹...
    3224-3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栀子豉汤制备过程中酶活性及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 在浸泡合煎、淡豆豉单煎先下、淡豆豉后下过程中,检测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HPLC法测定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Ⅰ的含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考察酶活性与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浸泡、煎煮时间延长,各主要成分含量呈升高趋势.淡豆豉后下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稳定,与成分含量的关联系数仅在0.5左右.结论 淡豆豉后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杀酶保苷"作用,可为栀子豉汤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栀子豉汤煎煮方法制备酶活性主要成分HPLC灰色关联度分析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石榴籽饼粕多糖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王占一朱淑琪黄亦心陈朝羲...
    3230-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石榴籽饼粕多糖工艺,并考察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介质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计算动力学、热力学参数.结果 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9%,介质pH 4,提取温度49℃(322 K),提取时间2.6 h,多糖得率为5.89%.温度为322 K时,实验组k为0.0191 min-1,Ds为4.843×10-6 cm2/min,高于对照组.在307~317 K的提取过程中,焓ΔH为156.378 kJ/mol,熵ΔS为520.1904 J/(mol·K),为吸热熵增加;在327~337 K的提取过程中,焓ΔH为-147.931 kJ/mol,熵ΔS为-428.5784 J/(mol·K),为放热熵减小;自由能ΔG值均小于0,为自发过程.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石榴籽饼粕多糖的工程放大和优化控制.

    石榴籽饼粕多糖纤维素酶提取工艺Box-Behnken响应面法动力学热力学

    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评价

    邓萌萌潘晓鹃董雨周静...
    3236-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油、聚丙烯酸树酯、三乙酸甘油酯、吐温-80用量为影响因素,成膜时间、成膜性、柔韧性、均匀度、黏稠度、表面有无气泡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HPLC法测定雪上一枝蒿甲素含量.结果 最佳条件为聚丙烯酸树脂用量41.86%,三乙酸甘油酯用量2.99%,甘油用量5.78%,吐温-80用量2.96%,综合评分为8.93分.雪上一枝蒿甲素在0.017~0.54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3个水平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5%、98.81%、98.92%,RSD分别为0.80%、0.45%、1.07%.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痛消涂膜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骨痛消涂膜剂制备工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雪上一枝蒿甲素HPLC

    基于miR-146/NF-κB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李泽峰李传慧周博文马先...
    3242-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抑制大鼠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空白组,34只大鼠气管穿刺注射硫酸博来霉素(5 mg/mL)构建肺纤维化模型.造模7 d后存活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1.17 mg/kg)和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1、3、6 mg/k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21 d,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表征.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肺组织外观,比较肺系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采用肺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判断标准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HYP、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miR-146a、NF-κB、Col-I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HYP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miR-146a mRNA表达降低(P<0.01),NF-κB、Col-I mRNA及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及雷公藤多苷各剂量组肺泡组织结构、炎性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纤维化程度均降低,肺组织miR-146a mRNA表达升高(P<0.01),血清TNF-α、IL-6、IL-1β、HYP水平、肺组织NF-κB、Col-I mRNA表达及p-P65、IRAK1、TRAF6、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且雷公藤多苷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延缓大鼠肺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46/NF-κB信号通路有关.

    雷公藤多苷肺纤维化miR-146/NF-κB信号通路炎症因子ECM沉积

    基于AGE-RAGE/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温阳复元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鼎李方存姜明贺宋晨曦...
    3249-3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温阳复元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FPS-ZM1组、温阳复元方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CIRI模型,采用TTC染色和改良神经病学严重程度评分(mNSS)评判模型成功与否,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RAGE、S100β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脑组织RAGE、p38MAPK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RAGE、AGE、HMGB1、p38、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白色梗死灶,梗死面积增加(P<0.05),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增多(P<0.05),脑组织RAGE、S100β蛋白表达升高(P<0.05),脑组织AGE、RAGE、HMGB1、p38MAPK蛋白与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FPS-ZM1组和温阳复元方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其中温阳复元方组作用更佳.结论 温阳复元方可能通过抑制AGE-RAGE及其下游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轻神经元凋亡,发挥对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温阳复元方脑缺血再灌注AGE-RAGE/p38MAPK信号通路神经元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