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飞

月刊

1000-3150

chinatea@mail.hz.zj.cn

0571-86650241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中国茶叶/Journal China Te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等。本刊是广大茶叶干部、技术推广人员、茶叶经营者、茶厂(场)员工、茶农和茶艺工作者、茶叶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茶叶拼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王硕邱桐姜青石震...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拼配是提升茶叶外观、口感,稳定茶产品品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重要工艺手段.拼配技术的发展也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缩影,因此,对茶叶拼配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茶叶拼配的概念、茶叶拼配在茶产品上的应用、茶叶拼配技术、设备等,提炼了茶叶拼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茶叶拼配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茶叶拼配拼配应用拼配技术拼配设备

    茶园土壤中农药残留分析研究现状及展望

    梅钰赵子晴史陶中焦卫婷...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能够有效防治茶园中病虫草害及调节茶树生长,而茶园土壤是农药的"储存"和"分配"中心.无论直接施用于茶树,还是施用于茶园杂草,农药最终都会到达土壤,随后被茶树吸收,造成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污染.因此,分析茶园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才能从根本上探究茶叶中农药的污染问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茶园土壤中多种农药的提取、净化和检测方法,对比了土壤中不同农药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已成为土壤样品中农药多残留定性定量分析最可靠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保障我国茶园土壤生态健康及茶叶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农药茶园土壤提取净化检测

    黑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王桂友王昭月梁思威张彦...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渥堆发酵是其核心工序.黑茶渥堆发酵的关键就在于茶叶在湿热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最终形成其独特风味与品质.为了解黑茶发酵过程中不同种类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文章就黑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变化、不同黑茶的微生物种类组成差异、黑茶渥堆发酵中微生物种群的分析鉴定技术、重要菌种添加发酵对黑茶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及黑茶中有害微生物的产生条件及对安全生产的指导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黑茶发酵微生物

    2024年6月中国茶叶出口各国和地区销量统计

    27页

    武夷岩茶的品质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朱河承王伟伟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夷岩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有大红袍、肉桂、水仙等多个品类,具有"岩韵"的品质特征.文章综述了武夷岩茶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特点,并且从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和焙火等工艺具体介绍了武夷岩茶加工过程的技术参数和香气、滋味成分变化规律,为武夷岩茶的加工技术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武夷岩茶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加工技术

    茶树新害虫日本条螽为害习性

    唐美君周孝贵张欣欣姜洪新...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条螽主要为害茶树嫩梢,啃食后致使梢头掉落或垂下,最后使嫩梢呈枯焦状;当无嫩梢可食时,即啃食叶片,形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型孔洞.全年中成虫发生盛期在8-9月.为害较重的茶园,枯梢数量达每米茶行6~31个.

    日本条螽茶树为害习性

    高香型绿茶新品种襄茶1号选育报告

    唐前勇程一方舒庆宁杨晓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襄茶1号是从福鼎大白茶开放授粉有性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适宜加工襄阳高香茶的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经系统比较试验、加工试验结果表明,襄茶1号属于特早生、中高产茶树品种.制作烘青绿茶外形紧细、有白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嫩栗香带花香,滋味鲜醇爽口,叶底黄绿明亮.制作工夫红茶乌油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甜香略有花香,滋味甜醇,叶底红匀整.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含量50.20%,茶多酚含量20.40%,氨基酸含量4.25%,咖啡碱含量3.45%.品种抗寒性较强,抗旱性中,抗茶炭疽病,中抗小绿叶蝉.襄茶1号于2024年4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茶树(2024)420037.

    襄茶1号新品种高香型绿茶

    2024年7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40页

    冻害对山东省茶叶产量的影响评估

    朱秀红郑芳田洪良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估山东省茶树冻害影响情况,将山东省茶树冻害分为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两类,分别找出影响两类冻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山东省茶树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减产预测模型.经验证,所得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可以用来指导茶农科学防冻,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推动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冻害春茶减产率产量模型影响评估

    响应面法优化黔南黑茶加工工艺研究

    孟铁宏李春荣王恒臧贵勇...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黔南州都匀市本地种夏秋茶鲜叶为原料,探讨黔南黑茶最优加工工艺及条件参数.以渥堆时茶叶含水率、相对湿度、渥堆温度、渥堆时间为考察因素,黑茶感官品质评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黔南黑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在渥堆时茶叶含水率63%、相对湿度89%、渥堆温度41℃及渥堆时间25 h条件下,所制黔南黑茶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汤色明亮,感官品质最佳,评分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黔南州黑茶加工工艺改进及产品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黔南黑茶加工工艺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