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果树
中国果树

米文广

双月刊

1000-8047

zggsbjb@vip.163.com

0429-3598131;3598168、3598132

125199

辽宁省兴城市兴海路三段

中国果树/Journal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果树技术期刊,主要刊登果树新品种、栽培新技术、新农药和病虫害防治新方法、果品贮藏加工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灰枣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欢欢王晶晶陈奇凌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灰枣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找出适宜配方,为灰枣高效高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不同组合的复配施用,于枣果幼果期进行3次喷施,分析喷施后对其产量、品质、内源激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纵横径、单果重及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了灰枣的果形指数,有助于实际生产中的增产.0.25 mmol/L SA与30 mg/L DA-6复配喷施能提高灰枣果实总糖、还原糖、果糖、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果实纤维素含量;其余2种复配处理的作用效果与0.25 mmol/L SA+30 mg/L DA-6有所不同,均显著降低了果实总糖、还原糖、淀粉、纤维素、维生素C含量.主成分分析排名结果显示,0.25 mmol/L SA+30 mg/L DA-6+0.01 g/L BR和0.25 mmol/L SA+30 mg/L DA-6+15 mg/L HS 处理分别位于第 1 位、第 2 位.综上所述,0.25 mmol/L SA+30 mg/L DA-6+0.01 g/L BR处理对提高灰枣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植物生长调节剂灰枣产量果实品质

    不同栽培模式对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嘉昱张小英王叶张子雄...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金百香果为试材,在贵州省安顺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模式对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比环境因子和物候期发现,设施栽培3-10月平均气温比露地栽培高,设施栽培下黄金百香果可以提前开花结果,延长果实采收期.分析不同采收时间的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发现,设施栽培果实品质高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8、9月采收的果实品质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果形指数外,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温度和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果实品质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有效积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9月采收的果实总黄酮合成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显著提高了果实4CL、CHI活性,C4H活性显著降低,总黄酮含量与4CL活性和CHI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4H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设施栽培可以改善黄金百香果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延长果实采收期,提高果实品质,适合在黔中地区应用推广.

    黄金百香果设施栽培环境因子果实品质

    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沿黄流域果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

    刘伟云崔冬冬李颖芳王晓芳...
    77-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黄流域果业高质量发展对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动果业振兴、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综述了果业生产效率相关研究,基于实际调研了山东省菏泽、滨州、东营市的果园情况和数据,构建了山东省沿黄流域果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模型进行果业生产效率测算,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规模经营、调整投入结构比例、强化现代栽培管理、发展智慧化生产等建议,以期推动沿黄流域果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沿黄流域果业生产效率DEA模型

    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对梨火疫病的抗性鉴定评价

    朱玲张胜军冉昪唐式敏...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来自霍城、巩留、新源、塔城4个自然居群共137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整体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以中感为主,共筛选出6份抗性资源和15份中抗资源.其抗病性在不同自然居群间存在差异,巩留居群的抗病性略好于新源,其次是霍城,抗病性最弱的是塔城居群.旨在分析新疆野苹果的抗火疫病水平,筛选抗病资源,为抗病苹果种质资源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

    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火疫病鉴定评价

    2种施药方式对防治苹果黑星病药剂减量的效果

    李金峰魏江文史广亮李青梅...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防治苹果黑星病化学药剂减量控害的施药方式,以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为防治药剂,采用延长喷药间隔期和推迟首次喷药期2种施药方式进行田间试验.2020-202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喷药间隔期15、20、25 d,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效分别为70.73%~83.51%、73.02%~89.10%、67.35%~91.48%;推迟首次喷药期,80%花谢后进行第1次喷施、80%花谢后15 d进行第1次喷施和80%花谢后30d进行第1次喷施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效分别为71.89%~82.06%、66.08%~88.87%、62.84%~89.55%.因此,在确保对苹果黑星病取得明显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可将喷药间隔期延长至20 d或将首次喷药期推迟至80%花谢后15d进行,2种施药方式可分别减少喷药4次和2次,化学药剂减量控害效果显著.

    苹果黑星病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喷药间隔期首次喷药期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果树》

    93页

    基于RT-PCR方法对河北省桃病毒和类病毒种类的调查鉴定

    荣春蕊李晓颍苏凯张晨光...
    94-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是造成桃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RT-PCR是检测病毒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RT-PCR方法对河北省113份桃样品进行了 13种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到的10种病毒包括ACLSV、PBNSPaV、HSVd、NSPaV、PNRSV、PaLV、PLMVD、APCLSV、PeVD 和 PPV,其中 ACLSV 检测率最高,其次是PBNSPaV和HSVd2种病毒.病毒具有复合侵染的现象,三重侵染和四重侵染的检测率最高,没有检测到不被病毒侵染和单一侵染的样品.研究结果为河北省桃病毒脱除、无病毒苗木繁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河北省病毒RT-PCR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重复序列分析及其检测引物筛选

    蒋青岚孙太安李大志李娜...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引起的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柑橘产业危害严重,通过加强病原检测有利于减少病害传播.利用高拷贝重复序列位点设计引物,虽能提高黄龙病检测的灵敏度,但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很难保障引物检测特征稳定.通过比较11个CLas全基因组的重复序列,以期获得保守的重复序列,利于开发通用型CLas检测引物.结果显示,CLas全基因组有4段长度>50 bp的高拷贝重复序列,其重复数量和序列在11个菌株中均具有保守性.基于4段重复序列开发了 CLas特异的6对引物,均能稳定检测田间柑橘黄龙病样品,熔解曲线吸收峰单一,熔解温度稳定.比较6对引物的灵敏度,发现基于5个拷贝重复序列开发的IR16-fr灵敏度最高.使用IR16-fr和常规引物CQULas-FR对50份田间柑橘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QULas-FR对CLas的检出率为20%,而IR16-fr的检出率为26%.新引物IR16-fr可为田间CLas高效率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柑橘黄龙病CLas检测重复序列引物

    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测定

    匡立学聂继云徐国锋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苹果、梨、橙鲜果和苹果汁、桃罐头、蓝莓果酱、苹果脆片为试材,建立了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柱温和流速的筛选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苹果酸的2种对映异构体浓度在0.02~1.0 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L-苹果酸和D-苹果酸在水果及其制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1.2%~112.3%,5次平行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反映本标准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的测定.

    水果水果制品L-苹果酸D-苹果酸液相色谱

    余甘子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叶波美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甘子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云南省海拔1800 m以下的山坡、丘陵、河谷地区.其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现已被人工广泛种植.根据余甘子特征特性,总结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系统地提出了余甘子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采种育苗、苗期管理、挂果期管理、栽培定植、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旨在为余甘子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余甘子丰产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