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翻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翻译
中国翻译

刘习良

双月刊

1000-873X

010-68326681 68327209 68995956

100037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中国翻译/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刊,译界高水平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散译者王际真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

    黄赛赛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散译者王际真是20世纪40年代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译介者,其中国现代小说编译选集深刻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和评价。王际真选材上偏向现实主义批判小说,旨在展现五四及其后中国文学在内容和精神上的现代化。他一方面以西方诗学规范对原文进行删减修改,同时亦积极保留原文异质性、传达源语文化及作品精神。王际真的译介行为体现了译者在离散处境下的文化认同,既以西方文学为参照追求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构建,又从世界文学语境下审视中国文学的精神及其发展。这一双重文化认同构成了王际真中国现代文学译介行为的内在张力。

    王际真离散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认同

    中国政治术语译出的标准化:术语学与翻译方向性之维

    郭松林王晓辉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政治话语的显性标记,政治术语及其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当下政治术语译出的"同义现象",本文尝试从术语学维度和翻译的方向性维度分析政治术语译出标准化的依据。前者反映了政治术语翻译的普遍性问题,关联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后者反映了中国政治术语译出的特殊性问题,关联术语翻译的可接受性。本文认为,政治术语的术语属性以及译出中的文化接受问题将证实中国政治术语译出标准化的必要性,这也将成为中国翻译的独特经验。

    政治术语标准化翻译方向性译入译出

    ChatGPT人工智能翻译的隐忧与纾解

    王赟张政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处理模型技术受到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狂热追捧,对人工智能翻译也产生巨大影响。在积极接纳和应用技术的同时,如何识别并纾解ChatGPT翻译带来的隐忧,是亟需审慎思考的问题。本文以ChatGPT的工具价值为切入点,以形而下的具体表征解析ChatGPT翻译特点,从形而上的技术哲学视角探索其隐忧,并提出"数字共生"理念,聚焦译者主体、语言客体和翻译伦理提供纾解路径,以期为大语言模型时代人机关系哲学反思与人工智能翻译优化发展提供思路。

    ChatGPT人工智能翻译人工译者隐忧纾解

    经传合刻·随文释义——论陈荣捷译《近思录》的以朱释朱翻译进路

    胡翠娥崔佳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思录》是北宋理学之大纲,更是朱子哲学之轮廓,在普及和推广理学思想上起了很大作用,是后世性理群书的祖本。陈荣捷贯彻以朱释朱的原则,不仅翻译了语录正文,而且从浩瀚的《朱子语类》《朱子全书》以及其他评注家中摘取相关评注,作为帮助解读和理解语录的重要辅助,并采用传统的经传合刻文本形态,随文释义,为朱子学立言立解。作为中国哲学外译的整体原则,陈荣捷不避讳西方哲学名词,承认人类普遍经验和问题之"同";同时遵循以朱释朱原则,肯定中国哲学对普遍问题的独特回应之"异",做到了哲学翻译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近思录》以朱释朱经传合刻随文释义哲学翻译

    西方译者研究的新发展与再思考——《文学译者研究》评介

    陈大亮顾伟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译者研究在西方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西方译者研究强调以译者为主体,突破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局限性。Literary Translator Studies(《文学译者研究》)是西方首部系统介绍文学译者研究概念、视角、框架、路径和方法的编著。该书聚焦译者研究的人文属性,重点展示档案传记、社会心理、副文本、文本综合四种基本研究路径,并据此整合各种研究视角和方法,代表西方文学译者研究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在评介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思考中西译论术语的译名问题、译者研究的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问题以及中西译论的比较与会通问题。

    译者研究人文主义范式研究路径研究方法会通

    构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中的对外翻译及国际传播——黄友义先生访谈录

    陈京钰黄友义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国家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对外翻译及国际传播的有效实施。黄友义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对外翻译、互联网传播以及国际交流等广泛领域。本次访谈围绕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探讨翻译人才培养、翻译作品选择、翻译受众分析、翻译效果和翻译技术五大议题,旨在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见解和指导。

    对外翻译国际传播国家对外话语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型"语言服务企业发展研究

    王传英孙瑾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l)与语言服务的结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从语言服务大国迈向语言服务强国的重要契机。当前,我国语言服务企业仍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智能化水平较低等实际问题。本文在总结AI对语言服务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型"语言服务企业的理念与成长路径,并就助力我国语言服务企业的"智慧型"转型提出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语言服务"智慧型"语言服务企业

    谈许渊冲韵体译诗的文化自觉

    张保红曹金芳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翻译诗学视角看,译者可以顺应时代诗学规范,也可沿袭传统诗学规范。不同诗学规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在中西文学翻译实践中都可找到经典的案例。许渊冲选择沿袭传统诗学规范,他的翻译实践是清一色的韵体,且深深地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学经验的烙印。他的翻译理论承继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和传统译论,其理论与实践演绎出在承继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的路径。本文从印象式批评、整体批评、文化传统和换位思考等方面与《课堂讨论中汉诗英译的方方面面》一文进行商榷,以求改变当前人们对韵体译诗认知的偏差,重新评估许渊冲韵体英译古典汉诗的文学、文化价值。

    许渊冲韵体译诗文化自觉再思考

    交际术语学视域下的中医术语外译研究

    蒋继彪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基本理论、临床治疗和中药方剂等三部分构成。中医术语在语符表征、概念认知和语境交际等方面具有语符简练、概念复杂、语境多样等多重特质,对其进行恰当、得体的翻译,是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本文以交际术语学理论为视角,尝试提出中医术语翻译应遵守的系统性原则、语境化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并从语符层面、概念层面和语境层面阐释了具体的翻译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医术语外译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交际术语学中医术语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海洋类法律法规术语概念的英译问题探微

    张贝刘法公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我国海洋类法律法规汉英译本着手,对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英文版中的海洋术语和概念,基于法律翻译的准确严谨、概念对应一致原则,分析我国相关海洋法律法规英译本,发现了两类典型翻译问题:海洋术语与权威英译名不匹配;汉英术语概念不对应。并就此提出两条建议:(1)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英文术语匹配汉英海洋法律专业术语,实现译文通约性;(2)按照一致性原则匹配汉语海洋法律译文的对应术语概念,实现术语与概念精准一致。

    英语翻译中国海洋法律术语和概念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