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外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外语
中国外语

黄国文

双月刊

1672-9382

flc@hep.com.cn

010-5858135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3层

中国外语/Journal Zhongguo Waiyu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英语教育:四要素新课程模式解析

    文秋芳
    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ChatGPT的快速发展,英语教育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本研究从传统的课程模式出发,详细解析了在人工智能这一要素融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后,如何形成了四要素新课程模式.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ChatGPT如何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论文发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及整体素质,增强教材质量和多样性.在分析这些积极影响的同时,本研究也探讨了人工智能给传统英语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与应对挑战的建议.

    人工智能ChatGPT应用英语教育四要素新课程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的修辞学路径探索

    鞠玉梅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修辞学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学科本质使其成为传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重要话语路径,但学界对这一路径的探讨还较为有限.本文首先从学科属性和研究目标两个方面出发,论证在修辞学视阈下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机制的理据,然后论述恰切地调用修辞资源以争取国家内部和外部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认同的基础和保障,最后提出要获得全世界对这一理念的认同,需要加强国家修辞和跨文化沟通研究,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世界的传播与认同,让中国智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本研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认同建构提供了启示.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认同国家修辞跨文化沟通

    国家翻译思想探源——研究构想与方法论原则

    周忠良任东升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翻译研究历经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自成逻辑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架构.为推动其学科化发展,有必要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话语和思想资源,以赓续国家翻译文脉,构建国家翻译学的历史逻辑,确立其研究的合法性.国家翻译思想探源以"国家性"为统摄性认知框架,探究国家翻译思想的知识谱系、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旨在为国家翻译学构建历史知识、历史话语和历史逻辑提供思想支撑.本研究界定国家翻译思想的概念内涵,提出探源国家翻译思想的研究构想和方法论原则,以期对国家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有所助益.

    国家翻译思想国家翻译学国家性方法论原则

    建设性新闻的多模态和谐架构研究——以《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为例

    陈淑君魏在江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性新闻指注重解决社会问题、挖掘事件积极意义的报道.本文基于和谐话语分析,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多模态和谐架构分析框架,以《人民日报》地震新闻为语料,探讨建设性新闻的话语特征.研究发现,新闻使用速报和方案架构最多,和平和恢复性叙事架构次之,预期架构最少.这些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包括"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遵循以人为本的假定和良知、亲近、制约原则.新闻呈现出语域与多模态资源的复杂性,实现了报道事件、提高公众良知、鼓舞人心的多重目的,展现了话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建设性新闻和谐话语分析架构语域类型多模态

    中国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生态形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张琳胡开宝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典型词汇及其搭配等角度,考察了中国油气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塑造的生态形象.研究表明,中国油气企业在发展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进节能减排,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环保实践中,具备实干精神,强化企业正面环境行为能力,履行环境责任.我们认为以上语言特征塑造的企业生态形象不仅受石油能源现状、全球与国家环境政策及企业文化的影响,而且与所依据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有密切联系.

    企业话语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生态形象

    再情景化视角下动物福利生态新闻报道研究

    穆军芳张丽鑫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价值导向和舆论引导作用,主流报纸的报道内容不仅折射出所属国家主流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趋势的变化,同时对其具有引领作用.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再情景化视角,本文以China Dai-ly 在2019年6月30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关于动物福利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KH Coder探析语料呈现出的话语特征和报道议题,直观再现动物福利话语的再情景化过程.研究发现,China Daily积极正面地报道了中国推进动物福利的进程,肯定了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同时,濒危野生动物和伴侣动物保护、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是China Daily密切关注的报道议题.此外,China Daily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动物福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动物福利和人类权益的冲突、虐待动物等.基于此,文章就未来动物福利与保护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动物福利的多元化研究提供有益补充,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动物福利再情景化KHCoderChinaDaily批评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田柳莫再树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讨论与讲述中国故事有关的三个问题:该套教材讲述了哪些中国故事?其讲述有何特点?讲述主体有哪些?研究表明,该套教材全面覆盖了五大中国故事类型,采用显隐结合的讲述方式,利用多元主体从不同视角进行讲述且重视学生参与.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大学英语教材《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外语教材使用情境下学习者能动性个案研究——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

    苏芳杨鲁新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动性是学习者二语学习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但学界对教材使用情境下学习者能动性的探讨有限.本研究采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运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探究了外语教材使用情境下学习者能动性的促生过程,对访谈、课堂录像、叙事、实物资料等多种来源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外语教材使用情境下学习者能动性系统是由个体系统、教学系统及社会文化系统构成的复杂嵌套系统,具有情境性及个体性特征.能动性的促生是系统要素变化产生扰动作用,经由初始态不断调适的自适应过程.本研究最后提出外语教材使用情境下学习者能动性涌现模型,揭示了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教材使用研究及能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外语教材教材使用学习者能动性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视角的法律英语教材评价框架研究

    杨敏王晶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英语教材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想象的、期望中的共同体,能为学习者未来的职业身份认同提供更多可能性.教材对法律职业身份清晰、全面的呈现有利于学习者的职业社会化.本文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围绕职业身份建构提出法律英语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运用合法化语码理论中专门性原则的认知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维度,评估法律英语教材中理想知者的呈现,创新性地提出评估内容应包含知识内容与知者内容两个部分.该评估框架的提出对法律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还可拓展合法化语码理论的应用范围.

    合法化语码理论职业身份法律英语教材评价框架

    《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对比研究

    穆雷梁伟玲刘馨媛
    8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是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研制、应用有效的翻译能力标准对翻译人才阶梯化、细颗粒化的测评起着关键作用.《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翻译能力的定义、描述与测评方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对比二者在研制背景与目的、理论基础与研制方法、描述语特征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未来的研究选题,有助于翻译学界、翻译行业团体、翻译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和厘清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翻译能力标准及量表的相关学术研究、教学应用和职业资质考察,推动适合于中国国情、教情、学情和行情的翻译人才测评标准化建设.

    翻译能力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CSE测评体系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