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6份甜荞种质萌发期耐盐资源评价与筛选

    李春花加央多拉吴晗孙墨可...
    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渍化土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壤资源,而筛选耐盐种质是盐渍化农业应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用浓度18‰的NaCl溶液对46份萌发期甜荞种子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相对盐害率指标,对甜荞种质进行萌发期耐盐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甜荞萌发期指标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48.95%~75.0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6份甜荞种质可划分为耐盐、中耐盐、不耐盐(敏感、高敏感)三大类群,同时筛选出耐盐种质3份、高敏感种质2份.

    甜荞萌发期耐盐性种质资源

    刺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分析及RACE法克隆CNR基因

    陈宏宇杨烨于莹田媛...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刺梨果实不同发育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不同发育期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组装了 98 752个单基因,其中有64003个基因可被数据库注释.Ⅰ期vsⅡ期有上调基因1 842个,下调基因1 159个;Ⅰ期vs Ⅲ期有上调基因911个,下调基因538个.刺梨果实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差异较大,这些基因表达差异为探索刺梨果实发育机制提供参考.CNR基因即细胞数量调控因子,是一个植物的细胞数量负调控因子,可能调控果实发育.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一个刺梨CNR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后续深入研究基因功能提供基础.

    刺梨果实转录组细胞数量调控因子基因

    矮壮素浸种对木薯苗期生长的影响

    魏云霞李天黄洁王娟...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进木薯种茎的矮壮素浸种技术,设置不浸种、不同浓度矮壮素(0、5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浸种、不同浸种时长(6 h、12 h),研究其对袋栽木薯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100~200 mg/L浸种6 h和12 h显著增粗茎径;200 mg/L浸种6 h、50 mg/L浸种12 h均显著提高总根长,并增粗细根根径.其中,总根长增幅分别达22.69%~31.33%、27.38%~36.86%,细根根径增幅分别达10.53%~20.29%、17.11%~20.29%;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茎叶干重和膨大根干重;50~200 mg/L浸种6 h显著提高细根干重32.77%~76.76%,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细根干重25.54%~71.83%;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显著提高薯干淀粉含量;100~200 mg/L浸种6 h和50~100 mg/L浸种12 h有效提高土壤脲酶活性,100~200 mg/L浸种6 h和12 h均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50~200 mg/L矮壮素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能较好促进木薯苗的根、茎、叶生长,并提高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木薯矮壮素浸种

    各类文献规范数据选项表

    23页

    大蕉果实转录组学分析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
    24-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蕉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代谢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以幼果期(BGZ1)、成熟期(BGZ2)、后熟期(BGZ3)的大蕉果实为研究对象,借助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BGZ1 vs BGZ2、BGZ1 vs BGZ3和BGZ2 vs BGZ3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别为3 828个、16 138个和14 923个.GO分类和富集分析显示,3个差异分组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发育过程、结合、催化活性、细胞解剖实体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3个差异分组中,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富集比较多.BGZ1 vs BGZ2、BGZ2 vs BGZ3分别有556个、1 507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BGZ1 vs BGZ2显著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中下调表达居多.参与大蕉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的差异候选基因有37个,与BGZ1相比,BGZ2有12个基因上调表达、27个基因下调表达;与BGZ2相比,BGZ3有17个基因上调表达、20个基因下调表达.3个PSY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BGZ3时期降低;LCYE和LCYB在后熟期具有较高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为大蕉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大蕉转录组类胡萝卜素转录因子

    黄花苜蓿MfMYB3R-3基因克隆及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柴华杨瞾申忠宝李莎莎...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分布最广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响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调控逆境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黄花苜蓿转录组数据,鉴定和克隆了黄花苜蓿MfMYB3R-3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fMYB3R-3基因CDS区长1 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具有SANT保守结构域,为MYB3R型转录因子;MfMYB3R-3蛋白化学分子式为C2690 H4314 N796 O873 S20,理论等电点为8.75,该蛋白是亲水性不稳定偏碱性非分泌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在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黄花苜蓿MfMYB3R-3蛋白与蒺藜苜蓿的MYB3R-3的亲缘关系最近.

    黄花苜蓿MfMYB3R-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紫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向依潘金卫李慧琳奉斌...
    40-47,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紫苏种质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19对SSR分子标记对不同地理来源的141份紫苏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对SSR分子标记扩增出8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4.26条,多态性指数(PIC)变幅在0.331 1~0.845 7之间,平均为0.620 6,多态性条带占比85.10%.利用UPGMA法对141份紫苏进行分子聚类,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478 7~0.948 9之间,平均为0.709 9,在GS=0.696处将供试材料分为三类.通过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其中68.8%的紫苏种质资源遗传背景比较单一,31.2%的资源拥有混合血统,其遗传背景较为复杂.

    紫苏遗传多样性SSR标记群体结构分析

    三种十字花科作物不同品种间固有电生理特征的比较

    王婧苏跃韦净张倩...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小白菜、西兰花、榨菜三种作物共计10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植物叶片饱水状态下的电生理参数,并依据能斯特方程计算了植物叶片的胞内水分、养分、代谢参数,对不同物种、品种的植物叶片电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白菜具有较好的胞内水分及养分传输能力,西兰花能高效利用胞内养分,榨菜具有较高的代谢活力.小白菜2号和6号、榨菜12号可育和13号不育亲缘关系较近;种植稍晚的西兰花hubu较F1号和80号具有更好的生长势;12号可育榨菜与13号不育榨菜差异显著.

    品种鉴定水分利用营养转运代谢活力

    草珊瑚与海南草珊瑚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何艳妮黎前利杨武海吴之坤...
    56-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I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了草珊瑚和海南草珊瑚叶绿体全基因组,两者总GC含量均为39%;草珊瑚叶绿体基因组总大小为158 881 bp,包含一个88 169 bp的大单拷贝区(LSC)、一个18 446 bp的小单拷贝区(SSC)和一对26 133 bp的反向重复区(IRs);海南草珊瑚叶绿体基因组总大小为158 826 bp,包含一个88 104 bp的LSC、一个18 440 bp的SSC和一对26 141 bp的IRs;二者均注释得到128个基因,包括84个蛋白编码基因(CDS)、8个rRNA基因和36个tRNA基因;系统发育树表明,草珊瑚叶绿体基因组与NCBI下载的两个草珊瑚基因组序列聚为一支,再与海南草珊瑚聚为一支,草珊瑚属与金粟兰属互为姐妹群.

    草珊瑚属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利用热带生态的特殊性开展辐射诱变育种条件分析与展望

    顾爽曹兵王鹿刘昊...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在创制植物新品种和加速育种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热带生态特殊性的分析发现,热带生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将辐射诱变育种与热带生态特殊性有机结合可以开拓更大应用前景,为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植物种质资源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辐射诱变热带生态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