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洪涛

双月刊

1003-9279

bianjibu2005@sina.com

010-63540009

100052

北京市宣武区迎新街100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7年10月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预防。栏目:述评、人物述林、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病毒检测、医药信息等。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基层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沿海地区乙型脑炎患者感染基因型的血清学调查

    Zhang WJZhao JRYin QK邹文菁...
    641页

    2000-2023年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邓淑珍华聪王仕莲李雯雯...
    64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0-2023年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Excel 2019和ArcGIS 10.8.2软件用于建立病例数据库并制图,应用Joinpoint 4.9.1软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应用ArcGIS 10.8.2软件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00-2023年云南省共报告乙脑病例7 006例,死亡342例,年均发病率为0.58/10万(0.03/10万~1.69/10万),病死率为4.88%,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各州(市)年均发病率为0.09/10万~1.96/10万,西双版纳、德宏、昭通、保山、普洱、文山和楚雄州(市)为高流行区,时空扫描分析发现滇西南中缅和中老边境地区6个州(市)的33个县构成一类聚集区,滇东北昭通市9个县(区)构成二类聚集区.全年各月均有乙脑病例发生,主要流行期为5~10月;病例男女之比为1.54∶1,<15岁年龄组构成比为68.49%,≥15岁组为31.51%;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构成比为38.54%,学生为33.19%,农民为21.18%.结论 乙脑在云南省广泛分布,高发地区主要聚集在滇西南和滇东北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成年人和农民发病数显著上升.仍需加强高发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乙脑防控以及全面落实儿童乙脑免疫规划和成人乙脑防控工作.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时空聚集

    四川省首例入境寨卡病毒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李伟田绿波钟红荣蒋明凤...
    649-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例2024年6月28日自新加坡入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中转的发热旅客进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实验室检测,研究四川首例ZIKV阳性入境中转旅客中ZIKV的遗传进化和生物学特征,为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进行ZIKV核酸检测;同时对病例样本进行扩增子靶向全基因组测序,利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和分析,最后用Mega7.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该病例血液样本ZIK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基于ZIKV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ZIKV属于亚洲型,与泰国株在同一个进化分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基因同源性分析表明该ZIKV与亚洲型及非洲型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在84.4%~98.6%之间.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该ZIKV具有139S、982V、2634M的基因分子特征.结论 2024年6月四川入境中转旅客体内的ZIKV属于亚洲型,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实验室诊断结果一致.

    寨卡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

    甘肃省2023年输入性登革1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武海卓梁舒董茂星姜中毅...
    65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甘肃省2023年2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本省登革热研究积累基线数据并对输入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第三代测序平台对核酸检测为阳性的2份血清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将所获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和变异位点差异分析.结果 通过三代测序获得2条登革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全长分别为10 715 bp和10 714 bp,核苷酸相似性为99.11%,氨基酸相似性为99.59%.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条序列均为登革1型病毒基因Ⅲ型,与新加坡、印度、尼泊尔及我国广州市的分离株高度同源,核苷酸相似性大于96.91%,氨基酸相似性大于98.70%.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显示,DENV-2023-GS001和DENV-2023-GS002的E蛋白分别有10个、14个突变位点,但与毒力相关的主要位点没有改变.结论 2023年甘肃省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均感染登革1型病毒基因Ⅲ型,病毒在基因进化关系上与新加坡、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甘肃省仍存在登革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

    登革热登革1型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氨基酸位点分析

    云南省阿卡斑病毒和西藏环状病毒全基因组特征研究

    蒋蓉韩茜杨卫红邝国鹏...
    66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2010年从云南省德宏州采集的蚊虫标本分离物中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V)DHL10M117和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TIBOV)DH10M1019两株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方法 使用宏转录组方法与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取两种RNA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采用Megalign软件(DNAStar)等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结果 获得DHL10M117株S、M、L三个基因节段长度分别为856 bp、4 309 bp、6 869 bp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DHL10M117株为AKV,与AKV云南分离株(DHL10M110)进化关系最近.S和M节段基因进化树中,与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日本等地区的AKV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澳大利亚等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亚洲株且地域特征明显;经同源性分析,DHL10M117株S、M、L节段的基因序列均与DHL10M110株的核苷酸(100%)和氨基酸(100%)同源性最高.DH10M1019株Seg-1~Seg-10十个节段基因长度分别为 3 950 bp、2 904 bp、2 769 bp、1 978 bp、1 772 bp、1 638 bp、1 165 bp、1 142 bp、1 103 bp、832 bp 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DH10M1019株为TIBOV,DH10M1019株八个节段基因(Seg-1~Seg-4、Seg-6、Seg-8~Seg-10)都与已知毒株聚集在同一大分支上,但Seg-5、Seg-7两个节段基因则独立于已知参考株自成一个小分支,研究发现DH10M1019株可能为一种新血清型的TIBOV.结论 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证实DHL10M117株和DH10M1019株分别是AKV和TIBOV,为两种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性分析与调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阿卡斑病毒西藏环状病毒宏基因组序列分析

    云南省广平病毒与曼列病毒全基因特征研究

    蔡洒潘虹杨卫红邝国鹏...
    669-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勐海县打洛镇蚊虫中分离到的广平病毒(Quang Binh virus,QBV)和曼列病毒(Manglie virus,MaV)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 将2012年7月在勐海县打洛镇采集的蚊虫进行病毒分离,白纹伊蚊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阳性的分离株提核酸、建库后送公司进行测序,用DNAStar、Maff等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 BNDL1205株和BNDL1227株的RNA文库中分别获得67 336 692和61 259 266个合格基因序列(reads),经组装和比对之后分别获得长度为10 865 bp和10 864 bp的序列,对序列进行分析显示为QBV,BNDL1205株和BNDL1227株序列与越南分离得到的QBV(VN180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2%和84.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6%和94.4%.BNDL1223株的RNA文库中获得48 622 610个合格reads,经组装和比对之后有3条基因片段(Contigs)匹配到MaV,经SeqMan合并之后获得1条长度为9 219 bp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BNDL1223株与2018年在云南分离到的MaV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7.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结论 勐海县打洛镇虫媒病毒调查过程中得到的3株病毒分离株为QBV(2株)和MaV(1株),当地蚊虫在QBV与MaV传播中起一定作用,需要加强对当地媒介蚊虫的监测和检测.

    库蚊黄病毒广平病毒曼列病毒全基因组

    新变种的发现揭示了汉城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潜在起源

    Kuang GPWang JFeng Y冯云...
    675页

    山东省蚊虫中一株猪萨佩罗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

    林小娟袁心雨纪峰吴云姣...
    676-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山东省微山县蚊虫标本中分离的一株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2021年在山东省微山县猪圈中采集蚊虫标本,将采集的蚊虫标本研磨后接种C6/36和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提取核酸,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测定全基因组序列;使用软件MEGA 7.0.26、BioEdit 7.0.9.0和Simplot 3.5.1进行系统发生、相似性和重组分析.结果 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测序鉴定为PSV,命名为265/SD,能引起BHK21细胞圆缩、脱落.其全基因组序列长7 558 nt,VP1区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毒株265/SD属于传统基因型,该毒株序列在VP1区和3D区系统发生树的位置不同提示有发生重组的可能性,相似性曲线分析提示了重组现象的发生,但未发现确切的重组母体.VP1区相似性分析显示本研究毒株序列与山东省2016年PSV序列(GenBank登录号:MH422124)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相似性均较低,分别为77.3%和80.3%.结论 本研究数据丰富了山东省PSV全基因组信息,为科学防控PSV提供依据.

    猪萨佩罗病毒分离全基因组系统发生

    CpG 1826佐剂配伍的RB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价

    闫宇涵毕胜利伊瑶苏秋东...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pG 1826佐剂配伍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CpG 1826佐剂与RBD重组蛋白混匀后对BALB/c小鼠进行两剂肌肉注射.通过ELISA和体外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NAbs)水平;通过ELISpot检测小鼠脾脏分泌IFN-γ和IL-4的效应T淋巴细胞.结果 CpG 1826佐剂配伍的RBD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18 820.27)和NAbs,对SARS-CoV-2原始株(776)、BA.2(676)和XBB.1.5(97)变异株具有交叉中和活性;小鼠脾脏分泌IFN-γ和IL-4的特异性效应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382.4±16.1和180.6±4.78,结合血清中IgG1/IgG2a比值(0.88),证实主要诱导产生Th1型免疫应答.结论 CpG 1826佐剂配伍的RBD亚单位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强烈的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为SARS-CoV-2亚单位疫苗的佐剂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亚单位疫苗CpG1826免疫原性

    2016-2021年我国住院儿童腺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田娇邵宇昕王心雨李奇...
    687-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基于全国多中心的住院患儿腺病毒肠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报告.方法 基于福棠更新病历(FUTURE)数据库,收集了 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自我国22家三级儿童医院因腺病毒肠炎住院的患儿病历首页信息,分析其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结果 在本数据库中,1 638名儿童因腺病毒肠炎住院,占同年龄段总住院人数的0.03%(1 638/5 465 249),占因腹泻住院人数的2.88%(1 638/56 859).男女比例为1.47:1.男性在各年龄段、年份和居住地均多于女性.因腺病毒肠炎住院的儿童中,7月龄~2岁住院人数占比最多,为77.41%,同时,占同年龄段总住院人数的比例最大,为0.070%.此外,2016-2021年住院人数逐年增加,且夏秋季(7~10月份)住院人数明显增加.2/3的腺病毒肠炎患儿无明显肠外合并症,1/5的患者会出现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合并症.腺病毒肠炎患儿住院时长中位数为5天(IQR 3.75~6.00),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 582.56元(IQR 3 261.52~6 256.87).结论 本研究表明腺病毒肠炎是我国住院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7月龄~2岁为住院的主体人群,男性住院率显著高于女性,7~10月份为住院高峰时间,多数患儿无肠外合并症.

    腺病毒肠炎流行病学住院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