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趋化因子20联合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敖奇杨士民武雪亮陈志琦...
    1562-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趋化因子20(CCL20)联合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根据随访记录分为复发转移组(34例)和未复发转移组(7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A19-9、CA242、CCL20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19-9、CA242、CCI20联合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CA19-9、CA242、CCL20之间及其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与未复发转移组[(15。32±1。55)U/ml、(6。32±0。92)U/ml、(95。21±10。32)pg/ml]比较,复发转移组的结肠癌患者的血清 CA19-9[(19。25±2。36)U/ml]、CA242[(8。65±1。02)U/ml]、CCL20 水平[(112。65±12。38)pg/ml]均显著升高(t=10。444、11。921、7。730,P<0。05);且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3、5。185,t=2。902、20。328,P<0。05);TNM 分期 Ⅱ 期、HIF-1α、CA19-9、CA242、CCL20 水平均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OR=1。325、1。259、1。559、1。452,95%CI=1。047~1。676、1。010~1。569、1。122~2。167、1。049~2。010,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CA19-9、CA242、CCL20 以及联合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37、0。850、0。855、0。940,联合预测显著优于CA19-9(Z=2。280,P<0。05)、CA242(Z=2。110,P<0。05)、CCL20(Z=3。020,P<0。01)单独预测;血清 CA19-9、CA242、CCL20之间两两呈正相关,三者与VEGF、CEA以及HIF-1α之间均呈正相关(r=0。402、0。534,P<0。05)。结论 在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血清CA19-9、CA242、CCL20水平显著升高,均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

    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趋化因子20结肠癌转移

    核糖体组装调控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程骏驰王小红
    1567-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究核糖体组装调控因子(PNO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和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内将结直肠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相关数据下载,包含了 43例正常结直肠样本和475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选取PNO1在结直肠癌内表达的中位数值,把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表达高水平与低水平组,探究患者病理资料和PNO1表达的关联度。对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PNO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应用Cox回归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KEGG)通路分析PNO1在CRC内所参加的相关通路。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内PNO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x2=12。312,P<0。05)。在TCGA数据集内,通过对43对配对样本比较显示,结直肠癌组织内PN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x2=16。503,P<0。05)。PNO1表达水平在患者年龄、发病部位、性别、神经侵犯、脉管侵犯、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0、0。307、0。990、0。990、0。848、0。545、1。806,P>0。05);PNO1表达水平在患者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47。943、11。479,P<0。05)。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与PNO1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降低(x2=11。627 P<0。05)。OncoLnc数据库显示PNO1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x2=17。105 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患者预后因素有PNO1表达、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R)=1。284、1。034、1。162、2。021、1。314、2。843;95%可信区间(CI)=1。101~1。533、1。010~1。055、1。084~1。530、1。556~2。680、1。124~1。628、1。814~4。356,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PNO1表达、临床分期和年龄(HR=1。290、1。743、1。051;95%CI=1。063~1。614、1。025~2。981、1。023~1。071,P<0。05)。结论 CRC组织内PNO1为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明显相关。

    生物信息学结直肠癌核糖体组装调控因子病理特征

    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在颅内动脉瘤中表达分析及作为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文渊丰阎泉范国锋程鹏...
    1571-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目前颅内动脉瘤(IA)尚无明确的早期筛查分子标志物,分析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作为IA筛查指标的价值。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2021年至2023年采集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A患者102例(男41例,女61例;未破裂者78例,破裂者24例)和健康人群100例(男59例,女41例)血液及20例组织样本(IA组织8例,颞浅动脉12例)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免疫荧光,对42份血浆样本(IA组男8例,女13例;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后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建模,综合评价WWOX基因与IA的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组织中WWOX基因含量IA组低于对照组(15。100±12。751比0。788±0。598,t=3。16,P<0。01),免疫荧光染色示IA中WWOX水平降低。血液中WWOX基因含量IA组高于健康人群(0。715±1。647比1。484±0。971,t=7。524,P<0。01)。对照组低于未破裂及破裂组(0。701±0。152 比 1。434±0。745 比 1。005±0。597,F=40。52,P<0。01)。血液中女性 IA 组高于男性 IA 组(0。924±0。476 比 1。601±0。916,t=3。845,P<0。01)。ELISA 检测提示 WWOX 蛋白含量IA 组高于对照组(148。651±18。071 比 169。366±25。998,t=2。642,P<0。05)。血液和血浆 ROC 曲线结果示曲线往左上偏移(AUC=0。762 4,误差0。035 73;AUC=0。727 9,误差0。088 67)。结论 WWOX参与IA的发生发展,血液中WWOX基因可作为IA早期临床筛查的分子标志物。

    颅内动脉瘤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分子标志物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157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以及知情同意的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574页

    长链非编码RNA NORAD在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郝曙光赵冰李志刚
    1575-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和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54例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ncRNA芯片分析癌旁组织和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lncRNA,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和生物学调控通路。选择差异最为显著的lncRNA NORAD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分析癌旁组织和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NORAD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NORAD表达水平与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采用lncRNA芯片共筛选出2 180条差异表达的lncRNA(上调lncRNA 1 432条,下调lncRNA 748条)。上调倍数最大的是lncRNA NORAD(12倍)。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显示这些lncRNA参与诸多生物代谢和信号转导相关的通路,包括细胞糖代谢过程、细胞生长和死亡、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转录翻译后修饰、DNA损伤修复和氨基酸嘌呤代谢。癌旁组织中lncRNA NORAD表达水平(1。01±0。17)明显低于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1。95±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0,P<0。05)。中高分化患者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lncRNA NORAD表达水平(1。85±0。12)明显低于低分化患者(2。07±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8,P<0。05)。管腔狭窄患者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lncRNA NORAD表达水平(2。03±0。14)明显高于无管腔狭窄患者(1。8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2,P<0。05)。有脉管癌栓患者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lncRNA NORAD表达水平(2。05±0。17)明显高于无脉管癌栓患者(1。9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lncRNA NORAD表达水平(1。83±0。13)明显高于未见淋巴结转移患者(2。0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1,P<0。05)。lncRNA NORAD高表达、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14。526、13。578、11。425,P<0。05)。结论 lncRNA NORAD在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长链非编码RNA食管鳞状细胞癌长链非编码RNA芯片病理特征预后

    肺炎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唐建辉晋小祥郁帆李明旭...
    1579-1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对预后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年至2022年9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5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代谢组学分析患者外周血中能量代谢相关产物的变化;比较不同预后、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外周代谢物水平对预后诊断的价值。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乳酸、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相对水平(1。29±0。25、1。74±0。57、1。15±0。27、1。14±0。28)明显低于肺炎组(4。61±1。17、3。46±0。77、2。50±0。53、2。66±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70、12。630、16。190、12。600,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乙酰辅酶A、柠檬酸、a-酮戊二酸相对水平(1。38±0。41、1。60±0。38、1。29±0。27)明显高于肺炎组(0。44±0。19、1。00±0。90、0。6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0、8。918、13。170,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核酮糖-5磷酸相对水平(1。42±0。21)明显高于肺炎组(0。6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10,P<0。05)。重症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乳酸、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相对水平(5。53±0。94、3。98±0。71、2。81±0。51、3。53±0。76;5。83±0。67、4。22±0。41、2。97±0。33、3。38±0。45)明显高于轻症组和预后良好组(3。68±0。39、2。94±0。39、2。20±0。34、2。04±0。33;3。74±0。38、2。91±0。41、2。16±0。34、2。1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0、6。344、4。999、9。218,P<0。05;t=14。230、11。200、8。432、8。299,P<0。05)。重症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乙酰辅酶A、柠檬酸、a-酮戊二酸相对水平(0。38±0。12、0。80±0。25、0。57±0。15;0。32±0。12、0。71±0。12、0。55±0。17)明显低于轻症组和预后良好组(0。55±0。18、1。20±0。15、0。80±0。12;0。52±0。19、1。22±0。15、0。7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9、6。940、6。023、4。443、13。170、4。428,P<0。05)。重症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中核酮糖-5磷酸相对水平(0。47±0。17、0。42±0。13)明显低于轻症组和预后良好组(0。78±0。12、0。7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97、9。851,P<0。05)。乳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乙酰辅酶A、柠檬酸、a-酮戊二酸水均为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5。741、6。124、3。416、5。641、5。441,P<0。05]。结论 肺炎患者血清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代谢异常,与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肺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预后

    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ickkopf相关蛋白3、泛素结合酶E2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何露伍庄吕艳
    1583-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泛素结合酶E2T(UBE2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73例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膀胱癌患者,以膀胱癌组织为研究组,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膀胱癌组织中DKK3、UBE2T相关关系,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分析DKK3、UBE2T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DKK3阴性表达率、UBE2T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3。97%比 50。68%、69。86%比 21。92%,x2=8。430、33。790,P<0。05)。膀胱癌组织中DKK3与UBE2T为负相关,相关性系数r=-0。631、P<0。01。肿瘤直径>2 cm(66。67%、66。67%)、TNM 分期 T2~T4(70。37%、68。63%)、淋巴结转移(68。52%、74。51%)的膀胱癌患者DKK3阴性、UBE2T阳性的表达比例高于肿瘤直径≤2 cm(33。33%、33。33%)、TNM分期Ta~T1(29。63%、31。37%)、未淋巴结转移(31。48%、25。49%)的患者(x2=5。777、4。932、11。84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UBE2T是膀胱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风险比(HR)=3。750、1。972、1。166、4。679,P<0。05],DKK3(HR=0。857)是膀胱癌患者预后保护因素(P<0。05)。DKK3阴性表达患者54例存活31例,DKK3阳性表达患者19例存活17例,DKK3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DKK3阴性患者(89。47%比57。41%,x2=5。073,P<0。05),UBE2T阳性表达患者51例存活29例,UBE2T阴性表达患者22例存活19例,UBE2T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UBE2T阳性患者(86。36%比56。86%,x2=4。702,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DKK3、UBE2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严重程度相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膀胱癌病理特征预后

    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列线图的构建

    桂迁徐帆秦玉慧郭永连...
    1588-1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和验证一个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GSU)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RP治疗的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层随机分组法按6∶4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出GSU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霍斯默-莱梅肖(H-L)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进行验证。在对两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s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 GSU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比(OR):4。56,95%可信区间(CI):1。79~11。64,P<0。01)、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OR:3。47,95%CI:1。63~7。39,P<0。0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百分比(OR:4。83,95%CI:1。07~21。74,P<0。05)、穿刺入路(OR:4。60,95%CI:1。61~13。15,P<0。05)和活检 Gleason 评分(OR:4。38,95%CI:1。29~14。90,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95%CI:0。750~0。905)和 0。799(95%CI:0。688~0。910)。H-L 检验显示出了列线图良好的校准度(训练集:x2=5。501,P>0。05;验证集:x2=11。986,P>0。05)。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论 本研究构建一个新的列线图预测GSU风险。经内部验证,该列线图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病理学

    小核糖核蛋白多肽E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徐凯彭启宇高先华陆浩森...
    1591-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核糖核蛋白多肽E(SNRPE)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调控功能。方法 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目的基因SNRPE进行差异分析、生存分析和临床相关性分析;通过干扰RNA(siRNA)敲低SNRPE的表达,探究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SNRPE在前列腺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样本(5。3±0。10比4。8±0。12,t=5。54,P<0。01)。T1+T2期SNRPE表达显著低于T3+T4期表达组(t=4。53,P<0。05)。前列腺癌淋巴结未转移病人SNRPE1表达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病人组(t=4。21,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风险比(HR):0。99(0。95~1。00),P>0。05]、T 分期[HR:1。84(0。96~3。50),P>0。05]及N 分期[HR:1。32(0。68~2。60),P>0。05]不能作为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而SNRPE表达[HR:2。00(1。20~3。50),P<0。05]、及Gleason评分[HR:3。14(1。57~6。30),P<0。01]可作为前列腺癌的预后因素。PC3中ctrl组伤口愈合面积显著高于si-SNRPE#1和si-SNRPE#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30±1。21)%比(38。10±2。56)%,t=27。04,P<0。01;(82。30±1。21)%比(40。05±1。82)%,t=33。48,P<0。01]。同时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实验发现,ctrl组及si-SNRPE#1和si-SNRPE#2组PC3迁移细胞分别为351。8±16。5、189。4±10。50 和 176。6±2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10。57,P<0。01)。ctrl 组及 si-SNRPE#1 和 si-SNRPE#2 组 PC3 侵袭细胞分别为 495。6±77。9、251。2±70。8 和203。4±4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5。74,P<0。01)。结论 SNRPE基因具有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功能。

    前列腺癌小核糖核蛋白多肽E图谱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