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郫都赛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分析

    韩江张伟杨万英郭强...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会)郫都赛区场馆及周边范围病媒生物侵害情况,总结病媒防制工作经验,为今后重大赛事活动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的要求,2023年4-8月对大运会郫都赛区PD、XH和XJ场馆及周边500 m范围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其中蚊每月监测2次(上、下旬各1次),鼠、蝇和蜚蠊每月监测1次.结果 2023年4-8月PD、XH和XJ场馆及周边范围蚊、蝇密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鼠类密度监测中,XJ场馆周边范围路径指数最高;在蜚蠊密度监测中,XJ场馆周边范围蜚蠊粘捕率、密度指数、蟑迹阳性率最高;8月各场馆及周边范围蚊、蝇、鼠、蜚蠊密度均控制到较低水平.结论 大运会郫都赛区场馆及周边范围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媒侵害,按照"一馆一策"方针制定病媒防制措施,有助于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到相关要求,可为今后重大赛事活动保障提供借鉴.

    成都大运会郫都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山东省不同蚊种28S rDNA D3区序列特征分析

    郭秀霞王海防王文倩张崇星...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地区常见9种蚊虫核糖体DNA 28S第3结构域(28S rDNA D3)基因序列特征,为蚊虫种类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山东济宁北湖地区采集蚊虫并形态学鉴定,提取不同蚊种基因组DNA,PCR扩增其28S rDNA D3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ClustalX 1.81、DNAMAN、DNASTAR和Mega6软件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系统发生关系.结果 成功获得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常型曼蚊及黄色轲蚊的28S rDNA D3基因,其长度为361~422 bp,GC含量为52.9%~57.4%,包含保守位点297个,96个位点为变异位点,平均发生碱基转换15个,颠换17个,转换与颠换之比为0.90,平均遗传距离为0.073,所有蚊虫的28S rDNA D3基因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基本吻合.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昆虫纲不同目物种分别为不同的分支,库蚊属和伊蚊属各为一支,常型曼蚊和黄色轲蚊聚为一支,中华按蚊为独立的分支.结论 28S rDNA D3基因在蚊科的属和种的分类阶元鉴定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蚊虫核糖体DNA28S第3结构域序列分析

    2023年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

    师佳佳王聪安勇进袁中良...
    460-463,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奇数月采用笼夜法监测,成蚊5-10月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蝇类4-10月采用笼诱法监测,蜚蠊奇数月采用粘捕法监测.使用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 2023年郑州市鼠类平均密度为0.33%,随季节变化密度波动不明显,3月和11月密度相对较高,优势鼠种为小家鼠;成蚊平均密度为4.68只/(灯·夜),7月密度最高,为6.48只/(灯·夜),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蝇类平均密度为9.56只/笼,季节消长呈双峰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和9月,优势蝇种为家蝇;蜚蠊平均密度为7.75只/张,11月为活动高峰期,优势蟑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蜚蠊侵害率和密度均最高.不同生境鼠类捕获率,蚊、蝇和蜚蠊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境鼠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蚊和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优势种群为小家鼠、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农村和城镇居民区、牲畜棚以及农贸市场是防控重点,应根据不同病媒生物活动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病媒生物监测密度季节消长

    2021-2023年扬州市蚊虫生态学监测研究

    田婧棽许培张嘉翔印海涛...
    46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扬州市常见蚊虫种类及分布特点,为蚊传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诱蚊灯法对蚊虫进行生态学监测.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构成比的差异比较采用x2分析,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 2021-2023年扬州市共捕获雌蚊8 836只,平均蚊密度为2.73只/(灯·夜);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0.05%;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3.38只/(灯·夜);不同蚊种在不同监测生境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x2=1 134.473,P<0.001),蚊密度高峰期为7月.结论 应根据不同生境、蚊种及其孳生地类型,结合季节消长情况,采取不同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蚊虫生态学监测种类分布季节消长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与处置

    张伟田汶佳魏文娟杜训波...
    467-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会)期间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的现场应急处置经验,为大型赛事活动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成都市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蚊媒处置.结果 蚊媒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无本土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依托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科学开展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应急处置,大会保障圆满完成.

    大运会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应急处置

    南通市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处置

    袁建明魏叶宋冰洁孙斌...
    470-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南通市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和处置,评价疫情处置效果.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在社区和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密度应急监测.结果 确诊1例来自加纳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疫点核心区、警戒区的媒介伊蚊成蚊帐诱指数为0只/(顶·h),BI值均小于5.结论 确诊患者得到及时隔离救治,媒介伊蚊密度小于登革热传播阈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本地传播.

    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应急监测媒介伊蚊

    2015-2023年龙岩市常见鼠传疾病流行特征分析

    阙金财蔡军曹春远邓小如...
    473-475,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龙岩市鼠传疾病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鼠传疾病的防控及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3年龙岩市鼠传疾病疫情报告资料的"三间分布",使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5-2023年龙岩市共报告鼠传疾病病例67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8例、钩体病18例、斑疹伤寒8例、恙虫病636例,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各年度发病率先上升后下降(x2线性=13.582,P<0.001),2021年达最高,恙虫病(x2线性=11.590,P=0.001)的发病月份以6-10月为主(占65.4%);地区分布(x2=611.734,P<0.001)发病率最高分别为HFRS漳平市(0.18/10万)、钩体病武平县(0.52/10万)、斑疹伤寒永定区(0.10/10万)、恙虫病武平县(8.72/10万).结论 2015-2023年龙岩市常见鼠传疾病呈散发状态,发病水平相对平稳,呈下降趋势,但发病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武平县恙虫病和钩体病,需继续加强监测及预防控制.

    龙岩市鼠传疾病流行病学监测

    配置呕吐袋干预学校诺如病毒疫情的效果研究

    罗剑锋王璐洪烈城陈亿雄...
    476-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采取配备呕吐袋的方式,探索学校不停课的情况下,干预诺如病毒疫情.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学校为群组单位,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辖区内发生诺如病毒疫情的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疫情结束后,收集2组涉疫率、罹患率、二代病例续发率和疫情持续时间、停课率等相关指标,比较防控效果差异.用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干预组共纳入5所学校,研究对象673名,有诺如病毒感染病例14例;罹患率2.08%,涉疫率18.67%,二代病例续发率1.35%,疫情持续天数(8.40±1.67)d,停课率为0.对照组纳入9所学校,研究对象605名,有136例诺如病毒病例;罹患率22.48%,涉疫率21.21%,二代病例续发率21.18%,疫情持续天数(7.89±1.69)d,停课率92.86%.2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7,P<0.01);涉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3,P>0.05);二代病例续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62,P<0.01).2组疫情持续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P>0.05).结论 学校配置使用呕吐袋可不停课又有效地降低诺如病毒感染率和二代续发率,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诺如病毒呕吐袋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多功能应用与安全性

    黄晓全唐萌
    480-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二氧化钛因其优良的光电属性在光催化消毒杀菌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需要紫外光的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修饰,主要有贵金属/常规金属颗粒修饰、氮掺杂、碳-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复合、与其他半导体纳米材料形成异质结,极大地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本文对近年来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修饰种类、多功能应用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强调修饰的新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还有消除有机污染物、有毒重金属和杀虫的功能.然而,材料的回收利用困难和选择修饰元素不妥,可能带来生物安全性问题,是纳米光触媒安全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综述可为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消毒剂的安全和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贵金属修饰消毒剂杀虫毒性

    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红火蚁防控体系探讨

    韦益健黄鑫杰边俊会任庆伟...
    48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火蚁对公众健康、自然生态、农业和林业生产等造成严重威胁,当前我国红火蚁疫情已经进入快速扩散蔓延期.文章通过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红火蚁监测调查与防控实践,理清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红火蚁防控任务,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提出该领域红火蚁动态监测、风险评估、预防入侵、应急处理、质量监督等防控体系的设想和严防入侵扩散、完善标准体系等防控工作建议,以期为今后红火蚁防控提供参考.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红火蚁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