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转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转化医学杂志
海军总医院
转化医学杂志

海军总医院

双月刊

2095-3097

zhuanhuayixue@sina.com

010-66958503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信息科

转化医学杂志/Journ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转化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的国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性期刊(CN 10-1042/R,ISSN 2095-3097),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刊。本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办,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田光主任担任本刊主编,采用同行评议评审论文,面向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表达水平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

    徐爱芳刘征宫向良李世龙...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 年3 月—2022 年3 月就诊的40 例肿瘤微卫星稳定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作为稳定组,另选择同期40 例肿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作为不稳定组.收集2 组一般资料,检测患者血清IL-17、Hcy水平及术中切除标本IL-17 表达水平,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17、Hcy及组织IL-17 水平对微卫星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稳定组淋巴转移例数少于稳定组(P<0.05).不稳定组血清及组织IL-17、Hcy水平均低于稳定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转移、血清IL-17、血清Hcy、组织IL-17 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7、Hcy水平及组织中IL-17 水平联合预测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 淋巴转移、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淋巴转移、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胃癌患者的微卫星状态.

    胃肿瘤白细胞介素-17同型半胱氨酸微卫星状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影响因素分析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

    B7-H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的相关性

    杨晓飞姚君霞杜建秀代丽丽...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B7 同源体6(B7-H6)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3 月60 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6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对照组.比较2 组组织B7-H6 表达情况(H-score评分)及血清B7-H6 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肿瘤浸润 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患者 H-score评分、血清 B7-H6 水平,分析研究组 H-score 评分、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组术后随访1 年,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H-score评分、血清B7-H6 水平,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 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0 级患者H-score评分、血清B7-H6 水平高于1 级、2 级患者,且1 级患者高于2 级患者(P<0.05).研究组H-score评分、血清B7-H6 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血清B7-H6 水平均为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 水平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726、0.714、0.712、0.842 和 0.840,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 水平预测的AUC分别大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预测的AUC(P<0.05).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 水平在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方面拥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宫颈癌组织B7-H6 表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且宫颈癌组织B7-H6 表达、血清B7-H6 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也是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B7同源体6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

    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

    王毅冯志强李创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在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后康复、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9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 组各45 例.观察组采取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闭合式开窗术加传统固定治疗.比较2 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康复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4 个月龈沟液细胞因子、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咀嚼功能,以及治疗后4 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5.56%(43/45)高于对照组 80.00%(36/45),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个月,2 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β和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 个月,2 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咀嚼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对照组,咀嚼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 个月内,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体支抗联合闭合式牵引应用于颌骨内埋伏牙、阻生牙效果显著,可促进牙齿萌出、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治疗后口腔健康微生态环境及炎症状态,具有较好安全性.

    埋伏牙阻生牙颌骨种植体支抗闭合式牵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牙周袋探诊深度咀嚼效率

    改良腰椎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及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影响

    许军樊宏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腰椎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及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3 月—2022 年1 月行剖宫产产妇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2 组各 50例.研究组术后采用改良腰椎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术后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2 组一般指标,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和镇痛效果,以及术后3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补救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对照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研究组心率和 MAP 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12、24、48 h,研究组和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明显高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12、24、48 h,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3d内,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改良腰椎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促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好,具有较高安全性.

    产妇剖宫产术改良腰椎竖脊肌平面阻滞心率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视觉模拟评分法

    产后抑郁的诊疗进展

    高明秀付华斌陈峰罗克勇...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抑郁(PPD)是分娩后最常见精神障碍.PPD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确,现不同研究报道PPD发病率差异很大,但基本一致的观点是PPD发病率高、危害大.PPD不仅影响产妇,还对婴儿和家庭产生重大影响和伤害.因此,及时诊断、针对性干预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PD诊治现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抑郁症,产后精神障碍诊断血清素摄取抑制药经颅磁刺激认知疗法针灸疗法综述

    Hippo及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于珞涵刘龙飞李超鹏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眼睑基底细胞癌(BCC)是眼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BCC的公认金标准,但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CC,较大的手术风险和不良预后是困扰医患的最大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治疗方案.目前靶向治疗具有良好前景,但现有的靶向药物(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面临难以完全清除肿瘤、毒性作用严重以及耐药的发生问题.鉴于以上情况,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对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Hippo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B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因此,本文综述了Hippo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在眼睑BCC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眼睑BC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眼睑肿瘤,基底细胞Hippo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靶向治疗抗药性,肿瘤YAP/TAZ综述

    促血管生成因子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刘莹赵旭晶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极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肺血管生成受损、肺泡发育停滞、细胞外基质改变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特征.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变化对维持正常肺血管生成及肺泡发育具有关键作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上述促血管生成因子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密切相关,在该病的临床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