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维生素水平的相关性

    郝晶晶马晓娜王盛书李红...
    1817-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维生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体检指标,将Hp感染者设为感染组,未感染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感染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Hcy、hs-CRP和维生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p感染者hs-CRP、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调整性别、年龄、hs-CRP、Hcy、叶酸及维生素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以女性为参照,男性 Hp 感染的患病风险升高(OR=1.290),年龄(OR=1.049)、hs-CRP(OR=3.678)、Hcy(OR=1.140)、维生素B12(OR=1.211)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叶酸(OR=0.807)、维生素A(OR=0.171)、维生素B6(OR=0.870)、维生素C(OR=0.858)、维生素E(OR=0.990)、维生素D3(OR=0.947)与Hp感染率呈负相关.结论 Hcy及hs-CRP水平升高,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3降低与Hp感染感染率升高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维生素水平相关性

    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和NADPH oxidase与TLR4及PA水平

    王岑岑祁琦应江明
    1821-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血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 oxi-dase)、Toll样受体4(TLR4)、前白蛋白(PA)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4月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病例组,89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检测血清NADPH oxidase相关亚基P22、P67、TLR4、PA水平;比较两组及不同肺部感染程度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清P22、P67、TLR4、PA水平.结果 79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6株,革兰阳性菌33株占38.37%,革兰阴性菌53株占61.63%;血清P22、P67、TLR4水平病例组比对照组高(P<0.05),且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轻度组高(P<0.05),重度组比中度组高(P<0.05);血清PA水平病例组比对照组低(P<0.05),且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轻度组低(P<0.05),重度组比中度组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血清P22、P67、TLR4水平与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呈正相关(r=0.760,0.712,0.755,P均<0.05),血清PA水平与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呈负相关(r=-0.773,P<0.05).结论 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居多,且肺部感染发生后血清NADPH oxidase相关亚基P22、P67、TLR4水平呈高表达,PA水平呈低表达;NADPH oxidase相关亚基P22、P67、TLR4、PA水平与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全身麻醉手术肺部感染术后感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Toll样受体4前白蛋白病原菌老年人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甘文思干铁儿杨西帆余旭霞...
    1826-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测.方法 选择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1月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1 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以3: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1 350例)和测试集(450例).在训练集中应用递归特征消除方法进行自变量筛选,通过网格搜索方法确定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随机森林(RF)等五类模型的最佳参数.使用敏感度(TPR)、阳性预测值(PPV)、特异度(TNR)、阴性预测值(NPV)、F1分数、准确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来评估模型性能,确定较优机器学习模型,并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方法对较优模型中的变量重要性进行解释.结果 1 800例参与者中102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5.67%;逻辑回归、DT、RF、SVM和XGBoost等五个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达0.92、0.89、0.98、0.70、0.98;测试集中AUC值则分别为0.85、0.78、0.86、0.63、0.88;XGBoost、RF模型为较优的机器学习模型.SHAP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手术时间、年龄、国家医院感染监控系统(NNIS)评分、失血量是较为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了多种预测模型的效能,其中XGBoost、RF模型的总体性能较优,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识别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高危患者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人工关节置换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术后医院感染

    基于红细胞沉降率和白细胞计数与病程构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脊柱感染的鉴别诊断模型

    张呈冉胡小江张广唐博...
    1831-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血常规指标等构建化脓性脊柱感染(PSI)和非化脓性脊柱感染(NPSI)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9月湘雅医院及湘雅博爱医院收治的疑似脊柱感染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鉴定结果分为PSI组(87例)和非PSI组(71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筛选出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病程并得出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及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出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病程三项指标建立联合诊断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02,敏感度为0.678,特异度为0.845.结论 通过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病程三项指标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能辅助鉴别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脊柱感染,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化脓性脊柱感染C-反应蛋白血沉病程诊断价值

    热休克蛋白10联合MRI对胸腰椎体结核的诊断价值

    郁雯胡晶晶黄碧红李浩雄...
    1836-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10(Hsp10)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胸腰椎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95例疑似胸腰椎体结核的患者,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Hsp10检测和MRI检查,将病理检查确诊为胸腰椎体结核76例设为结核组、脊柱转移瘤19例设为转移瘤组;比较两组血清结核分枝杆菌Hsp10水平、MRI时间信号曲线特征、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组的血清结核分枝杆菌Hsp10水平高于转移瘤组(P<0.05);结核组MRI时间信号曲线:持续上升型占44.74%,上升平台型占48.68%,快进快出型占6.58%;转移瘤组MRI时间信号曲线:持续上升型占21.05%,上升平台型占31.58%,快进快出型占47.37%,两组MRI时间信号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Ktrans、Kep均小于转移瘤组(P<0.05);血清结核分枝杆菌Hsp10的Kappa值为0.573,准确率为85.26%.MRI的Kappa值为0.731,准确率为90.53%.MRI联合血清结核分枝杆菌Hsp10的Kappa值为0.817,准确率为93.68%.结论 Hsp10联合MRI可提高胸腰椎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

    磁共振成像热休克蛋白10胸腰椎体结核分枝杆菌诊断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介导相关炎症因子与HPV相关宫颈癌的关联

    张莎莎张玮璨刘鑫赵卉...
    1841-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介导相关炎症因子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60例,均行子宫切除术;于术中获取宫颈癌组织、良性病变宫颈组织,检测宫颈组织NOD1、NOD2 mRNA表达情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分析各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分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恶性病变患者的NOD1、NOD2 mRNA及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随着宫颈癌分级程度的增加,宫颈癌患者的NOD1、NOD2 mRNA及TNF-a、IL-1β、IL-6、IL-18蛋白表达水平呈增加趋势,且Ⅰ~Ⅲ级患者的NOD样受体介导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0例恶性病变患者中,HR-HPV感染40例,其中HR-HPV阳性患者的NOD1、NOD2 mRNA及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R-HPV阴性患者(P<0.05).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与HR-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HR-HPV感染可介导NOD样受体介导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炎症因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

    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和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

    王雪娟卢玲刘芳
    1845-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对患者阴道残端感染和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根治手术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41例术后予以化疗,对照组41例术后未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阴道残端感染情况及阴道微生态平衡状况,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的肿瘤标记物水平,评价两组两年内的复发、转移率及总体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阴道残端感染率、阴道清洁度异常率及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年内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年内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化疗可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阴道残端感染的风险,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阴道残端感染阴道微生态平衡血清肿瘤标记物预后

    补肾活血方对抗心磷脂抗体致复发性流产大鼠的治疗效果

    宋艳丽石少琦崔天薇何东杰...
    1849-1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抗心磷脂抗体(aCL)致复发性流产(RS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小板/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受孕大鼠24只,分为aCL-RSA、aCL-RSA+低分子肝素组、aCL-RSA+丹寿汤组、模型组,每组6只;建立aCL-RSA孕鼠模型,给予补肾活血方干预,观察16天孕鼠体质量,孕鼠胚胎吸收率,胎鼠体质量;检测大鼠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大鼠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含量,HE染色检测胎盘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法检测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1、人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NLRP3、Bcl2、Bax、cleaved caspase-3、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蛋白的表达,探讨aPL致复发性流产与血小板活化、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及P2X7的相关性,及丹寿汤对aCL-RSA孕鼠的影响及对血小板活化/P2X7/NLRP3通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CL-RSA组能明显降低孕鼠体质量,增加孕鼠胚胎吸收率,降低胎鼠体质量,增加血浆PAFR、PF4含量(P<0.05);aCL-RSA组胎盘组织迷宫区母性红细胞较少,较多血栓形成,胎盘血窦空间明显减小;胎盘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胎盘组织中IL-1β、IL-18增加,胎盘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ASC、NLRP3、Bax、cleaved caspase-3、P2X7 蛋白表达增加(P<0.05),Bcl2 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下调P2X7的表达,抑制NLRP3的激活,减轻胎盘的高凝、炎症状态进而减少aCL-RSA的发生.

    补肾活血方抗心磷脂抗体复发性流产血小板/P2X7/NLRP3炎症小体通路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合并HBV感染CDKN2A的关联

    陈晨丁丽娟王妮钱丽...
    1855-1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及其肝功能.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15例未合并HBV感染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DKN2A基因分布、等位基因频率、肝功能、免疫功能、胰岛β细胞功能、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CDKN2A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4+/CD8+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外周血免疫球蛋白M(IgM)、Ig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CDKN2A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HBV感染具有密切关系,且HBV感染会加重患者肝功能损伤,使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加重,并增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肝功能免疫功能妊娠结局关联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5(OH)D3和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

    卢金金李芳马文君李圆圆...
    1860-1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及疾病进展、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宁波明州医院收治的93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研究组)与95例同期健康体检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25(OH)D3、1L-6、外周血STAT3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预后组患儿25(OH)D3、IL-6、STAT3 mRNA水平,分析25(OH)D3、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25(OH)D3、IL-6、STAT3 mRNA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25(OH)D3低于对照组,IL-6、STAT3 mRNA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25(OH)D3低于轻症组,IL-6、STAT3 mRNA高于轻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25(OH)D3低于预后良好组,IL-6、STAT3 mRNA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25(OH)D3与病情程度、预后呈负相关(r=-0.552;-0.581,P<0.05),IL-6及STAT3 mRNA与病情程度、预后呈正相关(r=0.648;0.663;r=0.692;0.732,P 均<0.05);25(OH)D3、IL-6、STAT3 mRNA 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的AUC值(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5(OH)D3表达水平降低,IL-6、STAT3 mRNA升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重症与预后不良患儿趋势变化更为明显,25(OH)D3、IL-6、STAT3 mRNA与病情程度、预后密切相关;25(OH)D3、IL-6、STAT3 mRNA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5羟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激活因子3重症预后不良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