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患者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及其耐药性

    郭磊崔哲张淑荣
    3093-3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糖尿病合并眼病拟行内眼手术患者120例(120眼)纳入糖尿病组,同期非糖尿病眼病拟行内眼手术患者120例(120眼)作为非糖尿病组,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处理前采集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眼科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 糖尿病组120份结膜囊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68例,阳性检出率为56.67%,非糖尿病组120份结膜囊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5份,阳性检出率为29.17%;糖尿病组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8年者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8.63%、78.79%,高于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8年者(P<0.05);糖尿病组120份结膜囊标本中,共检出革兰阳性菌86株,以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2株,以鲁氏不动杆菌为主;28份标本检出多种病原菌;糖尿病组表皮葡萄球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最高(47.83%),其次为红霉素(43.48%)、庆大霉素(39.13%),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4.35%);非糖尿病组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3.57%);糖尿病组棒状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50.00%),其次为红霉素(42.86%)、诺氟沙星(42.86%);非糖尿病组棒状杆菌则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尤其对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糖尿病患者内眼手术前结膜囊细菌阳性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老年和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为明显,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则以鲁氏不动杆菌为主,且主要细菌均表现出多药耐药性.

    糖尿病内眼手术结膜囊病原菌耐药性

    输尿管软镜结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感染性结石的效果

    陈海潮胡鹏程姚家涛刘冠琳...
    3098-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结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磷酸镁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6-12月收治的12例经术后结石分析诊断为磷酸镁铵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麻下行输尿管软镜结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分析效果并初步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40~78岁;最大单颗肾结石直径0.8~2.5 cm,肾盂积水7例,尿常规提示均存在泌尿系感染;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5~59 min,平均39 min;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尿外渗、肾周血肿、输尿管石街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周拔除体内双J管,术后复查CT+腹部平片,全部病例无较大肾结石残留,结石基本清除(最大残石直径<3 mm).结论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磷酸镁铵结石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清石率高且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磷酸镁铵感染性结石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复发的危险因素

    邱杰李宇红应蓓郑莎莎...
    3102-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感染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2023年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3例PNS合并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规范性激素治疗和抗感染治疗;于感染症状完全消失后对患儿随访6个月,根据感染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82例)和未复发组(7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耐药性、非细菌性病原体检测结果和入院时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复发组患儿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17.52±5.31)g/L低于未复发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比例分别为(148.64±69.63)mg和42.68%(35/82)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儿感染样本中检出病原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多药耐药菌(MDROs)检出率分别为47.22%(17/36)和33.33%(12/36)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9.02%(32/82),高于未复发组(P<0.05);应用免疫抑制剂(OR=2.968,95%CI:1.876~4.060,P<0.001)是儿童 PNS 合并感染复发的危险因素,ALB(OR=0.642,95%CI:0.434~0.850,P<0.001)、IgG(OR=0.573,95%CI:0.385~0.761,P<0.001)、CD4+/CD8+(OR=0.415,95%CI:0.290~0.540,P<0.001)及 CD16+56+(OR=0.672,95%CI:0.452~0.892,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 接受激素治疗的PNS合并感染患儿短期感染复发风险较高,复发患儿的病原体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特征,其基线免疫功能指标与复发风险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患儿免疫功能的评价和改善.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感染复发危险因素免疫功能

    多西环素治疗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崔雪琴韩国宏任启波
    3108-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西环素治疗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3年10月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东院治疗的120例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多西环素分为阿奇霉素组(n=65)和多西环素组(n=55);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多西环素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组(P<0.05);多西环素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15±0.65)、(4.59±0.71)和(5.36±0.84)d 短于阿奇霉素组(P<0.05);治疗后,两组 FVC、FEV1和 PEF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RP、LDH、DD、ALT和AST较治疗前降低,且多西环素组改善幅度高于阿奇霉素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结论 多西环素治疗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患儿肺功能与肝功能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耐药多西环素肝功能儿童

    一起烧伤病区疑似创面MRSA感染聚集的调查

    许波银李娴许海燕张海峰...
    3113-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疑似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聚集事件,分析原因及医院感染防控存在的薄弱环节.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1-23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6例MRSA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学检测,对分离株耐药性及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房全年新发医院感染25例次,感染部位以创面皮肤软组织为主;MRSA为主要病原菌;6月共检出MRSA 10株,为全年检出最高峰,其中3例为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和空间分布存在部分交叉;病区收治患者数量多,床间距小;特殊耐药菌携带患者未按菌种集中安置;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病区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及手卫生设施合格率低.患者鼻腔与创面MRSA分离株高度同源,仅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福平、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敏感;护工使用中防水围裙皱褶内及患者床头柜表面鲍氏不动杆菌(AB)分离株存在同源性;推断环境清洁消毒不到位,防护围裙污染可能是此次感染聚集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和手卫生规范,彻底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是MRSA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同时加强多药耐药菌管理,及时发现和防控聚集性感染苗头,重视环境监测及分离株同源性分析,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和精准防控的关键.

    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聚集感染同源性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消毒与环境监测能力培训体系构建

    李玲玲殷勤张群班海群...
    3119-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消毒与环境监测能力培训体系.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调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消毒与环境监测培训的需求现况,初步设计专家函询问卷;2023年7-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2名从事医院消毒与感控、临床医学、护理安全管理、流行病学和检验医学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0.37(P<0.05);最终,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消毒与环境监测培训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消毒与环境监测培训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能为医院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医院感染感染管理人员消毒与环境监测培训体系德尔菲法

    风险评估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许川魏诗晴梁艳芳杨莉...
    3126-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查阅文献结合专家头脑风暴法对同济医院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感染监测基线数据对各指标风险发生可能性统一赋值,采取专家咨询法对后果程度、当前体系的完整性赋值,计算各指标和各科室风险评估总分值,使用百分位数法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 评估的41个临床科室中,4个总体评分为极高风险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管理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中的极高风险等级的科室分布不同,其中重症医学科在三类指标中均为极高风险科室;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6个风险组的风险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的34个风险指标中,3个极高风险指标分别为未执行手卫生、发生医院感染、未进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结论 对临床科室进行全院层面风险评估,可筛选出高危科室和环节,利用有限的资源聚焦重点科室,科学防范重点风险,实现精准感控.

    风险评估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应用

    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在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

    朱东林葛昀刘德丰陆强...
    3132-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在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90 15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在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下MDROs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选取2021年1-12月的81 3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在科室常规管理下MDROs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观察两组MDROs防控措施落实率和MDROs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实施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后医务人员隔离标识、手卫生、物品专用及消毒、环境清洁消毒、科室培训及早交班、转科或手术告知、接触/解除隔离医嘱、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织物正确处置等防控措施的执行率分别为 98.65%、97.03%、95.41%、97.30%、99.05%、98.24%、93.65%、99.19%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后MDROs检出率为51.99%低于实施前(P<0.001);实施后的MDROs医院感染率为0.02%低于实施前(P<0.001).结论 将多学科合作医院感染查房模式应用到MDROs医院感染控制中,能提高MDROs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降低在院患者MDROs检出率,降低MDROs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于MDROs医院感染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和积极意义.

    医院感染查房管理模式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效果

    丁艳孙志桂张蔚李宜雷...
    3137-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运用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模式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调查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三个阶段的送检率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血、尿、痰培养标本送检率、指向性和非指向性病原学送检率督导前分别为 25.03%、12.91%、69.80%、11.81%、3.31%、9.85%、22.84%、3.79%,督导后第1年和督导后第 2年分别提升至 62.95%、32.84%、92.96%、13.58%、4.12%、11.73%、42.07%、47.00%和72.34%、86.31%、94.67%、14.53%、4.52%、20.50%、52.36%、5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科室送检情况,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对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实践意义.

    线上线下沉浸式督导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

    66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现状调查

    李双玉张利军杨燕李双琼...
    3142-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重庆市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管理与应用现状.方法 2023年8月10日-2023年9月10日通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抽样范围内医院进行调查,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调研的医院中,有84.85%(56/66)的医院将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工作有相应的组织建设;在收集数据时,大部分医院(89.39%,59/66)已能完全或部分运用信息化采集方式;在对该项指标的重视程度进行主观评价时,66所医院中有64所(96.97%)认为该指标有用,仅有2所(3.03%)认为该指标无用;将医院按照类型、级别及经营性质分类,对数据采集方式和主观评价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不同医院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医疗机构对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意识较强,送检项目和送检方式有待提高,应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夯实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能力的巡回培训,提升各级医院的感染监测能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治疗病原学送检率问卷调查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