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静脉采血交叉感染的预防效果

    赵卫燕杨镇冯聪高雅...
    3148-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静脉采血交叉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3年1-5月急诊行常规护理接诊的600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6月后急诊开启PDCA循环模式,选取2023年6-12月急诊行PDCA循环模式接诊的600例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护理模式改变前后室内空气菌落数量;比较急诊科10名护士在医疗器械处理、手卫生合格情况和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采血穿刺并发症中疼痛发生率最高为33。33%低于对照组(P=0。001);2023年6-12月急诊科行PDCA循环后室内空气菌落为(6。72±1。67)CFU/cm2低于2023年1-5月(P<0。001);急诊科10名护士医疗器械处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98。63±1。25)分、(97。39±1。04)分和(98。40±4。36)分均高于 2023年1-5月(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P=0。694),2023年6-12月急诊行PDCA循环后手卫生合格率为100。00%高于2023年1-5月(P=0。369)。结论 PDCA循环模式对急诊静脉采血交叉感染的预防效果良好。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静脉采血急诊科护理

    苏州市75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现状调查

    张瑜赵瑶孙湘郭新怡...
    3152-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中心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配备现状。方法 针对苏州市从事消化内镜技术的各级医疗机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基本状况、洗消中心管理及自动清洗机配备与维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参加调查的75家医疗机构中,25。33%的医院设立了内镜洗消中心并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负责质量管控;28家医院内镜中心共配备86台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其中三级医院的配备率为75。58%;22。22%的三级医院在选择专用镜刷时,未能根据内镜管径大小进行匹配;在设备功能方面,81。40%的洗消机设备具备测漏功能;52。33%的设备能调节清洗消毒温度以符合不同的清洗需求;90。70%的设备具备自身消毒程序,减少人工干预;而82。56%的设备能自动记录清洗消毒过程并打印相关数据,有助于追踪溯源;近半年内,50。00%的医院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维修记录,主要原因是消毒液面过高或过低及洁净压缩空气过滤膜堵塞。结论 苏州市消化内镜中心软式内镜的自动清洗消毒机配备率仍需提升,目前设备功能缺乏统一规范标准,且设备维修问题众多。为确保患者诊疗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大维护保养及检修力度,规范相关性能参数,强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监测。同时,需关注设备功能完善与更新,以确保设备能满足临床需求,保障患者诊疗安全。

    消化内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现状调查

    精准注气时间在软式内镜管腔干燥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盛婷婷陈丽娜刘文龙顾青...
    3157-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长度及钳道直径软式内镜循环使用过程达到有效干燥的时间。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七种不同型号的软式内镜,每种型号每个干燥时间组观察30条内镜,采用电子管道镜观察软式内镜钳子管道内部的液滴数目和最大液滴直径;并对每个时间组的软式内镜根据是否观察到水滴进行分类,比较同种型号下不同时间组的内镜干燥效果差异。结果 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2 mm,长度为1 m的内镜,注气1 min内镜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2。8 mm,长度为1 m的内镜,注气2 min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 m的内镜,注气3 min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3 m的内镜注气3。5 min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6 m的内镜,注气4 min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3。7 mm,长度为1。3 m的内镜,注气4 min未发现水滴;对于活检管道直径为3。7 mm,长度为1。6 m的内镜,注气5。5 min未发现水滴。结论 结合本实验的管道镜观察结果,建议对活检管道直径为2 mm,长度为1m的内镜的注气时间不低于1 min;活检管道直径为2。8 mm,长度为1 m的内镜注气时间不低于2 min;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 m的内镜注气时间不低于3 min;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3 m的内镜注气时间不低于3。5 min;活检管道直径为3。2 mm,长度为1。6 m的内镜和活检管道直径为3。7 mm,长度为1。3 m的内镜注气时间不低于4 min;活检管道直径为3。7 mm,长度为1。6 m的内镜注气时间不低于5。5 min。

    软式内镜活检管道干燥注气时间感染控制管道镜

    不同清洗剂对隔夜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效果

    陈强邱素红陈金梅
    3161-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不同清洗剂对隔夜硬式内镜清洗的清洗效果。方法 2023年7-12月将320套内镜器械进行分组,每组有相同结构、相似型号内镜器械80组,使用多酶清洗液、碱性清洗液、保湿凝胶清洗剂、发泡型保湿剂等不同成分的清洗剂处理隔夜的内镜器械,通过目测法、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及管腔器械检测工作站(带光源50倍放大镜),评估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在处理内镜器械的清洗过程中,以目测法、ATP荧光检测法及管腔器械检测工作站3种方法对内镜器械进行检测,发泡型保湿剂组的内镜表面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8。75%、86。25%、83。75%,管腔内壁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7。50%、85。00%、81。25%,其他三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在80。00%以下。结论 4种清洗剂中,发泡型的清洗剂处理隔夜硬式内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最高。

    内镜器械多酶清洗剂碱性清洗剂保湿凝胶发泡型保湿剂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法清洗合格率

    消毒供应中心视疲劳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蔡志玲谭旭彤蔡洁张杰石...
    3165-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调整消毒供应中心装配包装岗工作时间后工作人员视疲劳的差异及其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6月选取某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装配包装岗12名工作人员,在总体工作和休息时间相同的前提下,设定对照组A组(按需休息),干预B组(工作75 min休息15 min)、干预C组(工作50 min休息10 min)、干预D组(工作25 min休息5 min),分别检测四组工作人员的视力及干眼症状,同时评估器械包检查组配错误率。结果 A、B、C组研究对象的左眼视力与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右眼四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不同分组间干眼症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保证休息时间对缓解视疲劳具有一定作用。建议消毒供应中心重视眼睛休息。

    消毒供应中心视疲劳器械安全管理

    2019-2023年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流行病学调查

    张媛瑗周芳陈尚梅张艺文...
    3169-3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9-2023年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上报的206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分析,包括职业暴露人群基本情况、暴露场所、暴露方式、暴露部位、暴露环节、暴露原因和暴露后应急处理及随访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护士为主(57。28%),多数为首次发生职业暴露(83。98%);暴露科室最多的为骨科(15。53%),暴露人群集中在25岁左右,发生频次随工作年限增加而降低;暴露例数呈逐年降低趋势,集中在7~8月份;职业暴露发生最多的场所为病房(37。38%),暴露最多的方式是头皮针刺伤(23。30%),暴露部位最多的是手部(80。10%),原因最主要是本人操作不慎(60。19%),38。83%的人群暴露于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的危险中,病原体最多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大部分(83。01%)能在职业暴露后采取规范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在暴露当天(64。56%)进行血液检测。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关注,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职业暴露锐器伤医务人员流行病学

    等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张亚迪宋振耀曹晋桂马文杰...
    3174-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医院消毒及安全性效果。方法 每日医疗活动结束后,采用两种不同工作原理的采样器采集自然菌进行现场试验以及使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进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对等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中指示菌和自然菌的杀灭效果观察;使用臭氧分析仪对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60 min后等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99。9%;连续消毒2 h后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90%,两种采样器所得的消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但采集的微生物种类存在不同;运行过程中臭氧泄漏量<0。1mg/m3。结论 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可有效降低门诊内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能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等离子体面放电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内科门诊臭氧泄漏量

    外置管路清洗系统对改善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

    汤修宇李巧文孙欢夏天娟...
    3178-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置一体式管路清洗系统对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方法 2023年3月在牙体牙髓科和急诊综合科各自选取4台独立储水罐型牙科综合治疗台,并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使用25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管路消毒,实验组采用外置管路清洗机消毒,并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即刻、消毒后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采集牙科治疗台储水罐、三用枪和牙科高速手机处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和检测;同时,分别记录对照组人工消毒操作和实验组管路清洗系统消毒的时间。结果 消毒前两组水路细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消毒后即刻水样的菌落值显著降低,并在连续三天循环消毒后的观察周期内,仍能保持有效的洁净效果(均值<100 CFU/ml,P<0。05);对牙体牙髓科和急诊综合科科室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外置管路清洗机对两科室牙科治疗台的储水罐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中牙体牙髓科在三用枪和牙科手机处的水样细菌值均低于急诊综合科(P<0。05);在人工及时间方面,实验组外置管路清洗系统单台消毒人工操作时间约为2 min,而对照组常规流程人工操作时间约为20 min。结论 外置管路清洗机能显著改善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并在循环消毒后能使牙科治疗台水路在一定周期内维持有效的清洁状态,并与常规消毒程序相比,有效降低了临床牙科治疗台管路消毒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水路消毒外置管路清洗系统

    感染预防与控制视角下中国和英国医疗建筑中的手卫生设施设计和配置比较

    解皓张琪李洋刘抚英...
    3183-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卫生是减少感染的主要方式,手卫生设施的设计和配置对于医疗建筑中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引介英国相关经验,探寻和提升对手卫生设施问题的认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以英国《医疗建筑指南00-09:建筑环境中的感染控制》为代表的部分指南为基础,解析英国医疗建筑中的手卫生设施,并对我国医疗建筑中的手卫生设施现状进行归纳和对比,提出英国经验所带来的启示。基于感染预防和控制理念,英国针对医疗建筑中以洗脸池和洗手池、水和龙头、皂液器和干手设施等为代表的手卫生设施在设计与配置上较为细致和全面;与英国相比,我国在医疗建筑中的手卫生设施方面的相关内容较为分散和简略,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英国的部分经验可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或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感染预防和控制英国医疗建筑手卫生设施

    软式内镜过氧乙酸清洗消毒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萍卓嘎潘玥玮李晨旭...
    3190-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氧乙酸为软式内镜处理的常用消毒剂之一,对科室的安全运行与高效运转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内镜临床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对内镜清洗消毒的要求也趋于严格。本文就过氧乙酸在国内外软式内镜处理中的使用情况和感染控制问题,结合近期和既往的研究,从有效浓度、运行温度、接触时间和对生物膜的清洗效果4个方面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提高软式内镜复用后处理的质量、避免感染控制的相关风险、助力科室高质量发展、推动清洗消毒标准严格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

    过氧乙酸软式内镜生物膜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残留兼容性复用后处理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