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应用

    曹登秀魏静蓉曹秋莲万莉...
    3623-3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评价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信息系统"人-机-物品-患者"一体化管理原则,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3年6月启动优化信息系统方案,实现器械在临床应用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全闭环,强调重点环节感染风险溯源追踪,增加一院三区消毒供应中心业务共享服务流程,共享信息资源.比较信息优化前(2023年1-5月)与信息优化后(2023年6-10月)器械处理重点环节质量抽查合格率、手术器械包调配处理合格率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器械包追溯信息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信息系统优化应用前后器械处理重点环节质量抽查,回收合格率90.33%提升至95.67%,清洗合格率94.67%提升至98.17%,包装合格率97.00%提升至99.33%,发放合格率97.83%提升至99.67%,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器械包调配处理合格率由优化前88.04%提升至优化后97.2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器械包信息追溯系统使用满意度达100.00%.结论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现器械使用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满足从"人-机-物品-患者"一体化管理中多条件、多角度对复用无菌物品整个生命周期流转过程追溯,一院三区消毒供应中心业务共享服务流程,实现资源应用共享,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临床服务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感染风险共享式优化

    儿童医院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专项行动实施的效果

    卢露殷丽军王能里翟倩...
    3629-3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专项行动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及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为实施前阶段,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为实施后第一阶段,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为实施后第二阶段.观察项目实施前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及联合使用重点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等三项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结果 实施前、实施后第一阶段、实施后第二阶段: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66.61%、77.29%、73.89%;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79.09%、86.51%、95.76%;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90.84%、91.47%、94.29%;CRPAE检出率在研究期间逐年降低(25.77%、16.41%、15.48%)(P均<0.05),CRKP检出率均较项目实施前增加(13.30%、29.20%、24.19%)(P均<0.05);医院感染相关MRSA比例由项目实施前10.80%降至3.15%(P<0.05),CRECL由55.00%降至10.53%(P<0.05);研究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24.82、24.19、26.33.结论 项目实施后病原学送检率三项指标均提高,部分目标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来源比例降低.

    病原学送检率干预措施多药耐药菌儿童医院

    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疑似医院获得性CRKP肺炎暴发的调查与处置

    苏祥马琳琳王稳赵鹏...
    3634-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一起疑似医院获得性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肺炎暴发事件的调查、处置和预防过程,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4-5月NICU中检出CRKP的新生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环境卫生学标本,对菌株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GS),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5例NICU新生儿的送检标本中检出CRKP,其中1例新生儿考虑为定植,其他4例被判定为CRKP呼吸机相关肺炎;所有医院感染均发生在A病室,环境采样59份,不合格率为13.56%,未检出CRKP;NGS结果显示有4株CRKP的基因同源性高,通过综合处置和措施的实施,截止到2023年12月,NICU未再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或疑似暴发事件.结论 增强医务人员执行侵入性操作时的感染防控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提前干预,对降低NICU医院感染暴发的潜在风险具有一定作用.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二代测序医院感染暴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短时消毒法对基层医院共享母乳病原菌与营养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影响

    汪红姣郁银娟徐娟妹钱珺...
    3640-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短时消毒法对基层医院共享母乳病原菌、营养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即将存放于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共享母乳库的110份母乳为研究对象.对短时消毒前后母乳的细菌检出情况、标准菌株杀灭情况、营养成分及免疫活性物质等进行比较.结果 在短时消毒前,110份母乳标本中,检出细菌26份(23.64%),在短时消毒后,110份母乳标本中,检出细菌3份(2.73%),短时消毒后母乳的细菌检出率低于短时消毒前(P<0.05);短时消毒法对无菌母乳内标准菌株的杀灭率>99.99%;在短时消毒前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干物质等营养成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时消毒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Ig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数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消毒法用于基层医院共享母乳库的母乳消毒,可显著降低母乳的细菌检出率,细菌杀灭率高,对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质影响较小.

    短时消毒法共享母乳库母乳消毒效果病原菌营养成分免疫活性物质

    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的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多标签处方点评

    杨光飞郁自翔周子尧丁爱丽...
    3644-3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的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多标签处方点评模型,并使用SHAP解释方法分析不同特征的影响,以达到合理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和有效解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数据集来源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中国东北某三甲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及患者的相关信息,本研究共使用了处方数据、患者数据、手术数据和抗菌药物数据这4种类型的数据,建立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并从中选择效果最好的XGBoost模型,采用分类器链来处理多标签问题,并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模型优化调参,最后利用SHAP值对模型特征进行解释.结果 GP-XGBoost模型在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特异性、F1分数、曲线下面积(AUC)等多项指标上均表现更好,准确率达到0.995,曲线下面积达到0.980.实验验证了使用TF-IDF算法将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融入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SHAP可解释性分析发现开嘱科室、抗菌药物名称、单次用药剂量、用药疗程、是否集采、用药频度(DDDs)在6个二元分类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处方点评模型更关注与药物有关的信息.结论 证明了机器学习方法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的有效性,而SHAP解释方法可以识别判断不合理处方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抗菌类药物处方的精细化点评、合理化开具以及降低医疗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多标签学习XGBoost贝叶斯优化

    我国111所医院软式内镜组件清洗、消毒及灭菌现况调查

    黄婵贺琰刘军
    3650-3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内镜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现状,为进一步研究、规范清洗消毒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参考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关于内镜组件再处理的指南及相关研究,编制问卷,评价内容效度并修订完成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向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的120所医院的内镜机构发放问卷.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来自我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111所医院的内镜机构,问卷有效回收率92.50%.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5所,三级乙等医院19所,二级医院37所.在清洗过程中,105所机构对内镜组件进行手工刷洗,执行率94.59%;71所机构在手工刷洗后对内镜组件进行超声清洗,执行率63.96%,不同等级医院内镜组件的超声清洗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00,P<0.001).所有机构均对内镜组件进行高水平消毒、干燥处理,执行率100%,其中,64.86%的机构选用邻苯二甲醛作为内镜组件高水平消毒剂,90.99%的机构使用压缩空气对内镜组件进行干燥处理.52所机构常规对内镜组件进行灭菌,灭菌执行率46.85%,使用过氧乙酸灭菌的占65.38%(34/52).81所机构监测内镜组件清洗质量,清洗质量监测率72.97%,其中35所使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68所机构监测内镜组件消毒质量,消毒质量监测率61.26%.有28所内镜机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侵入无菌组织的高风险手术中使用一次性内镜组件.结论 内镜组件手工刷洗、消毒流程执行情况较好,超声清洗执行率需进一步提高.一部分内镜机构对内镜组件进行灭菌,或使用一次性内镜组件以降低感染风险.是否对内镜组件进行清洗、消毒质量常规监测需进一步研究.

    内窥镜内镜组件清洗消毒问卷调查现况调查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态势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程文琴樊丽洁于晓寒李妍...
    3656-3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现阶段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优势和劣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升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分析现阶段医院感染管理的优势、弱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应采取的管理模式及管理重点;构建坚固的感染控制组织架构,选择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策略,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趋于完善、设施逐渐健全,人员素质提升,但缺乏以感染控制文化为基础的外部驱动力及以发展目标为牵引的内部自省力,面对复杂防控形势,需借助机遇,在组织架构、管理方法及信息化效能上持续提升,推动感染控制工作加速发展.

    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现状管理模式策略态势分析管理法

    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研究进展

    刘泽磊马莉
    3662-3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类型感染.近年来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越来越常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CRKP的耐药机制复杂,且新生儿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许多限制,针对新生儿CRKP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十分棘手.对于不同耐药机制的CRKP,抗菌药物的应用策略也不相同.目前可用的抗菌药物包括一些传统抗菌药物的重新使用(如黏菌素、替加环素等)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万博巴坦等).这些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经验较少,且没有明确的应用方案.本文针对CRKP在新生儿病房内的流行性、耐药机制、抗菌药物选择做出综述,帮助新生儿科医生进一步了解CRKP,更有效地治疗新生儿CRKP感染.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耐药机制抗菌药物

    假产酶菌属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丁新颖胡钦亮
    3668-3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产酶菌亦被称为莫氏黑粉菌,通常被认为是环境酵母菌,常存在于植物的叶子、土壤和花中,也可作为环境病原体.假产酶菌属真菌也会对人类致病,与假产酶菌属相关的感染病例数量不多,且此菌的鉴定对于相对基层医院有一定难度,易造成临床病原体的错检或者漏检.更深入地了解假产酶菌属等罕见酵母菌病原体是解决治疗问题的关键.大多数研究的种属似乎对氟康唑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药性,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和两性霉素对治疗假产酶菌的感染有效.本文重点介绍了假产酶菌属的致病种类、患病人群、地域分布、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药物敏感性等,并讨论其临床诊治及预防控制.

    假产酶菌感染酵母真菌现状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与合理处置措施

    尹丹萍孙志东李亚军
    3674-3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如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暴露等.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本文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从防范职业暴露的重要性与意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类型及危害、国内外职业暴露现状及原因、职业暴露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和职业暴露科学防范方法等方面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综述.本文提出了加强职业培训、完善职业暴露防护设施、建立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等应对策略.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预防处置措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