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内镜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现状,为进一步研究、规范清洗消毒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参考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关于内镜组件再处理的指南及相关研究,编制问卷,评价内容效度并修订完成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向我国24个省级行政区的120所医院的内镜机构发放问卷.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来自我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111所医院的内镜机构,问卷有效回收率92.50%.其中,三级甲等医院55所,三级乙等医院19所,二级医院37所.在清洗过程中,105所机构对内镜组件进行手工刷洗,执行率94.59%;71所机构在手工刷洗后对内镜组件进行超声清洗,执行率63.96%,不同等级医院内镜组件的超声清洗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00,P<0.001).所有机构均对内镜组件进行高水平消毒、干燥处理,执行率100%,其中,64.86%的机构选用邻苯二甲醛作为内镜组件高水平消毒剂,90.99%的机构使用压缩空气对内镜组件进行干燥处理.52所机构常规对内镜组件进行灭菌,灭菌执行率46.85%,使用过氧乙酸灭菌的占65.38%(34/52).81所机构监测内镜组件清洗质量,清洗质量监测率72.97%,其中35所使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68所机构监测内镜组件消毒质量,消毒质量监测率61.26%.有28所内镜机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侵入无菌组织的高风险手术中使用一次性内镜组件.结论 内镜组件手工刷洗、消毒流程执行情况较好,超声清洗执行率需进一步提高.一部分内镜机构对内镜组件进行灭菌,或使用一次性内镜组件以降低感染风险.是否对内镜组件进行清洗、消毒质量常规监测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