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的Meta分析

    郑迈克郭艳玲马尚王潮虹...
    53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及PubMed数据库,收集有关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相关的横断面研究,检索2012年1月—2022年12月刊登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使用R Studio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包括4 157名患者,其中肺部真菌感染者837名,真菌感染率为20。13%;促进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OR值分别为年龄>65岁(OR=3。28,95%CI:1。04~10。28),P<0。01),吸烟(OR=2。22,95%CI:1。25~3。93,P<0。01),患有糖尿病(OR=2。62,95%CI:1。33~5。15,P=0。03),住院时间 ≥2 周(OR=3。61,95%CI:1。58~8。26,P<0。01),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1。91,95%CI:1。50~2。44,P<0。01),使用激素(OR=2。22,95%CI:1。69~2。91,P<0。01),放化疗(OR=2。12,95%CI:1。70~2。64,P<0。01);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前1~5名最易感染的真菌分别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及曲霉菌;毛霉菌、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耐药率较高,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对各真菌耐药率较低。结论 肺癌患者合并真菌感染较为普遍,年龄、吸烟、患有糖尿病、住院时间≥2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激素、放化疗均为肺癌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在真菌用药方面优先考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

    肺癌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耐药性Meta分析

    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刘丽樊新星苏东辉熊健...
    538-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32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8)和未感染组(n=289),分析感染组患者肺部病原菌情况,归纳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部感染患者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40。74%,革兰阴性菌28株占51。85%,真菌4株占7。41%,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糖尿病(OR=1。88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343)、手术时间(OR=2。161)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时间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感染病原菌种类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原菌肺部感染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臭灵丹提取物调控TGF-β/BMPs信号通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大鼠的影响

    王佳玮苏育南潘德艺黄晓磊...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臭灵丹提取物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成蛋白(TGF-β/BMPs)信号通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大鼠44只,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剩余34只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感染模型,共有30只大鼠建模成功,将其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臭灵丹提取物组3组,每组10只。药物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臭灵丹提取物组给予臭灵丹提取物,空白组、模型组不做处理,干预7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臭灵丹提取物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上升,IL-10、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 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臭灵丹提取物组TNF-α、IL-6、β-CTX水平下降,IL-10、P Ⅰ NP、BALP、TGF-β mRNA、BMP-2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臭灵丹提取物组TNF-α、IL-6、β-CTX水平下降,IL-10、PⅠ NP、BALP水平、TGF-β mRNA、BMP-2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感染大鼠经臭灵丹提取物干预后炎性反应减轻,骨代谢改善,其机制可能与TGF-β/BMP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股骨粗隆间骨折感染臭灵丹提取物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成蛋白

    EBV感染与鼻咽癌病情进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抗体的诊断价值

    黄寅熊健蔡轶伦何花...
    547-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病情进展及其相关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3例作为鼻咽癌组,另选112名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BV-DNA及早期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EA-IgA)、衣壳抗原(VCA)-IgA、Rta蛋白(Rta)-Ig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BV-DNA及EA-IgA、VCA-IgA、Rta-IgG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并用多因素Logistic归纳鼻咽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鼻咽癌组血清EBV-DNA及EA-IgA、VCA-IgA、Rta-IgG 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 期组血清 EBV-DNA 及 EA-IgA、VCA-IgA、Rta-IgG高于Ⅰ~Ⅱ期组(P<0。05);血清EBV-DNA及EA-IgA、VCA-IgA、Rta-IgG联合诊断鼻咽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 0。929,高于血清 EBV-DNA 及 EA-IgA、VCA-IgA、Rta-IgG 单独检测(0。866、0。849、0。832、0。8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BV-DNA、EA-IgA、VCA-IgA、Rta-IgG是鼻咽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4。768、2。596、3。013、2。992,P 均<0。05)。结论 鼻咽癌的发生与血清 EBV-DNA 及 EA-IgA、VCA-IgA、Rta-IgG 有关,四者均可参与病情进展过程,且四者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更高。

    鼻咽癌EB病毒感染抗体病情进展诊断价值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诊断价值

    曲春尧孙健杨丽杰肖晓超...
    552-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定植情况及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489例妇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殖道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77例和非感染组412例;统计妇科门诊患者发生生殖道感染的现状、病原菌定植情况,归纳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Wnt-7a、β-catenin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BMC中Wnt-7a、β-catenin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28。4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9株占32。9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2株占13。64%;支原体14株占15。91%;衣原体5株占5。68%;滴虫3株占3。41%;年龄、性行为、无避孕方式、流产史、既往生殖道感染史、文化程度是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PBMC中Wnt-7a、β-catenin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PBMC中Wnt-7a、β-catenin联合检测诊断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83。74%。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年龄、性行为、无避孕方式、流产史、既往生殖道感染史、文化程度与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妇科门诊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患者Wnt/β-catenin通路被激活;PBMC中Wnt-7a、β-catenin表达水平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Wnt/β-连环蛋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价值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

    田静周登艳刘志霞张金波...
    557-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及其HPV转阴率。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宫颈HPV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妇康栓组(保妇康栓治疗)和干扰素栓组(干扰素栓治疗)各32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保妇康栓组疗效优于干扰素栓组(P<0。05);用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保妇康栓组CD3+、CD4+、CD4+/CD8+高出干扰素栓组,但CD8+低于干扰素栓组(P<0。05);用药后保妇康栓组白带脓性、白带量异常、宫颈糜烂积分均低于干扰素栓组(P<0。05);用药后保妇康栓组IL-2、IL-1β低于干扰素栓组(P<0。05);保妇康栓组研究对象HPV转阴率高于干扰素栓组(P<0。05)。结论 宫颈HPV感染患者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能提升高危型HPV转阴率,能快速促进炎性反应缓解,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症状。

    干扰素栓人乳头瘤病毒保妇康栓转阴率

    妊高症产褥感染孕妇sFlt-1/PLGF与PLGF和PAPP-A水平及其危险因素

    杨雪梅傅晓冬钱莹谢辉...
    561-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高症孕妇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PLGF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其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崇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患者12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21例妊高症孕妇未发生产褥感染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妊高症产褥感染患者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组(93例)和不良组(28例);统计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妊娠结局产褥感染孕妇sFlt-1/PLGF、PLGF、PAPP-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lt-1/PLGF、PLGF、PAPP-A对妊高症产褥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较多;产程、产后大出血、剖宫产、产前贫血、胎膜早破是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不良组血浆sFlt-1/PLGF、血清PAPP-A水平较良好组高(P<0。05),血浆PLGF较良好组低(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sFlt-1/PLGF、PLGF、PAPP-A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妊高症产褥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51、0。724和0。820,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00%,78。50%。结论 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sFlt-1/PLGF、PAPP-A在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中呈高表达,PLGF呈低表达;联合检测sFlt-1/PLGF、PLGF、PAPP-A有助于诊断产褥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产程、产后大出血、剖宫产、产前贫血、胎膜早破均是妊高症孕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措施。

    妊高症产褥感染病原菌易感因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妊娠结局

    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关联

    高稳马力潘寒寒牛水源...
    56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并构建风险因素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5例经过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治疗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将免疫阻断失败的纳入A组(61例),免疫阻断成功的纳入B组(834例);分析两组TNF-α-308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相比于B组,A组TNF-α-308 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更高(P<0。05);A组孕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4、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及血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均高于B组,产后IL-18低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产后ALT、HBeAg、HBsAg及血浆HBV DNA载量、TNF-α-308 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P<0。05);构建回归方程模型:Logit(P)=-12。032+产后 ALT×1。032+HBeAg×0。983+HBsAg×0。673+血浆 HBV DNA 载量 × 1。657+TNF-α-308 A/A 基因型 ×0。976+TNF-α-308A 等位基因 ×1。373;ROC 曲线显示,当 Logit(P)>13。26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9,95%CI为0。834~0。881,诊断敏感度为70。49%,特异度为87。17%。结论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与TNF-α-308基因多态性具有密切关系,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妇产后血清ALT、HBeAg、HBsAg及血浆HBV DNA载量、TNF-α-308 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据此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可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改善阻断效果。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阻断失败肿瘤坏死因子-α-308

    胎盘NLRP3和TLR4及Fasl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雷世正喻萍程蓉胡秦菲...
    57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17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宫内感染分为感染组53例和非感染组119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归纳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胎盘NLRP3阳性率及Toll样受体4(TLR4)、脂肪酸合成酶l(Fasl)水平;比较两组胎盘NLRP3阳性率、TLR4、Fasl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TLR4、Fasl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阴道检查次数、破膜孕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降钙素原(PCT)是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胎盘NLRP3阳性表达率及TLR4、Fasl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NLRP3、TLR4、Fasl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44、0。721和0。917,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4。90%,84。00%。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患者胎盘NLRP3、TLR4、Fasl呈高表达;联合检测NLRP3、TLR4、Fasl有助于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阴道检查次数、破膜孕周、NLR、RDW及PCT是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危险因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Toll样受体4脂肪酸合成酶配体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020-2022年淮安市某医院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严丽丽吴春艳顾小海王艳...
    57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20-2022年淮安市某医院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2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统计其病原学及性别、职业、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等情况。结果 2020-2022年,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占比分别为80。00%、50。50%、62。75%和20。00%、49。50%、37。25%,三年总占比分别为63。36%和36。64%;性别主要分布在男性,占比分别为58。75%、55。45%、54。90%,三年总占比为56。47%;职业分布主要在散居儿童,占比分别为61。25%、51。49%、62。75%,三年总占比为57。33%,学生占比最少,分别为6。25%、5。94%、5。88%,三年总占比为6。03%;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0岁~、1岁~、2岁~,占比分别为32。50%、30。00%、18。75%,31。68%、28。71%、20。79%,33。33%、27。45%、21。57%,三年总占比分别为 32。33%、28。88%、20。26%;发病时间均主要分布在第二季度,占比分别为81。25%、79。21%、80。39%,三年总占比为80。17%。结论 2020-2022年淮安市某医院手足口病患儿主要感染病毒种类为CA16,男性、散居儿童及0岁~、1岁~、2岁~儿童更易患病,其主要流行季节为第二季度,临床可针对以上特征对相关儿童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其手足口病发生的风险。

    手足口病淮安市病原学监测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