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44例健康人基因组中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03、K11、K113 和 K115 基因分布

    裴志超李宏孟祥飞沈鑫...
    64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K103、HERV-K11、HERV-K113和HERV-K115基因在我国健康人群基因组中的插入率,并分析其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之间的分布。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以及新疆某部队官兵及家属344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体检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PBMC)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核酸电泳检测,判断样本基因组中HERV-K103、HERV-K11、HERV-K113和HERV-K115基因插入状况,分析其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所收集的344份健康人PBMC样本中,HERV-K103、HERV-K11、HERV-K113 和 HERV-K115 插入率分别为 18。31%、82。56%、31。98%和 10。17%。HERV-K11 在汉族的插入率为96。77%高于维吾尔族(45。83%)(P<0。05);HERV-K115在汉族的插入率为4。84%,低于维吾尔族(23。96%)(P<0。05);HERV-K103和HERV-K113的插入率在汉族和维吾尔族间无统计学差异。HERV-K103、HERV-K11、HERV-K113和HERV-K115在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首次阐明HERV-K103、HERV-K11、HERV-K113和HERV-K115基因在我国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基因组中的频率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相关关系奠定基础。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03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1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13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15体检人群维吾尔族汉族

    多重PCR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方法学建立与初步应用

    陈雨珊向琳晏嘉王娟...
    646-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且优化一种能同时检测蜡样芽孢杆菌三种毒力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初步应用于医院内环境中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检测。方法 以蜡样芽孢杆菌的细胞毒素K(cytK)、肠毒素FM(entFM)、非溶血性肠毒素(nhe)三种毒力基因为靶基因,进行多重PCR,优化体系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电泳时间和电压,验证该多重PCR体系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并检测医院环境中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多重PCR体系,nhe、cytK和entFM最佳引物浓度分别为8、20和6 μm,退火温度为56 ℃,电泳条件为80 V、30 min。该体系灵敏度可达10-1 ng/μl,重复性好,特异性良好,可在-20 ℃稳定保存1个月。医院环境中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cytK基因携带率为75。00%,entFM基因携带率为66。67%,nhe基因携带率为16。67%。结论 多重PCR可同时检测蜡样芽孢杆菌三种毒力基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具有灵敏、特异、稳定的优点;医院环境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提示应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此文为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的快速检测和芽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蜡样芽孢杆菌细胞毒素K肠毒素FM非溶血性肠毒素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

    巴西苏木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黄质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周永雯陈泽慧周小仙杨智芳...
    652-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巴西苏木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黄质(STX)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基于转录组学数据,分析巴西苏木素作用于MRSA后编码STX合成的操纵子crtOPQMN基因变化情况;将不同浓度巴西苏木素(16、32、64 μg/ml)与MRSA共培养:转平板观察菌落、离心沉淀观察菌体颜色变化及酶标仪检测STX含量;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TX合成中主要影响颜色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光谱定量检测STX代谢中间产物变化情况;过氧化氢敏感性试验观察抑菌圈大小及存活菌数量;全血杀伤试验观察存活菌数量。结果 调控STX生成的操纵子基因表达均下调,其中主要影响颜色的基因crtM和crtN分别为-6。542479954、-6。107726632;随药物浓度增加,平板菌落及菌沉淀黄色变浅变白,STX含量减少,其中64 μg/ml药物对STX抑制率最大,达50%;qRT-PCR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crtM和crtN表达量下降;光谱定量结果显示STX代谢中间产物含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氢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大,抑菌圈直径增大,存活菌数量减低(P<0。05);全血杀伤试验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大,存活菌数量减低(P<0。05)。结论 巴西苏木素通过抑制crtM和crtN的表达减少MRSA STX生成;巴西苏木素抑制STX后可降低细菌抗氧化及抗宿主免疫杀伤能力,为开发新型抗毒力药物提供参考。

    巴西苏木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黄质crtM基因crtN基因抗氧化抗杀伤

    2018-2022年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分布及耐药性

    张绮萍陆锦琪金建文王霄腾...
    658-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8-2022年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嘉兴市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2 358株,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统计并分析CRPA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18-2022年共检出PA 2 358株,其中CRPA 407株,CRPA总检出率为17。26%,5年间CRPA检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 CRPA感染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患者、夏季检出率较高。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75。92%),其次是尿液(5。65%)。科室来源主要是重症医学科(24。32%)、重症康复科(15。48%)和呼吸内科(15。23%)。CR-P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总耐药率高达96。32%和79。04%,对多数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高于4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在12%以下;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易感人群、重点科室CRPA的耐药性监测,加强病原学标本送检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CRPA的医院流行和播散。

    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抗菌药物耐药性多重耐药

    119株摩根摩根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张丽伟王玉月冯诚怿王伟伟...
    663-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19株摩根摩根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临床分离的119株摩根摩根菌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感染状态及部位、药敏结果与耐药性变迁。结果 119株菌株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及肾内科;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脓液及痰液;其中医院感染22株、社区感染55株,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菌血症为主,社区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为主,二者分布完全不同(P<0。05);119株菌株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比例占19。33%,多重耐药菌(MDRO)占31。93%;摩根摩根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类等药物三年间耐药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对碳青霉烯类中亚胺培南三年间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份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 摩根摩根菌可引起多种感染,社区感染比例高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仍以下呼吸道为主。阿米卡星等可作为临床治疗摩根菌感染的一线用药,耐碳青霉烯类的摩根菌检出率逐年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对其耐药性加强监测。

    摩根摩根菌临床分布标本来源耐药性

    2022年某院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臧凤刘娟李松琴张卫红...
    668-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念珠菌分离及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检出的7 667株假丝酵母及临床资料,分析假丝酵母分离来源及医院感染分布情况。结果 白假丝酵母整体分离率最高(58。49%),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22。58%)、热带假丝酵母(15。52%)、光滑假丝酵母(2。13%)、克柔假丝酵母(1。02%),标本类型中来自于痰标本的菌株数量4 550株,占59。35%,其次为泌尿道(1 183株,15。43%)及粪便(682株,8。90%)。分离科室最多是内科(2 879株,37。55%),其次为外科(2 366株,30。86%)、重症监护病房(ICU)(2 232株,29。11%)及急诊(190株,2。48%)。共有688例患者发生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占全年医院感染的23。93%,年龄>60岁的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患者占66。72%(459/688),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为主,感染科室主要在ICU(41。13%,283/688),住院时间主要集中在15~30 d(49。42%,340/68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周的比例占65。12%(448/688)。结论 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的患者逐渐增多,侵袭性念珠菌医院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科室、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亟需加强医院防控。

    医院感染侵袭性真菌假丝酵母流行病学分布感染防控侵袭性念珠菌病

    5例放线菌病临床特征

    许亚丽张杜超张捷钱进...
    673-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愈率。方法 对2011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5例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4例有基础疾病,4例有糖尿病,且均血糖控制不佳,2例有口腔疾病,1例有支气管扩张,仅1例无基础疾病,但长期饮酒且发病前出现醉酒呕吐。1例出现皮肤受累,表现为胸壁皮下肿块;4例出现肺脏受累,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及咯血。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肺实变或浸润影、多发结节或团块影。有3例患者经组织活检病理确诊放线菌病,1例经痰液病理确诊肺放线菌病,1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查确诊肺放线菌病。5例患者均接受了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青霉素治疗1周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1例因合并真菌感染,联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好转,随访病情稳定。结论 放线菌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实变、结节或团块影。组织活检病理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早期发现放线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效果不佳者可行手术治疗。

    放线菌皮肤肺脏病理青霉素手术

    连翘提取物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的干预机制

    王蓓李皖豫张珂林智峰...
    678-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连翘提取物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连翘提取物组、高剂量连翘提取物组,各10只。肺炎链球菌构建肺炎链球菌感染AECOPD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建模完成后干预,检测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肌性动脉的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WT%);分析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肺组织中黏蛋白5AC(MUC5A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MAP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连翘提取物低、高剂量组的WT%、W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p38MAPK、MUC5AC、EGFR表达量升高,最大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低、高剂量连翘提取物组的PEF、FEV1、FVC表达升高,WA%、WT%、IL-6、IL-8、TNF-α、MUC5AC、p38MAPK、EGFR 表达降低(P<0。05);与连翘提取物低剂量组相比,连翘提取物高剂量组的PEF、FVC、FEV1表达上升,WA%、WT%、TNF-α、IL-8、IL-6、EGFR、MUC5AC、p38MAPK表达下降(P<0。05)。结论 连翘提取物可有效改善肺炎链球菌感染AECOPD大鼠的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肺血管重塑,改善预后。

    连翘提取物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肿瘤坏死因子-α用力肺活量大鼠模型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与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刘瑞赵敏周利利陈俊岚...
    684-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与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7B1(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诊的老年CHF患者305例临床资料,将59例发生和246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分别纳入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收集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CHF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两组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结果 305例老年CHF患者中有59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9。34%);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侵入性操作、心功能Ⅲ~Ⅳ级是老年CHF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CYP27B1-1260 rs10877012位点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感染组,AA基因型与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有关,且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老年CHF患者肺部感染的病情进展相关。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7B1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水平对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的影响

    沈洁如徐佳仪毛佳周忠辉...
    68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水平对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宁波市中医院呼吸科2019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肺功能水平分为肺功能正常组110例和肺功能降低组288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病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肺功能水平对新发呼吸道感染事件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随访(20。43士5。80)个月,共发生呼吸道感染157例,总人群呼吸道感染发病密度为2。9/万人月,肺功能降低组和肺功能正常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病密度分别为3。2/万人月和1。2/万人月。肺功能降低组的累积发病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20。13%(58/288)比15。45%(17/110),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肺功能降低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是肺功能正常组的1。56倍[95%CI(0。541~4。499)];校正了基线时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年龄、吸烟史、服用激素、血红蛋白水平)后,肺功能降低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是肺功能正常组的1。07倍[95%CI(0。829~1。385)]。结论 肺功能降低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把改善肺功能水平作为预防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呼吸道感染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前瞻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