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感染性休克患者SAA及ChE和Ppv-aCO2与预后的关联及预测价值

    吴国杰赵静贾浩然王晓玲...
    1281-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淀粉样蛋白A(SAA)、胆碱酯酶(ChE)及外周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pv-aCO2)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2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院后28 d生存的149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入院后28 d死亡的63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SAA、ChE、Ppv-aCO2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SAA水平及Ppv-aCO2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hE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ChE、Ppv-aCO2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9%和83。89%。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SAA、ChE及Ppv-aCO2可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感染性休克淀粉样蛋白A胆碱酯酶外周血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预测价值预后

    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及其预测效能

    周江伟韩贝贝隋海洋李志超...
    1286-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1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 d治疗后生存58例(预后良好组)、死亡107例(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构建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占比较高(P<0。05);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肌酐、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均升高(P<0。05);前白蛋白及24 h乳酸清除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肾损伤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24 h乳酸清除率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获得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x2=12。691,P=0。124),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1,95%CI:0。814~0。949]。结论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模型能综合评估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的不良预后,模型拟合度满意,预测效能较高,可为脓毒症诊疗提供指导数据。

    重症肺部感染脓毒症预后预测模型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效能

    CPIS评分及miR-127和miR-146a诊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李凡林钰惠李晓婷余欢...
    1290-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微小核糖核酸-127(miR-127)、微小核糖核酸-146a(miR-146a)对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接受治疗的485例老年SP患者,将入院治疗1个月后死亡的45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入院治疗1个月后生存的440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PIS评分及miR-127和miR-146a对老年SP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P<0。05),累及脏器数≥3个患者占比、机械通气次数、体内留置导管次数占比升高(P<0。05),CPIS评分升高(P<0。05);共检出病原菌659株,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miR-127和miR-146a水平更高(P<0。05);CPIS评分及miR-127和miR-146联合诊断老年SP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价值更高(P<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敏感度为82。22%,特异度为87。27%。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是老年SP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CPIS评分及血清miR-127和miR-146a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重症肺炎老年病原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微小核糖核酸-127微小核糖核酸-146a诊断价值

    重症肺炎患者NLRP3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王哲马欣黄芳杨彦萍...
    1295-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患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216例肺炎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113例和轻症组103例,另选取216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项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NLRP3、Caspase-1、IL-1β、IL-18、SAA、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NLRP3、Caspase-1、IL-1β、IL-18、MCP-1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且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各指标联合诊断重症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3,敏感度为90。27%,特异度为82。52%。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NLRP3、Caspase-1、IL-1β、IL-18、MCP-1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重症肺炎感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半胱氨酸蛋白酶-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价值

    Th17/Treg、sTREM-1及IGF-1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

    刘丹丹刘思嘉崔雪曼王新杨...
    1299-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7例为感染组,61例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检测外周血 Th17/Treg、sTREM-1和IGF-1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T2D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感染组Th17/Treg、sTREM-1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IGF-1表达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Th17/Treg、sTREM-1和IGF-1预测老年T2D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64、0。784和0。779,三项联合AUC值为0。846。结论 老年T2DM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可引起Th17/Treg、sTREM-1和IGF-1水平异常表达,三者联合对老年T2DM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更高。

    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老年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预测价值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及外周血miRNA的诊断价值

    单树崇颜安何清于春雨...
    1303-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193b(miR-193b)、微小核糖核酸-127(miR-127)、微小核糖核酸-133(miR-133)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9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16例和未感染组353例,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现状及病原学特征,检测外周血 miR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73%(116/469),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白假丝酵母;感染组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并随感染程度加重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联合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7、85。34%和77。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引起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脑卒中肺部感染现状病原学特征微小核糖核酸-193b微小核糖核酸-127微小核糖核酸-133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危险因素

    郑艳芳刘锦锦冷发敏王彦利...
    1308-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3年7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3例和非感染组649例,比较两组患者IL-23R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患者IL-23R基因CC基因型占比(46。58%)高于非感染组(13。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3R基因CC基因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意识状态昏迷、气管插管及近1个月内连续使用抗菌药物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2。793、2。192、2。452、3。019、2。452、3。536、2。445,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IL-23R基因CC基因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意识状态昏迷、气管插管及近1个月内连续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危险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STAT1、STAT3、IL-1β表达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

    杜坤李秀琴杨友琴
    1313-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信号转导激活因子(STAT)1、STAT3、白细胞介素(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1/2(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收治的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和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分别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STAT1、STAT3、IL-1β表达水平,分析STAT1、STAT3、IL-1β与Th1、Th2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AT1、STAT3、IL-1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Th1、Th1/Th2表达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Th2、STAT1、STAT3、IL-1β 表达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STAT1、STAT3、IL-1β 与 Th1、Th1/Th2 呈负相关(P<0。05),与Th2呈正相关(P<0。05);STAT1、STAT3、IL-1β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94。29%。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细菌性感染后,外周血 Th1、Th1/Th2 表达水平降低,Th2、STAT1、STAT3、IL-1β 表达水平升高;STAT1、STAT3、IL-1β 与Th1、Th1/Th2呈负相关,与Th2呈正相关;STAT1、STAT3、IL-1β联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性感染信号转导激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受试者工作特征

    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及血清标志物与Hp感染的关联

    程苗袁果郭宾郑艳冰...
    1317-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微小核糖核酸-22(miR-22)、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及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胃蛋白酶原Ⅱ(PG Ⅱ)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取90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感染组29例和Hp未感染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肠道菌群分布、胃黏膜组织miR-22、CagA和血清TRX-1、PG Ⅱ水平。结果 Hp感染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炎性活动、炎性程度中重度、有淋巴滤泡形成、有上皮肠化患者占比高于Hp未感染组(P<0。05);Hp感染组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Hp未感染组(P<0。05),嗜酸乳杆菌数量高于Hp未感染组(P<0。05);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miR-22水平低于Hp未感染组(P<0。05),胃黏膜组织CagA及血清TRX-1、PG Ⅱ水平高于Hp未感染组(P<0。05);胃黏膜组织miR-22、CagA及血清TRX-1、PG Ⅱ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5%和80。33%。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有关,可致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胃黏膜组织miR-22在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中呈低表达,而CagA及血清TRX-1、PG Ⅱ呈高表达,四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微小核糖核酸-22硫氧还蛋白-1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胃蛋白酶原-Ⅱ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感染T细胞亚群和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

    陆宗海路亮庞桃红豆正莉...
    132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不同菌型感染外周血T细胞亚群、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菌株分型,分析Hp不同菌型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3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10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阳性患者为80例,阴性患者29例,Hp阳性率为73。39%;80例Hp阳性患者中HpⅠ型58例占73。50%,HpⅡ型22例占27。50%;与Hp阴性患者比较,感染Hp Ⅰ型、Hp Ⅱ型患者CD4+、CD4+/CD8+和 IL-17、IL-33、TNF-α 及 GAS、MTL 水平均升高(P<0。05),且 HpⅠ 型感染患者高于 HpⅡ型感染患者(P<0。05)。结论 Hp不同菌型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对于区分消化性溃疡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胃肠激素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