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复输血铁过载大鼠心肝肾功能损伤的研究

    王华邬云芬沈丹萍朱明辉...
    1203-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反复大量输血的Sprague Dawley远交群大鼠(SD大鼠)动物模型,探究反复输血导致的铁过载对心肝肾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反复大量输血的SD大鼠动物模型,记录体重变化和心肝肾组织质量变化,取实验动物血清检测其铁代谢和心肝肾功能指标,用Masson和普鲁士蓝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的损伤和铁沉积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心肝肾组织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Q-PCR法检测心肝肾组织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SD大鼠经尾静脉反复大量输血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体重和心肝肾组织的质量均明显下降,铁离子水平明显升高,CK和CKMB等心功能指标明显升高,ALT、AST、LDH、TBIL和D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上升,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心肝肾组织纤维化和铁色素沉积明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ax、cleaved caspase-3 和p53 等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升高,Q-PCR实验结果显示bax、caspase-3 和p53 等凋亡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 明显下调.结论 SD大鼠经尾静脉反复大量输血后,体重和心肝肾组织的生长受抑制,血清生化相关指标改变,心肝肾功能受损,心肝肾组织纤维化和铁色素的沉积加剧,促进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

    反复输血铁过载心肝肾损伤凋亡蛋白

    基于CBCT影像的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非植骨种植随访研究

    桑炜荣包胜华陈锐
    1208-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CBCT影像观测,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中不置入骨替代材料同期种植的 5 年随访效果.方法 选取从 2017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本院因上颌后牙区缺失行种植手术的患者 56 例,采用经牙槽嵴顶提升上颌窦粘膜的术式,同期植入种植体,未置入骨替代材料,6 个月后行Ⅱ期手术、取模和上部冠修复,术后半年、1 年、3 年、5 年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和使用情况,CBCT观测种植体周围和上颌窦内新生骨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56 例患者完成上颌窦粘膜提升,在未置入骨替代材料情况下同期植入 56 枚种植体,术后 6 个月完成Ⅱ期手术和后期修复,术后 6 个月、1 年、3 年和 5 年随访,56 枚种植体均良好行使功能,通过CBCT测量显示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周围有显著的骨量生成,且新生骨量保持稳定.结论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在没有置入骨替代材料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也可以取得良好且长期的临床效果.

    牙种植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非植骨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对aSAH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雪华傅谨钱聪
    1212-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效果及对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60 例高分级aS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GOS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 1、2、3 个月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d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时刻降低,实验组术后 1d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对于高分级aSAH患者,采取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GOS评分,维持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GOS评分免疫球蛋白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尹小伟池振宇
    1215-1217,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4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按照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划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各 37 例,分析对比其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1.54±12.73)min较对照组(143.84±11.89)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21±1.53)d较对照组(14.95±1.71)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97.31±8.54)优于对照组(93.02±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RP(44.32±5.51)mg/mL、IL-6(95.84±8.94)ng/mL及TNF-α(9.54±0.84)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1.35±6.21)mg/mL、(104.28±10.57)ng/mL、(10.89±1.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不仅可以降低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加快术后恢复,还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直肠癌腹腔镜血清学并发症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危险因素回顾分析

    陶静陈剑波黄超
    1218-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危险因素,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共 131 例,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1 例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 43例,不良率为 32.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过敏性疾病史、有无合并鼻息肉、有无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有无术后遵医治疗均可能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敏性疾病史、合并鼻息肉、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术后未遵医治疗均是术后嗅觉障碍改善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既往过敏疾病史、伴鼻息肉、长期接受减充血剂治疗及术后未遵医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效果更差.

    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手术嗅觉障碍

    宫腔镜息肉电切术后miR-152及VEGF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

    夏艳霞王雪静
    1221-1223,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息肉电切术后miR-152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月至 2022 年 12 月到本院行宫腔镜息肉电切术的 130 例患者作为纳入对象,根据术后 1 年内息肉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6)及未复发组(n=10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miR-152、VEGF、性激素及炎症反应程度,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复发组miR-152 水平低于未复发组,VEGF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miR-152 与复发情况呈负相关(r=-0.381,P<0.05),VEGF与复发情况呈正相关(r=0.388,P<0.05).复发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得出,miR-152 水平偏小,息肉直径、VEGF、IL-6 及E2 水平偏高为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miR-152 及VEGF水平与宫腔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具有密切关系,并且发现息肉直径、IL-6 及E2 水平偏高同样将增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miR-152VEGF复发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曹雪晴陈彦敏章丽芳周丹萍...
    1224-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 130 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将其分为研究组(发生,n=110)和对照组(未发生,n=20),应用单因素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与吸烟史、诱导化疗、口腔卫生状况、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与诱导化疗、未使用黏膜保护剂、吸烟、口腔卫生差均有关,其是导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几率较高,其中诱导化疗、吸烟、未使用黏膜保护剂、口腔卫生差是影响其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针对性预防以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疗法恶性肿瘤影响因素

    SBK对高度近视患者泪液功能及视力的影响

    沈小红
    1228-1230,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SBK)对高度近视患者泪液功能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本院 2017 年 6 月至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高度近视患者分为进行准分子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的对照组和进行SBK治疗的观察组,均每组 30 例(60 眼),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两组术后均观察 12 个月.比较两组泪液功能、视网膜厚度(RT)、角膜前表面像差、视力.结果 对照组术前及术后 1、3 个月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呈先缩短后延长趋势,术后 6 个月长于术后 1 个月(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 3、6 个月平均BUT均长于术后 1 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 1、3 个月平均BU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整体RT术后 1 个月与术前比较,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3 个月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球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1、3、6 个月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K治疗高度近视对患者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球差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整体RT的改善,且术后患者泪液功能和视力恢复更快.

    高度近视SBKLASEK泪液功能视力

    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后行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的疗效分析

    陈华炜钱辉顾志伟宋大刚...
    1231-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0 月至2023 年 12 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失败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照组接受非可回收支架植入治疗,试验组采用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治疗,并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手术费用和预后情况等.结果 共纳入 30 例患者,对照组 13 例,试验组 17例,两组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术后 90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等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显著缩短了血管再通时间(P<0.001)、减少了手术耗材费用(P<0.001).结论 可回收支架经球囊扩张后再植入可作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缩减血管再通时间和手术耗材费用.

    缺血性卒中可回收支架内球囊扩张技术取栓大血管闭塞

    严重创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和诊断价值

    毛和飞徐政邱灿虎
    1234-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128 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TIC将患者分为TIC组 52 例和非TIC组 76 例,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创伤患者TIC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早期诊断TIC的价值,比较不同TIC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并分析血清学指标与INR的相关性.结果 TIC组患者年龄、脉搏、ISS评分、休克指数显著高于非TIC组(P<0.05);TIC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Ca2+水平显著低于非TIC组(P<0.05),且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TIC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TIC组(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SS评分、休克指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Ca2+是创伤患者发生TIC的危险因素(P<0.05),脉搏、D-二聚体与TIC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Ca2+、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早期诊断TIC的AUC分别为0.730、0.750、0.788;重度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Ca2+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TIC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Ca2+与INR 呈负相关(r=-0.464、-0.574、-0.579,P<0.05),D-二聚体与INR 无显著相关性(r=0.254,P>0.05).结论 血Ca2+、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与严重创伤患者TIC的危险因素,在早期诊断TIC方面有潜在价值.

    创伤创伤性凝血病危险因素血钙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