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王梁季烈峰曹浙标
    1197-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经皮加压钢板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行经皮加压钢板。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各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1、3、6个月,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与经皮加压钢板相比,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改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情况及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作用较佳。

    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经皮加压钢板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mimics术前设计3D打印模型在拇外翻Cheveron术中的应用

    张宇航陈亿民毕大卫叶家宽...
    1200-1201,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mimics软件为基础,设计个体化截骨角辅助拇外翻Chevron截骨矫形手术。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Chevron截骨治疗的轻中度拇外翻患者60例,根据术前设计方案不同,分为计算机截骨组(A组)和经验截骨组(B组):其中A组30例30足,男5足,女25足,年龄(58。73±8。37)岁,负重位拇跖骨间角(IMA)(14。80°±3。10°),AOFAS评分(59。00±4。19)分,术前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设计操作方案,进行个体化截骨治疗;B组30例30足,男6足,女24足,年龄(58。53±6。16)岁,负重位IMA(14。97°±3。21°),AOFAS评分(59。90±9。39)分,术前仅参考负重位X线,根据手术经验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负重位IMA、拇外翻角度(HVA)的改善情况、术后随访填写足踝外科评分(AOFAS),对术后足踝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60例患者随访8~12个月;术后负重位X线:A组IMA(4。13°±1。48°),B组IMA(5。27°±1。76°),A组HVA(10。20°±1。37°),B组HVA(11。10°±1。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AOFAS评分:A组(83。57±5。34)分,B组(79。67±4。1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个体化,数字化的手术方案制定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的个体化截骨方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较传统经验制定手术方案能更好纠正患者IMA角,改善术后足部功能。

    拇外翻3D打印技术个性化Chevron截骨术

    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分型与肾损伤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孙冬梅马拥军王华斌
    1202-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分类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5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尿α1-微球蛋白肌酐比值(MCR)将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其中蛋白尿类型分为混合型、肾小球型和肾小管型。结果 三种蛋白尿类型以混合型蛋白尿为主;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混合型蛋白尿比例最高。女性患者的肾小管型蛋白尿占比低于男性(P<0。05);饮酒史影响蛋白尿结果(P<0。001);年龄>60岁组混合型蛋白尿高于<60岁患者(P<0。001),服用ACEI/ARB药物肾小球型蛋白尿高于未服用药物组(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发生混合型蛋白尿的风险最高(OR=2。46,95%CI:1。51~3。87,P=0。001);年龄和性别均是肾小球型和肾小管型蛋白尿的独立风险因素;男性肾小球蛋白尿风险低于女性(OR=0。71,P=0。009),但男性发生肾小管蛋白尿风险高于女性(OR=1。65,P=0。001)。收缩压仅与肾小球型蛋白尿风险有关(OR=1。02,P=0。021),HbAlc分别与混合型蛋白尿及肾小管型蛋白尿风险有关(P<0。001)。结论 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中混合型蛋白尿较为常见,且性别、年龄及HbA1c水平是影响蛋白尿类型的独立风险因素,提示针对性风险评估与个体化管理在预防糖尿病肾损伤中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蛋白尿风险因素

    穴位按摩联合肺康复对早期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胡晓蓉
    1206-1207,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肺康复对早期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早期机械通气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穴位按摩组、肺康复治疗组以及穴位按摩联合肺康复治疗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机械通气时间、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定、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5 d及30 d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mMRC呼吸困难指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穴位按摩联合肺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肺康复有利于改善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穴位按摩早期机械通气肺功能肺康复训练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冯晓霞黄小燕戚晨云陈钦...
    1208-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病变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22年88例I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半定量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病变组。分析三组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影响。结果 三组年龄、收缩压、血肌酐及甘油三酯水平、肾小球病变及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甘油三酯水平及新月体形成是影响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MN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受多种因素影响,甘油三酯水平和新月体形成是影响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临床特征线性回归分析

    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微创肝脏手术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王心菀喻晓芬
    121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在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接受微创肝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为对照组,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采用口述及CT或MRI影像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医患沟通前、后焦虑、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术前1 d 6∶00(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患者完全清醒时(T2)、术后第1天6∶00(T3)、术后第3天6∶00(T4)不同时间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T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各生理应激指标变化。结果 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及疾病、手术认知度和满意度:医患沟通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沟通后焦虑、手术信息需求评分低于沟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应激指标:T1、T2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两组T1、T3、T4时间点均降低,其中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间点均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手术训练模型联合口述及CT或MRI影像的术前医患沟通模式能有效降低肝脏微创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认知度及满意度。

    3D打印模型肝脏微创手术术前医患沟通

    皮下负压引流在结直肠穿孔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国军咸高峰宋斌龚飞虎...
    1215-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下负压引流在结直肠穿孔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效果,并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穿孔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皮下负压引流。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愈合情况、血清指标及切口感染率,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皮肤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6、IL-10及hs-CRP水平、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较大、患有糖尿病及采用常规缝合治疗为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采用皮下负压引流可促进结直肠穿孔患者术后恢复,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年龄较大、患有糖尿病及采用常规缝合将增加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故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干预,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皮下负压引流结直肠穿孔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原发性肺脑膜瘤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分析

    夏家栋夏瑞明姚克林王亮...
    1218-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0~72岁,体检时偶发,无任何症状。其中2例呈磨玻璃结节,8例呈单发实性结节,结节均位于胸膜下。7例患者合并肺腺癌,术后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1~4年,无复发或转移。胸腔镜下观察到原发性肺脑膜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出现漩涡状结构,核椭圆形,无异型性。结论 原发性肺脑膜瘤极其罕见,良性多见,影像学上可表现呈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胸膜下多见,在依据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首先应对转移性脑膜瘤进行鉴别诊断,首选手术切除治疗。

    原发性肺脑膜瘤CT特征组织病理鉴别诊断

    血清LHR、SAA与ACS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季超霞汪健陈铁龙
    1221-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HR)、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ACS患者147例和健康对照患者30例,根据颈动脉B超结果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比较ACS三个亚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LHR、SAA水平;评估ACS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两种血清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SAA、LHR、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HR、SAA与IMT均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HR、SAA对ACS患者不稳定斑块具有诊断意义(P<0。05),且2者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项,AUC值达0。753。结论 ACS患者血清SAA、LH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相关,可作为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症SAALH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

    基于品质因数评价定位方向对胸部CT影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

    王欣堃王振
    1224-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品质因数评估定位方向对于胸部CT平扫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行胸部CT平扫的240例门诊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定位方向进行扫描定位,组1行常规0°定位像,组2行(0°和90°)双定位像,组3行(180°和90°)双定位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评价横断位胸部CT影像质量,包括主观影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并计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基于影像品质因数(FOM)评估几种定位方式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风险效益比。结果 2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胸部CT检查,在四个层面影像上三组的主观影像质量评分均≥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CTDIvol、DLP、ED、SSD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71、75。747、75。747,132。18,P<0。001)。与组1相比,组2的ED降低29。1%、SSDE降低27。4%;组3的ED降低33。9%、SSDE降低28%。三组影像FOM组间比较,除气管分叉层面外,其余三个层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3采用(180°和90°)双定位像方式,具有更高的FOM。结论 使用双定位像较常规0°定位像进行胸部CT检查,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其中采用(180°和90°)双定位像方式,影像质量-辐射剂量风险效益比更高。

    胸部CT定位像品质因数影像质量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