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教论坛
职教论坛

肖称萍

旬刊

1001-7518

zjltzzs@263.net

0791-83831866;83831957

330038

南昌市红角州学府大道589号

职教论坛/Journal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 Forum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张小建、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劳动部就业培训司副司长刘康、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刘来泉、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孟广平等领导同志担任本刊顾问。自1985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递职教信息,交流职教经验,促进职教研究,推动职教发展"的宗旨,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己遍及全国3l个省(市、区),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深受职教界的普遍青睐,被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等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耦合逻辑与实现路径

    林克松邵红垒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强国"包含"职业教育的强国"与"职业教育来强国"双重意蕴."职业教育的强国"意为强职业教育自身,"职业教育来强国"意为强国家、强民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坚持以促进民族复兴为旨趣、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载体、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支撑.现实中,建设职业教育强国仍面临职普融通失序、产教融合失能、科教融汇失位等困境.为此,应着力绘制新图景、孕育新希望、打造新动能,促进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实现教育、人才、科技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强国职业教育强国职业教育的强国职业教育来强国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变迁:脉络、逻辑与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刘宇航史晓宇李亚培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是引导和调控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变迁历程,其经历了明确方向的破冰阶段、走向法治的规范阶段、完善监管的转型阶段和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在社会结构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呈现出渐进式的政策变迁特征,在协调效应和改革成本两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促进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和内源动力.未来,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应当优化政策设计,突出彰显政策变迁的新时代因素;强化路径创新,出台专门指导政策,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细化政策内容,明晰政策表达,具化政策话语.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历史制度主义渐进式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融通的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未来走向

    匡瑛韩琳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关系走向融通是必然趋势.我国实行职普融通的三大底层逻辑是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诉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呼唤以及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内在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当前我国的职普融通走入了"去职业化"的误区,具体表现在壮大一类教育而削弱另一类教育,仅有同层融通缺少跨层融通及单向而非双向的融通.职普融通的未来走向是要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进行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再到高等教育阶段的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有效融通.

    中国式现代化职普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际比较视角下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经验借鉴及路径优化

    吴君逸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分离与割裂,不仅阻碍了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且未能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公平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诉求,因而,职普融通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普融通类型,根据融合性与贯通性的主次关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类型可以划分为以德国为代表的融通并济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融合为主型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贯通为主型.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职普融通在政策供给、主体协同与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和特点.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融通存在的系统性失位问题、主体协同性失调问题以及制度性失配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可以从优化政策配置、促进主体供能、完善机制供应等三个方面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职普融通提供良好的生态,因地制宜勾勒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职普融实践路径.

    国际比较职普融通高等教育

    日本职普融通的核心理念、实践策略与经验借鉴

    刘晓萍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便致力于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彼此长期分离的壁垒,历经数十载探索,日本在本国教育体系基础上探索出职普融通的两种设计策略:横向融合策略和纵向贯通策略.横向融合策略主要依托课程这一载体,以能力重塑为锚点,通过职普课程的深入融合,确保普通教育系统的学生具备职业意识,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掌握普通教育的知识;纵向贯通策略则以教育要素作为媒介,为学生提供职普之间自由转换与衔接的制度保障.日本在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壁垒方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鉴于我国与日本地缘相邻,教育体系与文化传统具有相似性,其职普融通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日本职业教育职普融通横向融合纵向贯通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现状与思考——基于上海职业院校的调查

    胡秀锦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也给教学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调查发现,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相对清晰的认知,认可人工智能对教学的帮助作用,期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但还面临着自身准备不足的挑战,亟待进一步完善教育场景、提升系统质量、强化学校层面以及教师个体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担当.为有效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需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开展教学研究与培训、进一步推进教师的角色塑建.

    职业院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的内涵价值、实践困境与推进策略

    秦国锋劳晶晶陈健健糜沛纹...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结构正在被数字技术优化和重构,急需数字化推动课程从内到外的系统性变革和结构性创新.数字化课程以数字技术驱动为核心,以课程平台为依托,以数字素养培养为侧内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内在要义;数字化课程在结构特征上要融入数字技术,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面临数字技术加剧课程目标的滞后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缺乏数字技术的融合、数字技术加重课程实施负担、融入数据的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多重实践困境.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的推进策略:契合技术变革转型职业教育课程目标,重塑课程内容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关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课程实施,建立数据中心评价机制.

    数字化课程开发数字化技术课程改革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作控制感对工作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孙思玉安伯森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双师型"教师正面临着数字化能力发展、技术人才创新、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等难题与重任.在此背景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教师工作控制感对工作获得感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工作控制感对工作获得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压力知觉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既调节工作控制感与压力知觉之间的关系,也调节压力知觉与工作获得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高职教师工作获得感的产生机制,可以通过增强工作控制感和降低压力知觉的方式来提升高职教师的工作获得感,同时积极应对方式也有助于压力知觉的降低和工作获得感的增强.

    "双师型"教师工作控制感工作获得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教育供给政策"目标—工具"匹配研究

    王中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补齐老年教育供给政策短板,对有效提升老年教育的专业化和可及性、赋能老年人的持续社会化以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实践现状""政策文本""国外经验"等维度出发,丰富了老年教育供给政策的可选择性,但由于没有重视政策目标的导向和规制作用,易导致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公共政策保障能力的脱嵌.借助政策工具理论,从"政策目标"维度出发,聚焦老年教育供给的"扩容"和"挖潜",用自愿型政策工具、混合型政策工具、强制型政策工具等三种工具的有机组合,建构老年教育机构准入的引导机制、老年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以及老年教育供给绩效的评价机制等三项机制,积极破解"准入关""发展关""考核关"三大政策问题,以期进一步优化老年教育供给的活力与秩序,更好地实现老年人受教育权的公平和可及.

    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供给政策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理论

    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的路向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1-2025年)》的思考

    郝大伟赵文平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3月12日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1-2025年)》对未来五年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做了系统谋划.从文本看,文件在明确教育领域技术创新的全球愿景后,凸显了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技术应用和创新中的三项核心职能,并据此设计了三个行动领域,最后从机构设置、宣传、财政支持等方面部署了推进策略.在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的新时代,不仅要引导教师掌握信息通信技术融入具体教学工作的基本要领,持续提升成人教育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要系统培育成人教育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和能力,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同质共享;更要围绕偏远地区的成人线上教学开展技术援助,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同时提升成人教育质量.

    信息通信技术线上教学成人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