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徐绪卿

双月刊

1671-2714

zsdxb@vip.sina.com

0571-88297179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舟山东路19号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本刊读者面向高校教师及社会各个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溯与趋势前瞻

    王一涛刘绪金铝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从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的辉煌,到改革开放后民办高校的重新崛起,历经"救国图强""公私并举""规范管理"等阶段,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民办高等教育在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引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历史贡献.然而,受补充型办学定位、办学水平相对较低、办学资源相对较少以及办学商业属性较为浓厚等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当前仍处于我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底端.高水平民办高校不多,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短板之一.在分类管理政策推向深入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积极应对出生人口下降带来的挑战,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积极建设新型高水平民办高校,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新型高水平民办高校

    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审视——基于公益性与营利性博弈的视角

    李俊杰苏丽锋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随着办学性质和办学模式的演变,我国校外培训机构陆续经历了初创起步期、恢复成长期、全面扩张期和规范发展期四个阶段.回溯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历程,公益性与营利性办学性质的博弈成为其变化的逻辑主线,围绕校外培训机构"为谁办、谁来办、怎么办"三个核心问题,党和国家对其办学性质和办学模式的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处理好公益性与营利性办学、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厘清自身与学校、家庭教育的边界,提升优质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办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公益性营利性博弈

    "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建议

    李志河陈长玉宁倩倩吕胤学...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因其市场性与教育性失衡所引起的虚假宣传、恶意竞争、贩卖焦虑以及教育商业化等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仍存在自身定位不清晰、教育补充作用发挥不足、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不畅、学科类培训仍有市场需求等问题.落实"双减"政策需要机构与政府共同发力:校外培训机构要正确定位,发挥自身的教育补充作用;政府要重点协助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建立审查标准,严格督促校外培训机构科学转型,并规范其他类型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

    民办教育双减校外培训机构转型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及政策建议——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童素娟麻咏碧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新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2012-2023 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利用企业年报文本特征词测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作用机理,并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对其的调节作用.文章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对策能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企业国际化速度环境不确定性组织韧性

    被操纵的透明性:打开算法透明规制权力的"黑箱"——以美国FICO Score信用评分系统为例

    郭佳楠张慧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复杂算法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已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权力视角对算法透明度进行审视,以美国FICO Score信用评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规制权力结构下算法透明度如何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技术.在实践层面算法的信息披露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数字行为规范,而且还能为算法的设计与使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以证明这些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基于此,人们会在社会体系内部受到算法激励去遵循这些行为规范,而很少对其进行严格的批判性分析.为了揭示算法信息披露隐匿的风险,需要建立基于透明性原则的算法评价制度体系,成立可信任的算法审计机构来提高算法透明度,算法设计者在开发与设计技术应用基础原理与运行逻辑中嵌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深化对公众的算法素质教育并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从而完善现有的算法权力结构,打开"黑箱"以有效减少算法规制权力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算法透明信用评价信息披露操纵规制权力监督

    中小企业员工的运动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

    徐小威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员工的心理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采用运动动机量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身体自我概念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浙江省 70 个中小企业共 681 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体育运动动机对中小企业员工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身体自我效能感和身体自我概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运动动机、身体自我效能感、身体自我概念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中小企业员工的身体自我效能感和身体自我概念在运动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积极提升中小企业员工的体育运动动机、身体自我效能感和身体自我概念,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员工的心理幸福体验,也可为企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运动动机心理幸福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效能感中小企业员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的分析

    王国银张建梅王世泽李凤...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牵引,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发展力.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要主动探索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推动高等教育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贯通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全主体和教育、科技、产业、人才、资金全要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奋力谱写高教强省新篇章.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校地共生浙江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逻辑起点、表征要素与生成方式

    陈新民高飞任佳萍陈乃雯...
    69-7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符合国家产教融合的战略布局,既是高等教育职业属性的根本体现,也是高校错位发展的内在选择.在历经分歧与迷茫、彷徨与博弈之后,地方院校正步入认同与顺应的新阶段.借鉴学者伯顿·克拉克的组织转型理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生成的表征可概括为五大要素:体系化的顶层设计、强大的科技服务能力、丰富的产教融合平台、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及积淀的应用文化.地方院校在立足区域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已探索出产业学院、专业集群和创新创业等代表性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服务于转型发展的目标.

    产教融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

    学科发展导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逻辑与路径

    黄秋波卢洪雨Rukmal WEERASINGHEPivithuru Janak KUMARASINGHE...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国家也提出了"四新"建设战略.现代产业学院是当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其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根本原因是学科建设上着力不够.文章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要求,探讨学科发展导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和路径.现代产业学院不仅要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更要承担推动现代学科发展的重任.现代产业学院发挥促进学科发展的功能应遵循学科发展基本逻辑,即紧跟产业需求、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制度场域建设.学科发展导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应着力于审慎定位发展目标、致力构建新知识体系、广泛搭建学科制度场域、系统完善制度保障等路径.

    现代产业学院学科知识体系制度场域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高士"与"傲吏"——孟浩然与刘长卿诗作评析

    余永林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浩然与刘长卿在浙东留下了丰富多样的作品.孟浩然在客居浙东期间延续了早期创作所呈现的"高士"形象,刘长卿的"傲吏"意识则强化了他与时人的疏离感.二人同样都是舟行浙东,诗作中指代舟船用品的词汇频现,相较而言,处于唐前期的孟浩然能够纯粹地寄情山水,经历时局大变动的刘长卿则表现出对国运和个体命运的强烈关注.就浙东的交游而言,孟浩然集中在与个别友人的交往上,刘长卿作为地方官诗人的代表交游更为广泛.孟浩然的浙东诗作频繁引用佛语,而刘长卿与浙东的诗僧有直接的交往唱和.文章尝试从两位诗人流寓浙东的相同经历出发,辨明他们的相关作品所呈现的风貌异同.

    孟浩然刘长卿高士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