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教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教通讯
职教通讯

史国栋

旬刊

1674-7747

zjtx@jstu.edu.cn

0519-86999916/5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职教通讯/Journal 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最早创办的几家职教刊物之一,创刊20年来,《职教通讯》逐步形成了切合时代脉博,贴近职责实际,准确把握职教热点与难点,及时为职教实践提供有益指导,融理论性、报道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连续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国工匠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

    庄西真
    1页

    高职院校企业背景教师的教学适应问题及管理优化策略——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研

    陆素菊周雪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背景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随着高职院校企业背景教师比例的扩大,其教学适应问题已成为高素质"双师"结构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在明确政策规定对企业背景教师的定位要求基础上,对浙江省 136 名企业背景教师的教学适应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企业背景教师未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对职业领域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教学活动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健全"双师型"教师薪酬保障制度、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等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策略,以及优化企业人才引进标准和录用程序、建构满足企业背景教师职业转换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援助服务体系、优化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等高职院校层面的管理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企业背景教师浙江省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浙江实践

    潘国强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策创新,更需要区域实践.浙江省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推进与实践探索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区域经验,即双管齐下、校企协同,打造"双师"结构队伍;以项目为抓手,实施分层分类培育,着力"双师"素养提升;刚柔并济,强化机制和制度建构,优化"双师"管理.这些经验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夯实"双师"结构,以校企联动共育"双师"为有效路径;提升"双师"素养,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旨归;优化"双师"管理,以建立一体化机制与制度为保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浙江省

    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培育的德日经验及启示

    戎成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 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但如何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企业人员的准入、使用及专业水平,仍然是我国政策有效落地的实践难题.通过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德国企业培训师和日本职业培训指导员培育制度的研究发现,基于法律规定的企业培训师管理办法、促进企业培训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与培训机制、建立稳定且动态调整的制度保障等经验,为我国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来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以立法形式确保教师的专业性地位与作用;以培养培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制度性保障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师职业培训指导员德国日本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适应性发展:面向企业诉求

    刘炜杰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行为面试法等人才识别机制可以发现,企业对无经验应聘者、有经验应聘者、员工和管理者的职业素质有着不同诉求.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基于企业诉求可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以职业综合素质为基、以岗位关键素质为要、以转化有效能力为本的职业素质"齿轮模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适应性发展要求从抽象知识的讲授转向具体情境的实践、从个体的被动接受转向多维关系的互动、从已有的刻板印象转向关键细节的磨炼、从按部就班的练习转向超越极限的挑战.为此,职业院校应当制订发展标准、明确培养要求、构建情境系统、重构教学关系、改革评价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谋划.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适应性发展企业诉求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

    李秉强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动态调整尚需改进、结构矛盾亟待破解三方面剖析了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存在的技能人才困境,指出技能型社会内涵建设、技能人才培育本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与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息息相关.由于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培育面临政府推进有待提速、学校教育理念偏颇、企业协同效果不高、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以政府为推手弘扬工匠精神、以企业为纽带落实工匠精神、以学校为先导筑牢工匠精神、以学生为起点认同工匠精神等举措,推动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培养.

    技能型社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

    类型优化视域下中高本一体化标准开发样态与优化框架

    唐正玲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中高本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是实现中高本内涵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有之义.而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开发中高本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起点.当前,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实践虽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开发主体失衡、内容失真、过程失序等诸多不足,标准的成果质量与类型特征仍有待整体性提升.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或特征,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一般性原理与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一体化标准开发的问题样态,分别从开发工作机制、体系逻辑、技术方案不同维度进行优化设计,构成了一体化标准开发的主要实践向度.

    中高本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类型定位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价值意蕴、实施现状和推进策略

    陈汐平汤明清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证融通是深入推进 1+X证书制度的重要举措,课证融通具有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双发展的法定职责、具有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价值意蕴.职业院校在试点 1+X证书制度过程中存在教育功能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不紧密、教学资源单一、教师创新教学能力不足和书证融通渠道不畅等问题.推进课证融通关键在于要实现,课程优化:围绕专业群持续、动态开发和优化课程,确保课程内容无缝对接工作实际;资源驱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适配度,促进课证融通;多元育师:增强"双师双能"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课证融通教学方式变革;成果互认: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畅通学习成果互认渠道.

    课证融通1+X证书制度学分银行职业院校

    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研究

    吴华君潘云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高职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模型,采用教学视频分析、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近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高职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中师生行为变化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探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成效.研究发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在行为互动方面,师生课堂互动数量和行为模式存在较为显著的变化;在认知互动方面,师生认知水平、思维层次和对话质量逐渐提升,但在差异变化上各具特点;在情感互动方面,教师主导的课堂互动逐渐向由学生主导或师生共同主导变化,课堂师生情感氛围和谐顺畅.基于此提出高职"课堂革命"发展的两大趋势及存在的短板,以期为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实践方向.

    高职课堂课堂教学互动课堂革命教学行为分析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下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培养策略

    刘芩李文兵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加强职教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策略.在"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指导下,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基础胜任力、提升胜任力以及鉴别胜任力三大层面构建"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提出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企协同培育模式、构建相关保障机制以及提高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胜任力培养策略,进而推动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教师胜任力胜任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