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管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保护浙江省专家共识

    浙江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沈哲
    1121-1123,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微创治疗中,但是治疗所带来的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不容忽视.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 ESD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指南,也缺乏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策略标准.为促进食管肠道ESD后创面保护的规范化,浙江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总结了 ESD术后创面保护的临床经验,制定出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保护ESD术后创面和促进愈合提供参考.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创面愈合专家共识保护胶

    SOX14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杜圣蔚廖广霖陈见昂王培珍...
    1124-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性别决定区Y框基因转录因子(SOX)1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37例)和癌旁组织(14例),采用qRT-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膀胱癌细胞和正常尿路上皮细胞中SOX14 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过表达和敲低SOX14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并比较不同转染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OX1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637、T24、EJ、J82和RT4等5种膀胱癌细胞中SOX14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相比相应对照组,过表达SOX14后膀胱癌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敲低SOX 14后膀胱癌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升高.结论 SOX14在人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调控SOX14mRNA的表达水平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SOX14可能是治疗膀胱癌的新靶点.

    膀胱癌性别决定区Y框基因转录因子14增殖迁移侵袭

    糖尿病病程联合24 h-UPr和β-CTX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叶立芳祝聪杨训俊李姗姗...
    1130-113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探寻可能有价值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5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眼底彩照和(或)眼底造影结果,分为DR组和非DR组(NDR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生化相关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DR的相关因素,ROC曲线评估糖尿病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Beta特殊序列(β-CTX)对T2DM合并DR的诊断效能.结果 DR组与NDR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24 h-UPr、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和25-羟基维生素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β-CTX(OR=0.997,P<0.01)是 DR 的保护因素,糖尿病病程(OR=1.118,P<0.01)、24 h-UPr(OR=3.431,P<0.05)是T2DM合并DR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24 h-UPr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DR的ROC AUC为0.769,灵敏度为0.701,特异度为0.696;ROC曲线最佳截断值分别是8.5年、0.135 g/24 h和500 μg/mL.结论 较低的β-CTX水平,较长的糖尿病病程和较高的24 h-UPr水平是T2DM合并DR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DR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小时尿蛋白糖尿病病程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Beta特殊序列

    抗核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研究

    薛怡靓王琼苔段文景高紫菡...
    1135-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免疫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资料,其中818个IVF周期和673个ET周期.根据ANA滴度分为ANA阴性组、ANA弱阳性组(滴度为1∶32)和ANA阳性组(滴度≥1∶100),ANA阳性组进一步分为低滴度阳性组(滴度≥1∶100~<1∶320)和高滴度阳性组(滴度≥1∶320),比较各组获卵、受精和胚胎质量,分析不同ANA分型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及免疫抗凝治疗对ANA弱阳性和阳性患者ET结局的影响.结果 ANA阳性组获卵率低于ANA阴性组(72.79%比75.90%,P<0.05).ANA阴性组、ANA弱阳性组和ANA阳性组卵裂率、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到第3天(D3)优质胚胎(简称优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滴度阳性组获卵率、D3优胚数、D3优胚率均低于低滴度阳性组[分别为 67.18%比 75.37%、2.00(1.00,4.00)个比 3.00(2.00,5.00)个、42.39%比 58.62%,均 P<0.05].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组IVF受精率低于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A阳性组(48.41%比76.54%,P<0.01).ANA阴性组、ANA弱阳性组和ANA阳性组ET后人绒毛膜促性膜激素(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NA阴性未用药组和ANA阳性用药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NA弱阳性治疗组和ANA弱阳性未治疗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A高滴度阳性对获卵、受精和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其中ACA阳性对受精影响显著.免疫抗凝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改善ANA弱阳性患者的IVF-ET结局.

    抗核抗体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免疫治疗

    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康复监测过程中感觉门控脑电波P50追踪随访

    刘超梁超陶峰顾超...
    1142-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康复监测过程中感觉门控脑电波P50的变异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9例COS患儿为COS组,同期就读于上海市东安路小学和襄阳南路小学的38名健康学生为对照组,均行脑电波P50检测[采用条件刺激(S,)和测试刺激(S2)范式].随访COS患儿治疗3年后疗效,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P50指标[包括S1-P50潜伏期和波幅、S2-P5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S2-P50波幅与S1-P50波幅比值(S2/S1)],分析COS患儿中央区(Cz)脑区P50指标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COS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3年后Cz脑区P50指标.结果 COS患儿利培酮治疗3年后总有效率为71.2%.与对照组比较,COS组额区、顶区和Cz脑区S2-P50波幅以及S2/S1均较高(均P<0.05);两组儿童3个脑区S1-P50潜伏期和波幅、S2-P50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S患儿Cz脑区5个P50指标与PANSS激活性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PANSS总分及其他分量表评分均未见相关性(均P>0.05).COS患儿治疗前后多个时点Cz脑区Si-P50潜伏期和波幅、S2-P5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S2/S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S患儿存在P50缺陷,3年跟踪随访过程中P50变异可能是本组COS的生物学状态标志.

    精神分裂症儿童感觉门控随访

    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

    黄萍华唐萍周赤燕高丹苑...
    1147-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行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且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对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同时分析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不一致情况.结果 73例孕妇中,NIPT诊断性染色体增多34例,性染色体减少39例.71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中,33例核型异常.65例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孕妇中,37例芯片结果异常.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增多的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9.70%;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70.00%.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减少的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23.68%,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20.00%.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中,有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但与NIPT结果不一致,9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异常但与NIPT结果不一致.在63例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孕妇中,26例与NIPT结果一致,37例与NIPT结果不一致(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均为阴性2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阴性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阳性8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阴性但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为染色体异常但结果不一致2例).结论 NIPT可作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方法,对于NIPT检出阳性者建议进一步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检测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立权江萌张伊黎杨晓佳...
    1151-1156,1162,后插2-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菖蒲挥发油成分(β-细辛醚、α-细辛醚和丁香酚)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体积橄榄油)、模型组(等体积橄榄油)、β-细辛醚组(50 mg/kg溶于橄榄油)、α-细辛醚组(50 mg/kg溶于橄榄油)和丁香酚组(50 mg/kg溶于橄榄油),每组6只;除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外,其余4组均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构建AD模型.5组大鼠分别给予上述油剂灌胃1次/d,连续21 d.采用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Aβ、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1 β、IL-6和TNF-α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D大鼠空间学习和认知记忆能力减弱,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严重;脑组织中Aβ、TAU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ba1、GFA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PARγ、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组、α-细辛醚组和丁香酚组AD大鼠空间学习和认知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减轻;脑组织中Aβ、TAU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ba1、GFA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PPARγ、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可有效改善AD大鼠症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和Nrf2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石菖蒲挥发油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反应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单胎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妊娠结局及早产影响因素分析

    周飞飞胡艳君郑建琼
    1157-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胎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妊娠结局及早产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产前检查或住院,妊娠24周前经阴道或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 mm并接受孕激素治疗的86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长度分为≤10 mm组24例、>10~20 mm组24例、>20~25 mm组38例,每组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又分为对照组(仅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托+宫颈环扎组(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子宫托+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相同宫颈长度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宫颈长度≤10 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28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宫颈环扎组与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10~20 mm组内,宫颈环扎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宫颈环扎组羊膜腔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子宫托+宫颈环扎组(均P<0.05),子宫托+宫颈环扎组新生儿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宫颈环扎组(均P<0.05);3种治疗方式妊娠延长时间,分娩孕周,<28、34、37周分娩比例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长度>20~25 mm组内,3种治疗方式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长度(OR=0.919,P=0.016)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OR=7.064,P<0.001)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长度是妊娠24周前短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保护因素,羊膜腔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妊娠24周前宫颈长度≤10 mm的单胎孕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或子宫托+宫颈环扎术能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而宫颈长度>10 mm的单胎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影响不大.

    宫颈环扎子宫托短宫颈早产单胎妊娠

    基于MRI T2WI与ADC图像的纹理分析鉴别直肠癌T3亚分期的价值

    程世德陆超姚鸿欢倪小云...
    116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 T2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的纹理分析鉴别直肠癌T3亚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T3期直肠癌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黄山首康医院20例和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89例.所有患者行MRI检查,分别在T2WI和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体积,并提取一阶纹理参数(平均值、标准差、P5、P10、P90、偏度、峰度、均匀性)和二阶纹理参数(能量、熵、惯性、相关).比较T3a期和T3b~c期直肠癌患者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纹理参数对T3a期与T3b~.期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T3a期53例,T3b期42例,T3.期14例.在T2WI图像纹理参数中,T3a期直肠癌患者峰度明显低于T3b~.期患者,而均匀性、能量均明显高于T3b_.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峰度、均匀性、能量鉴别T3a与T3b~.期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668、0.638、0.806.在ADC图像纹理参数中,T3a期直肠癌患者偏度、熵均明显低于T3b~c期患者(均P<0.05);偏度、熵鉴别T3a与T3b~c期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626、0.731.结论 基于MRIT2WI和ADC图像的纹理分析鉴别T3a与T3b~c期直肠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T2WI图像纹理参数能量的诊断效能最高.

    直肠癌磁共振成像纹理分析T2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催乳素随访8年变化研究

    杨颖佳叶小英张四美谢新晖...
    1168-1172,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催乳素(PRL)随访8年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长期住院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参加长期住院计划的年份为基线,随访频率1次/年,共随访8年.每个年末统计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FT4]和PRL水平,以当年各项指标平均值作为记录值.采用重复测量混合模型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以及不同性别随访8年甲状腺功能指标和PRL变化,进一步分析各项指标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交互关系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与PRL的交互关系.结果 与基线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TSH在第2~8年末均较高(均P<0.05);T3先降后升,在第2年末较低(P<0.05),在第7、8年末均较高(均P<0.01);T4在第5~7年末均较低(均P<0.01);FT3在第1~4年末以及第7、8年末均较高(均P<0.01);FT4在第1~8年末均较高(均P<0.01);PRL在第1~8年末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第6年末TSH较低(P<0.05),第7年末T3较低(P<0.05),第8年末T4较低(P<0.01),第7、8年末FT3均较高(均P<0.05),第1~3年末以及第7年末PRL均较低(均P<0.05).T3、PRL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奥氮平等效剂量)均存在交互关系(均P<0.05),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剂量与PRL均存在交互关系(均P<0.01).结论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8年随访期间甲状腺功能指标持续变化,而PRL变化虽不明显,但不同性别、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及种类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甲状腺功能催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