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度伦理视域下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路径研究

    陈永光周效章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根基,因此学术诚信是高校研究生应当严守的行为底线和基本准则.解决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可从制度伦理理论入手,从内部伦理建设和外部制度设计两个层面构建研究生学术制度规约框架,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统计发现,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学术创新意识,学校的学术价值引导不足,竞争压力下的不当选择与学术诚信的观念边缘化以及家庭教育缺失与期望压力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育人目标、实施策略与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对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提出科学可行的改革路径与建议,并通过对案例院校的制度文本分析和试点院校改革实践应用与验证,以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学位管理效率与水平,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求真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学术诚信制度伦理人才培养

    应用型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为中心

    樊义红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有自己的特点,需要谋划自身的培养方式.通过科研硬件设施建设、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性研究能力、营造良好学术研究氛围、运用教师学术资源、从事地方性应用型研究、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等举措,应用型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有望走出自身的研究生培养之路.

    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华文化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时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谷秀青李雅琪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及其精神的重要标识,是国家凝聚国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编辑原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号化,教材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形式多样,既有代表具体直接的人、事、物,如民族榜样、民族地理、民族工艺、民族节日等显性符号,也有抽象间接的暗含政治、文化意义的隐性符号,其中文化符号所占比重最多.语文教材通过显性与隐性的符号潜移默化地凝聚起阅读群体的"五个认同",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高阶思维理念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路径探索——以周口师范学院公益助读协会为例

    李瑞华丁恩全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阅读在语文课程改革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成为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全民阅读背景出发,以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为目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阅读成效低等问题.以近三年从事的阅读推广实践为基础,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小学生高阶思维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路径、高阶思维理念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意义等方面建构小学生高阶思维理念下的阅读培养模式.

    高阶思维整本书阅读教学小学生

    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张香莉段伟娜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表达与交流"是全体公民必备的技能.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都离不开"表达与交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基础期和关键期,且"表达与交流"自始至终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存在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个人能力有限、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表达与交流"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阻力.因此,教师迫切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来优化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水平.根据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解读,从"情境性""迁移性""创新性""学习性""多样性"多角度进行切入做实质性的教学策略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探析——以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梁家贵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在学理层面、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拓展、深化的空间.以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为例,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探索,必须明确基本原则、思路方法,同时不断推进融入路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应有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大别山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性教学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

    冯秋季彭丽媛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性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教学内容取舍之困和课堂育人角色之惑.在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宏伟实践面前,思政课教师应该是思政"真问题"的找寻者、"真知"的研究和传播者、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者.三项叠加的角色重塑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靠前研究、潜心挖掘将问题讲深、讲透;面向学生、联系实际把"大道理"落地、讲活;拥有真情怀,乐做学生"三观"型塑和优秀思维品质养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教学思政课教师角色重塑

    高校思政课开展"'00后'讲党史"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以周口师范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为例

    梁红泉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党百年,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宣传主阵地的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利用课堂教学,开展了"'00后'讲党史"的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立足教材内容的把握,精心安排此类教学活动内容,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把好政治关,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

    高校思政课"00后"讲党史教学活动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模式构建探析

    黄兴华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智慧教育成为大势所趋.智慧教育理念与思政课育人目标有较强契合性,智慧教育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较大潜力.思政课智慧教学模式在推动思政课教学创新和提升教学效果方面优势明显,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从前期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四个层面展开.然而,这一模式也面临着技术依赖、数据隐私与安全、个性化学习的挑战.未来应在新技术引入、学生参与、评估方式、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创新,不断优化这一模式,推动其迈向更成熟和更高效阶段.

    个性化教学小组合作学生参与智慧教学

    融入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国际贸易学"课程为例

    阮云胜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让高校加快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步伐,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以"国际贸易学"课程为例,着重从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入设计,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国际贸易学"课程在线上线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为提高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与启示.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