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朱水芳

双月刊

1005-2755

zwjy@periodicals.net.cn

010-85773355-2273

100123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植物检疫/Journal Plant Quarant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检疫》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是面向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工作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该刊以宣传我国植物检疫的方针政策,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理论和技术水平,沟通国内外植物检疫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切磋植物检疫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和国外植物检疫及其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具英文要目,封面、封底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 本刊为双月刊,64页,设有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危险性病虫害与生物入侵、林木检疫、综述与专论、疫情调查与监管、经验交流、疫情动态与截获、国外检疫与处理等主要栏目。 本刊适合口岸出入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科技和管理人员,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阅读。 主办: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主编:李怀林 出版: 《植物检疫>编辑部 发行: 《植物检疫》编辑部自办发行 地址: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100025)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编辑部 电话:(010) 85745896,85773355转2273/2274;传真:(010)85745896 电子信箱:zwjy@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花蓟马FoccIR01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治科南紫瑶周春梅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s)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MEGA 6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对其序列特征及系统进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一个西花蓟马离子型受体基因,命名为FoccIR01(GenBank登录号:PP314350);该基因序列cDNA全长3 103 bp,其中离子型受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全长2 415 bp(ORF),编码805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217bp,5'端非编码区468 bp;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约为90010.90 Da,等电点为6.95;对FoccIR01序列进行同源相似性搜索,结果显示属于鳞翅目昆虫的最多,占总量的60%;进化系统分析表明,FoccIR01与西花蓟马的 FoccIR40aX3(GenBank 登录号:XP_052122665.1)、FoccIR40a(GenBank 登录号:KAE8747820.1)、FoccIR40aX1(GenBank 登录号:XP_052122663.1)和 FoccIR40aX2(GenBank 登录号:XP_052122664.1)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棕榈蓟马TpalIR40a(GenBank登录号:XP_034250854.1)、豆大蓟马MusiHP(GenBank登录号:KAJ1529788.1)以及长叶异痣蟌 IeleIR40a(GenBank 登录号:XP 046401562.1),表明 FoccIR01 与这些昆虫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本研究成功克隆了一个西花蓟马离子型受体基因FoccIR01,明确了该蛋白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基因在西花蓟马行为活动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西花蓟马离子型受体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广东恩平地区危害水稻的两种粉虱害虫种类研究(半翅目:粉虱科)

    张晓尹晓婷林青松王吉锐...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18-2023年,采集了广东恩平地区水稻上的粉虱类害虫样本,通过制作伪蛹和成虫玻片标本进行了详细观察,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进行鉴定,确定了广东地区危害水稻的是2种粉虱类害虫,即蓬莱伯粉虱(Bemisia formosana Takahashi)和稻粉虱[Vasdavidius indicus(David & Subramaniam)].重新记录了这2种粉虱伪蛹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寄主植物、地理分布信息以及生态照、危害照及玻片标本照片.本研究在广东恩平地区对这两种水稻上的粉虱生物学及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记录.研究结果澄清了国内水稻粉虱的一些错误鉴定,为水稻上粉虱类害虫的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稻粉虱科分类分类检索表稻粉虱蓬莱伯粉虱

    进境原粮携带菊科和豆科杂草籽智能全维识别方法研究

    刘新娇张伟锋吴影仁卢小雨...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全维智能有害生物识别仪,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进口原粮携带杂草籽形态特征模型,并将该仪器和模型应用于进口原粮携带的16种菊科杂草籽和18种豆科杂草籽的全维智能识别研究,将杂草籽放置在不同方位进行多次检测,分析了其检测准确性情况,结果表明:在已建模的30种物种中,22个物种识别正确率为100%;2个物种识别正确率为95%~99%;6个物种低于95%.而4种未建模的物种中,3种不能识别,1种误识别为其他物种.说明该仪器及开发的物种识别模型对进境原粮携带的杂草籽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研究还发现,不同放置方位对识别率有微量影响,放在边缘位置可能出现不能识别的情况;而不同个体对识别正确率影响较大,识别正确率可能与标本个体表面特征是否完备相关.

    进境原粮杂草籽智能识别菊科豆科

    雀麦属窄穗组杂草DNA条形码方法的研究

    徐瑛赵雷张吉红方亦午...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窄穗组常见入侵杂草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选取核基因组的ITS2、ITS,叶绿体基因组的matK、ndhF、trnT-trnL、rpl32-trnL、rpoB-trnC和trnC-petN等8个片段进行筛选.综合进化树、种间差异,barcoding gap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trnT-trnL、rpl32-trnL、trnC-petN和rpoB-trnC序列鉴定效果相对较好,ITS2、ndhF、ITS和matK序列分辨能力较差.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trnT-trnL和rpl32-trnL序列,在扩增测序的成功率、种间变异、物种鉴定能力、聚类分析等均表现较好,虽然在一些种内存在较高的种内变异,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可作为窄穗组DNA条形码鉴定的推荐片段.

    雀麦属窄穗组杂草DNA条形码

    番茄环斑病毒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孟祥谦邹宗峰于凯王雪...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高效地检测出植物样品中的番茄环斑病毒,提高检疫效率,本研究结合了巢式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番茄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了 3条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成功建立了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扩增发现只有在番茄环斑病毒侵染的植物样品中出现荧光扩增曲线,而感染TRSV、SBMV、TSWV、PDV、BPMV的植物样品和健康叶片的cDNA及对照ddH2O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根据梯度稀释法测得荧光扩增信号的最低浓度为498 ag/μL植物总RNA,说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且重复性良好.两套引物探针的扩增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小于第二套引物探针扩增效率.本研究建立的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检测番茄环斑病毒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通过两轮实时荧光PCR检测相互验证,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是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番茄环斑病毒半巢式荧光定量RT-PCR特异性灵敏度

    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菊花花枯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滕少娜孙涛孔德英马冠华...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菊花花枯病菌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随着真菌分类系统的调整以及"一菌一名"原则的实施,菊花花枯病菌及其近似种分类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本研究根据菊花花枯病菌模式菌株与其近似种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可特异性检测菊花花枯病菌的引物SL1/SL2和探针Probe-M,建立了菊花花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仅菊花花枯病菌有阳性扩增,而其他供试菌株及空白对照均无荧光信号增加.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内,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6 fg/μL DNA.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在1.5h内完成,满足了口岸对菊花花枯病菌快速检疫鉴定的需求.

    菊花花枯病菌ITS序列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

    疣颖草、圆柱山羊草及节节麦籽实的形态鉴定

    刘勇方焱左然玲刘娟...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疣颖草(Thelepogon elegans Roth)是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禾本科疣颖草属植物,为入侵农田、草原和牧场的有毒杂草.圆柱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 Host)和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隶属于禾本科山羊草属的两种检疫性杂草.这3种外来杂草的籽实常随进境粮谷类及油料作物贸易进入我国,且屡有截获.三者籽实大小和外部形态相近,容易混淆,目前疣颖草属我国未见分布报道,亦无可参考植株及果实标本.本文针对区分三者籽实的主要鉴别特征——小穗、小花及颖果角度进行形态学研究,以期为口岸检疫鉴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疣颖草圆柱山羊草节节麦籽实鉴定

    杜鹃芽枯病菌PCR及实时荧光PCR检测

    龚静如段维军龚婕王寅鹏...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GenBank中杜鹃芽枯病菌(Seifertia azaleae)及其相关种ITS序列设计特异引物SA1/SA2和探针SA-P,建立杜鹃芽枯病菌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引物SA1/SA2能扩增5株S.azaleae菌株DNA,得到351 bp的预期扩增产物,其他供试菌株均不能扩增出预期产物,检测灵敏度达60 pg菌体DNA.探针SA-P对5株S.azaleae均表现为阳性扩增,其他供试菌株均为阴性扩增,检测灵敏度可达60fg菌体DNA,比常规PCR高1000倍.对杜鹃花苞样品和叶片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进境杜鹃种苗中杜鹃芽枯病菌的快速检测.

    杜鹃芽枯病菌检测常规PCR实时荧光PCR

    进境粮食检疫样品自动化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谌运清杨光任荔荔杨万风...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检疫样品的差异特性和不同的获取方式、作业流程和作业原则,提出了检疫样品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思路和创新设计.结合连云港海关实际案例的应用成效,分析探讨了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进境粮食检疫样品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正斜体书写规范

    《植物检疫》编辑部
    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