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测度与作用机制分析——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李宛仪金兵兵宋奇鸿王磊...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特点与机制,对荔湾区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活动、交通区位、空间形态、功能特性、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人口活动作为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主要与街道类型、功能密度、街道布局形态、交通区位、功能混合度密切相关,但与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提示仍需进一步发掘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空间句法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广州市荔湾区

    城市文化资本理念下的城市更新策略探析——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

    谢林蓉王风雨季翔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针对存量规划提出新策略,"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成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发展诉求.通过相关的概念解析,分析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可行性.文章将规划区内的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资本和景观文化资本3类,从格局引导、活力复苏、自主再生3个层面提出合肥市老城区的城市更新策略,促成并指导城市的理性更新.以期为此类文化资源丰富的老城区更新提供参考.

    文化资本城市更新合肥老城区

    口袋公园的城市微更新模式——以丽水市中心城区(城西区块)绿地提升改造项目为例

    刘婷温暖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微更新理念是一种以小规模、低成本、快速、灵活、渐进的方式实现城市更新的方法,近年来,城市更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老城区公共空间进行的微更新是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城区(城西区块)绿地提升改造项目的6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口袋公园与城市微更新理念作为切入点,采用现场调研、行为观察、现场拍摄记录等方法,探讨城市微更新理念在口袋公园中的应用,以探索城市老旧街区空间改造的可行路径.

    城市微更新口袋公园老城区绿地提升:空间优化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长沙天樾府小区规划为例

    吴丹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老年人宜居空间环境规划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住区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加强其适老化规划可吸引老年人参与到更多的健康行为活动,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需求.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总结出长沙老年人健康行为活动和住区公共空间的关联性模型,并以长沙天樾府小区规划为例,从公共空间、内部道路、配套设施和节庆活动等方面提出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以期为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规划提供参考.

    健康老龄化老年人住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多尺度保护思维下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方法应用——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

    张春叶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工作普遍面临保护要求不明确、难以划分保护与更新界线、特色塑造与多样化历史记忆难以兼顾的问题.文章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采用"城市—街区—建筑与环境"多尺度保护思维探讨解决路径.城市尺度统筹特色定位,理清保护与更新的方向,确保历史文化保护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范围扩大到完整的街区尺度,明确保护与更新对象,衔接、织补城市功能与空间.建筑与环境尺度进行精细化设计引导,落实多样化历史记忆传承.

    历史地段多尺度保护更新特色化多样性

    新模式下矿区环境整治策略研究

    胡欣怡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对修复矿区景观再设计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未来时间内基于矿区闲置状态下的再利用设计改造是否有与新能源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经调查研究发现,煤矿地区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采用景观、生态和新能源兼顾的修复与治理模式,针对山东省淄博某矿区几项重要的生态、经济效益、能源来源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了"生态+景观+新能源"模式的废旧矿区修复与治理路径,希望对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矿山景观修复矿区再设计生态景观新能源利用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空间融合规划探索——以杭州市新塘街道为例

    张之山杨建军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入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案例的研究,探索以城乡空间融合为途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规划研究框架,包括对城乡空间融合内涵、动力机制及现状城乡空间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以"三区三线"的划定奠定空间融合底盘,突出蓝绿生态空间网络的基底与城乡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打造以交通网络为纽带,以产业空间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为重点,以配套设施为支撑的城乡空间融合格局,并以杭州市新塘街道为实例针对性编制了规划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乡镇级规划城乡融合城乡空间融合新塘街道

    坡地"常全影"空间属性与坡度及坡向相关性分析

    欧阳康生刘颖琪龚兆先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热地区为室外公共空间的人群活动构建"常全影"空间十分有利,但不同坡度和坡向明显影响"常全影"空间的平面形态和大小,故须探明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特征,以便促进坡地"常全影"空间的有效构建.以广州地区、常见典型长方体建筑构影体为例,运用Eoctect软件的日照阴影模拟及可界定的"常全影"空间,揭示了长方体建筑构影体在坡面上所构的"常全影"空间在其形态、方位及面积大小与不同坡度、坡向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并阐明其在日期和时段上的差异性.以期为夏热地区城区中的坡地"常全影"空间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引.

    坡度坡向常全影关联性夏热地区

    从《园冶》探析余荫山房营造

    陈添赐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造园瑰宝,是造园学的第一部传世专著.文章旨在从《园冶》探析余荫山房的营造,根据《园冶》中的屋宇、掇山和借景三方面,研究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古典园林——余荫山房的造园手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通过对余荫山房布局、屋宇营造、掇山景观和借景营造的详细讨论,总结出随曲合方的空间布局、因境选形的掇山营造以及务实与归隐的借景意境.结果表明,《园冶》对余荫山房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示了岭南园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文章延续补充了《园冶》应用于中国园林的研究,然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园冶》与岭南庭园的内在关系.

    岭南庭园余荫山房园冶屋宇掇山借景

    湘中煤矿区住区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

    汤莉张超群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湖南省娄底涟源市某煤矿区住宅区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研究,通过实地热环境监测、结合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基于热感觉投票、热舒适投票与生理等效温度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处于中性范围内,夏季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为27.16℃,夏季热舒适生理等效温度为31.61℃,并提出改善住区热环境的设计策略,可通过增设屋面保温板、优化屋面构造层次,推广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措施改善热环境.影响住宅室内外热环境因素的温湿度的研究有助于改善居民夏季户外活动热舒适度.

    夏季热环境生理等效温度煤矿区住区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