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耳尖放血疗法结合降压药物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苗传红
    38-4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耳尖放血疗法结合降压药物在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时间: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样本来源:本院就诊患者;样本数量: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90例;分组方法:数字盲选法。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单一治疗及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对比疗效及安全性、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为2例,占比4。44%,低于对照组11例,占比24。44%(P<0。05)。结论: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结合耳尖放血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临床症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耳尖放血疗法肝阳上亢症高血压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miR-23a、miR-143表达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李冉冉李亚晗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微小RNA-23a(miR-23a)、微小RNA-143(miR-143)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23a、miR-143表达,PCOS患者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69)40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69)28例,比较各组血清miR-23a、miR-143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23a、miR-143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miR-23a、miR-14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PCOS患者血清miR-23a、miR-143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miR-23a、miR-143表达水平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miR-23a、miR-143均呈异常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HOMA-IR有关,可作为PCOS病情评估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miR-23amiR-143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费秀云安素娟苏辉
    44-4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贫血类型与特点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诊的7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甲组)与70例健康孕妇(乙组)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贫血症状特点。结果:经过检验后分析,甲组孕妇血常规中MCH与RDW两项指标水平值高于乙组,而Hb、RBC与MCHC、MCV几个指标水平值低于乙组(P<0。05),且随着孕周的增加,甲组贫血孕妇血常规中Hb、RBC与MCHC、MCV指标值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RDW值则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同时,孕早期与孕中期,甲组孕妇主要以小细胞贫血为主,而孕晚期,则主要以大细胞贫血为主。结论:妊娠期孕妇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同健康孕妇相比,有着较明显差异,且不同孕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也会不同,故临床需定期做好对孕妇的血常规检查工作,尽早发现贫血症状,尽早干预。

    妊娠期贫血血常规小细胞贫血

    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

    胡春玲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均行常规超声及CDFI检查,统计肠系膜淋巴结炎检出情况,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验证两种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致性;比较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流状况变化;比较本病与非本病患儿最大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差异;分析超声图像表现。结果:86例疑似患儿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8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中常规超声检出60例,阳性检出率为88。24%;CDFI检出67例,阳性检出率为98。53%;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P<0。05);kappa检验显示,常规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98,P=0。000),CDFI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97,P=0。000);68例患儿治疗后无血流占比高于治疗前(P<0。05);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最大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高于非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P<0。05);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淋巴结多分布于右下腹,形态呈椭圆形、肾形,包膜完整,呈均匀低回声,皮髓质界限模糊,且血流显像存在血流信号,以条状血流多见。正常肠系膜淋巴结:可探及淋巴结分布于右下腹、脐周居多,形态上呈长椭圆形、肾形,低回声,血流显像示内部无血流信号,也可伴星点状血流。结论:CDFI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价值较高,可提高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便于开展针对性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图像表现

    颅脑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在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病情中的应用价值

    牟善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在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和健康新生儿中各抽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分别命名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出生后24h、48h及72h均接受颅脑超声检测,获取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并将病例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应用ROC曲线分析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度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出生后24h、48h及72h大脑中动脉和豆纹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不同病情严重度患儿出生后24h、48h及72h大脑中动脉和豆纹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大脑中动脉和豆纹动脉的血流参数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评估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度的效能良好(P<0。05)。结论:颅脑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病情严重度评估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的依据。

    颅脑超声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血流参数缺氧缺血性脑病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其术后切口感染率和瘢痕发生率的影响

    周翠松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时间段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至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4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手术指标、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QOL评分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对比数据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式不会明显影响卵巢功能;术后并发症:研究组为6。67%,对照组为22。22%,P<0。05;QOL评分:术前,两组QO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而言,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手术安全性较高,便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子宫肌瘤开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发症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分娩疼痛的研究进展

    李燕春高敬书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娩疼痛是孕妇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存在副作用和局限性。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分娩疼痛。本文旨在综述针灸、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分娩疼痛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分娩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特色疗法分娩疼痛综述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

    杨柳杨晓彦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5%~10%,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且治疗仍依靠对症治疗。故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防治靶点。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防治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期CYP2C19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李敏蒋春丽冯朝华成静...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期基因背景不明的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更高效、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基因不明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充分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说明各治疗方案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观察与比较每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三组治疗21d、90d后的NIHSS、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d后随访,三组出血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脑梗死复发率(2。00%、4。00%)相当(P>0。05),但均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方案可绕行CYP2C19基因缺陷,在治疗急性轻型非心源性脑梗死中,与传统氯吡格雷双抗对改善患者神经与日常生活功能效果相当,但能更有效地预防90d内脑梗死复发,在基因背景不明下,疗效更具优势。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非心源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对血清NO、ET水平及TCD指标的影响

    刘文西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PCIV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n=42)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血清NO、ET水平及TCD指标,并评估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DARS评分、DHI-S评分及血清NO、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PCIV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调节血清NO、ET水平及改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