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何祖华

月刊

2095-1108

zstx@sibs.ac.cn

021-54922836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植物生理学报/Journal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其特色是栏目众多,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1998和1999年该刊的总被引次数为891和1132,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第10名和第16名证书;被列为生物科学类、植物学类、农作物类和园艺学类的核心期刊。1998、1999两年发表的论文被SCI CDE引用36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达19个之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录因子在植物内质网胁迫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白雨婷张文晓周倩向凤宁...
    1055-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的一生常遭受各种胁迫,导致错误折叠蛋白或未折叠蛋白在细胞内积累,进而引发内质网胁迫.植物主要通过内质网质量监控系统(ER quality control,ERQC)、内质网相关降解(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及自噬来抵抗内质网胁迫.其中UPR是一种通过信号转导来增强蛋白质折叠和修复能力以及促进错误折叠蛋白降解的途径,植物UPR中IRE1和bZIP17/28两种途径已被证实.许多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参与响应内质网胁迫,主要涉及bZIP、NAC、HSF、WRKY和NF-Y核因子等基因家族,是作物抗逆遗传改良的目标基因,因此研究内质网应激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简述了内质网应激中ERQC、ERAD、UPR以及自噬反应的一般原理并对参与内质网应激的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内质网胁迫中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解析及作物抗逆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植物转录因子内质网胁迫UPR逆境胁迫

    抗除草剂基因及其在作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项星淳芋鑫鑫符晶晶兴旺...
    1068-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草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物胁迫之一,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除草剂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杂草危害的方法,但目标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以及杂草的耐药性大大限制了除草剂的应用.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方式,利用抗除草剂基因来提高作物对特异或广谱除草剂的抗性是防除田间杂草最为高效精准的方式.本文就作物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抗除草剂基因的来源、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今后抗除草剂作物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作物抗性机制抗除草剂基因除草剂

    TGA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逆境应答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徐东东东琳邵丽梁阿丹...
    1079-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TGA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家族,已被证明在调控植物逆境应答和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综述系统总结了TGA转录因子的分类和特征、在植物逆境应答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讨论和展望了TGA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TGA转录因子功能的系统解析提供参考.

    TGA转录因子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生长发育

    主要产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杜晓愚赵一杰杨署光田维敏...
    1087-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国计民生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发现2 000余种植物可以合成天然橡胶,其中橡胶树、杜仲、橡胶草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基因组信息,产胶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多个版本基因组序列的公布以及基因功能鉴定平台的建立,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本文从基因组测序、重要功能基因鉴定、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对主要产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要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产胶植物橡胶树杜仲橡胶草功能基因组

    '库尔勒香梨'偏斜果果实生长动态变化及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孙天雨温玥田嘉郝志超...
    1095-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为试验材料,调查偏斜果发生规律与生长动态,比较正常果和偏斜果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在授粉后40~60d偏斜现象严重,此时斜果日均增长率为0.335%,高于平均水平0.235%;偏斜率在授粉后30~50 d(0.136%)与80~100 d(0.152%)期间为两个增长高峰期.偏斜果大小果面纵径在授粉后140 d相差最大(4.144 mm);横径则在授粉后90 d后差异逐渐增大,并在授粉后140 d相差最大(2.112 mm);偏斜果与正常果果形指数整体变化趋势较为相近且相差较小;单果重在授粉后40 d开始出现明显差异,在授粉后130 d相差最大(6.415 g).正常果与偏斜果大小果面的内源激素在授粉后40 d达到最大值,此时偏斜果小果面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大果面和正常果面,其中IAA含量分别相差355与291 ng·g-1,GA3含量分别相差67与60 ng·g-1;脱落酸(ABA)则相反,即偏斜果小果面ABA含量显著大于大果面与正常果面,分别相差2.011和2.006 μg·g-1;不同果面间玉米素(ZT)含量相差幅度较小,且在授粉后20~60 d均保持较低水平.

    '库尔勒香梨'偏斜果外观品质内源激素

    普通烟草NtZIP基因家族鉴定及镉胁迫下其表达分析

    邓兆龙孔嘉欣李俊营吴圣江...
    1105-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锌铁转运蛋白ZIP主要参与调节必需金属元素的动态平衡,也参与镉(Cd)等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3个NtZIP基因家族成员,其中11个成员定位在7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26个NtZIP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7个NtZIP蛋白定位于液泡膜上.通过邻接法,将33个NtZIP家族成员分为4个亚家族.启动子分析表明,NtZIP家族基因启动子区都含有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d胁迫下,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烟草NtZIP基因家族有9个成员在根中对Cd显著应答,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但随着Cd浓度的改变,NtZIP家族成员也出现了差异化表达,推测在烟草中NtZIP参与Cd的吸收与转运.

    普通烟草ZIP蛋白基因家族分析镉胁迫

    大豆荚皮和种皮高表达的三个蔗糖合酶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黄俊铭傅旭军寿惠霞
    1119-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蔗糖合酶(sucrose synthase,SUS)是一类糖基转移酶,在库组织同化产物的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前期通过RNA-Seq数据分析,发现大豆SUS5亚家族基因——GmSUS5a、GmSUS5b、GmSUS5c在豆荚和种子中高表达,但它们的时空表达模式和功能尚有待解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个GmSUS5s蛋白相似度在82.0%以上,编码840~845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质中.对不同发育阶段荚皮和种子取样分析表明,三基因在花后7周鼓粒期的荚皮与种皮中表达最高,以GmSUS5a表达量最高.对基因编辑获得的GmSUS5单、双和三突变体进行了表型观察,发现GmSUS5突变体因豆荚和种胚糖供应不足,造成坐果困难花期延长.本研究明确了大豆GmSUS5s参与种子蔗糖供应,从而影响大豆种子的发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蔗糖合酶基因GmSUS5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大豆(Glycinemax)蔗糖合酶GmSUS5基因表达基因编辑

    月季响应高温胁迫HSFA类基因的鉴定及其激素和氧化响应分析

    曹嵛鑫王珂金禧李泽卿...
    1132-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对月季(Rosa chinensis)的HSF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鉴定,在月季基因组中鉴定出18个HSF家族成员,包含A、B、C三类,其中A类11个、B类6个、C类1个.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月季HSF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含有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元件,基本都含有响应高温胁迫的元件.在高温胁迫下A1、A2、A3、A4、A5和A7亚家族的6个基因在叶片中显著上调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温胁迫下除A1亚家族基因在花中从处理12 h开始显著上调外,其他5个基因在根和花中短期内就开始显著上调.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氧化胁迫分析结果表明6个基因均显著响应脱落酸(ABA)、赤霉素(GA3)、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过氧化氢(H2O2)胁迫.除MeJA以外,这些基因在其他处理下均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氧化胁迫下除A5亚家族的RcHsf9外,其他5个基因均为短期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月季HSFA转录因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月季高温热激转录因子激素氧化胁迫

    64份醋栗番茄核心种质萌发期耐盐碱评价

    孙明明郭冉博李鑫刘磊...
    114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作物生产.野生种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演化出较好的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能力.鉴于当前在耐盐碱资源挖掘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对收集的野生醋栗番茄核心种质在Na2CO3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a2CO3溶液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同资源对Na2CO3胁迫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在60 mmol·L-1的高Na2CO3浓度条件下,综合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相对发芽指数,共鉴定出P8、P9、P12、P13、P25、P30、P40、P50、P51、P53、P56、P61、P62和P63等14份耐盐碱材料与22份盐碱敏感材料,耐盐碱材料相对发芽率与相对发芽势可达85%以上,其中P51与P61相对发芽率与相对发芽势达到100%,具有极强的耐盐碱能力.通过全基因组数据及已报道的来自醋栗番茄的耐盐碱SlScaBP8基因变异分析,推测这些资源的耐盐碱性状由不同基因控制,一些资源包含耐盐碱新位点,且耐盐和耐碱可能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利用野生资源进行耐盐碱遗传改良和机制解析提供了新依据.

    Na2CO3醋栗番茄耐盐碱萌发期评价

    藜麦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ABP1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徐宏申姜晓东王锡亮孙慧琼...
    1157-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已被证实具有生长素受体功能.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BP1为基础,通过BLAST筛选藜麦的ABP1基因、蛋白质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以及亚细胞定位、二级和三级结构、蛋白序列的motif及domain、系统进化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藜麦基因组有2个编码ABP1基因CqABP1.7g和CqABP1.17g,位于Chr07和Chr17,等电点为6.03到6.35,蛋白质中脂肪族侧链氨基酸含量的相对值为90.88%到96.22%,且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内质网上;二级结构以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和a-螺旋为主.藜麦的ABP1与甜菜的同源关系更近,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CqABP1.17g在藜麦花中高水平表达,而CqABP1.7g在籽粒发育过程高水平表达;在CqABP1.17g中发现多个插入缺失(INDEL)变异,CqABP1.7g中只发现1个INDE1变异,未检测到移码突变;预测的互作蛋白有生长素外排载体、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SPIKE1、含CRIB结构域的蛋白等.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CqABP1s基因功能,调控藜麦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

    藜麦ABP1基因表达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