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手术中的应用

    朱远华李锋华谢丹华钱进...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2022 年 4 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90 例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进行直接喉镜干预,研究组进行可视喉镜干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并发症,插管前、插管后 1 min、插管后 3 min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声门暴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光纤Campbell Ⅰ级、Ⅱ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 1 min、3 min,研究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使用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插管工作效率,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从而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可视喉镜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

    曾寿全甘仪清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9 月厦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 200 例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 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照组给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 个月、6 个月疼痛程度、下肢动态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评估问卷(VISA-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总体稳定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精神支柱、社会管理、独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止点腱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活动水平。

    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体外冲击波慢性跟腱止点腱病

    缩宫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盛雅倩魏乔谢育娣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缩宫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3 年 2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 216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 72 例。三组均进行剖宫产,A组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B组静脉滴注缩宫素,C组静脉滴注+莫非氏滴管注射缩宫素。比较三组产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及用药后 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 24 h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10 min,C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C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A组及B组,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莫非氏滴管注射缩宫素式可降低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率,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

    缩宫素给药方式产后出血血流动力学

    气囊扩张术与ERCP联合应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刘荣泉季云张杰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扩张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应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2 月—2022 年 12 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94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ERCP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ERCP联合气囊扩张术取石治疗。比较两组肠道微生态、括约肌功能、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梭菌、拟杆菌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梭菌、拟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总管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括约肌基础压、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括约肌收缩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扩张术联合ERCP能够有改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括约肌功能及手术指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气囊扩张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肠道微生态括约肌功能并发症

    血清MMP-2、OPN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

    郭燕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骨桥蛋白(OPN)对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肾内科收治 135 例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像学检测方法评估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并分为钙化组(59 例)与非钙化组(76 例),比较钙化组和未钙化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MMP-2、OPN诊断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价值。结果:135 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钙化 59 例,占 43。70%。两组血肌酐、血钙、血磷、血清MMP-2、O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血钙、血磷、MMP-2、OPN高水平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MP-2、OPN诊断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MMP-2、OPN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呈高表达,且其在诊断血管钙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骨桥蛋白血管钙化

    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文聪陈晓英郑小芬邹爱萍...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10 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住院的 100 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且按是否接受火龙罐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前及随访 3 个月、6 个月生活质量(ADL)与 6 分钟步行试验(6MWT)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PaCO2 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2 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3 个月、6 个月,两组ADL评分、6MWT距离较治疗前提高,随访 6 个月两组各指标较随访 3 个月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AECOPD效果满意,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及步行能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火龙罐疗法康复血气指标

    临床常见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发生的相关研究进展

    韩倩李羽周建伟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致病因素,除了引起急性炎症、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外,近年来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病毒感染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细胞等成分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甚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病毒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李牛牛赵崧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抑酸为主,但对于气体反流、非酸反流、内脏高敏感患者的疗效欠佳,抑酸不能调节反流本身,并可能因其强力抑酸作用造成不良反应。因此,阻止反流、调整和改善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才是治本之策。中药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中医重视整体辨治,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食管动力、控制气体和非酸反流、降低内脏敏感性、调节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本文从临床上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入手,对近年来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概况加以综述。

    胃食管反流病辨证分型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奥马珠单抗在变应原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冯星星白燕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升高,变应原免疫治疗作为唯一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方法,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奥马珠单抗作为一种人源性抗IgE抗体,一方面能提高变应原免疫治疗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免疫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奥马珠单抗在变应原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变应原免疫治疗奥马珠单抗过敏性疾病

    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研究进展

    洪毅颖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美格鲁肽作为多肽类降糖药,因其安全性佳、适应证广、半衰期长等优势在同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药物中崭露头角,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介绍该药在降血糖、心血管保护和减重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与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司美格鲁肽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