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危机理论指导下的创伤急救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时间、神经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陈小丽王英肖艳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理论指导下的创伤急救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时间、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9 月—2023 年 9 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接受颅脑外伤急救治疗的 10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危机理论指导下的创伤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有效抢救时间、确诊时间和急诊至手术时间)、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并发症(缺血性痉挛、电解质紊乱和肢体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理论指导下的创伤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危机理论指导下的创伤急救护理颅脑外伤急救时间神经功能生命体征

    以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

    石海燕刘翠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以应激系统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7 月—2022 年 8 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72 例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 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以应激系统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及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应激系统理论护理食管癌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徐智王洪翠沈红飞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 月—2023 年 10 月江苏盛泽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176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72 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104 例为观察组,采用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观察两组新生儿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皮下出血、疼痛评分[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操作性疼痛(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疼痛面容及啼哭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束时NFCS评分及NIPS评分低于穿刺时,观察组穿刺时及结束时NFCS评分、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面容及啼哭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面容及啼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穿刺时,观察组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不同角度穿刺法四分之一定位法采血成功率疼痛评分

    基于预见性理念的多方位护理对常规胃镜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陈美容周涛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预见性理念的多方位护理对常规胃镜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 2021 年2 月—2023 年 3 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常规胃镜检查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红蓝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预见性理念的多方位护理。对比两组生理指标变化、护理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入胃镜室即刻、出胃镜室即刻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价中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检查室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患者实施基于预见性理念的多方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理念多方位护理胃镜检查护理质量并发症生理指标

    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

    彭云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 30 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心理状态,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护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升高,B组自护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B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A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亦可以提升自我护理效能并延长PICC留置时间,以及预防化疗期间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服务认可度。

    精细化护理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

    行为感知护理下的全程陪伴模式对早产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张欣欣李玲玉何娜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行为感知护理下的全程陪伴模式对早产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6 月南京明基医院接收的 105 例早产剖宫产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2)和试验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行为感知护理下的全程陪伴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恢复状况(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自我效能感[简化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CBSEI-C32 各项评分及角色认同、照顾行为和亲子依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感知护理下全程陪伴模式能显著改善早产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恢复状况,降低疼痛感,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增强分娩自我效能感,提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

    行为感知护理全程陪伴模式早产剖宫产产后恢复自我效能

    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蔡娟娟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3 年 2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82 例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入院时和出院时心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降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动脉血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观察组PaO2、SpO2 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力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预防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心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

    护理无创呼吸机重症心力衰竭并发症心功能

    多元化兴趣诱导联合共情反馈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的影响

    李文霞费晓萍夏舒雅金文宜...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兴趣诱导联合共情反馈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8 月—2023 年 7 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103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根据掷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兴趣诱导联合共情反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术后 2 h、24 h和 72 h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评分和改良耶鲁焦虑量表(mYP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饮食、服用、复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 h、24 h和 72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情感和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兴趣诱导联合共情反馈应用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中,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和术后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元化兴趣诱导共情反馈焦虑依从性

    桥本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季振华张钦鑫陈鑫焱戴文成...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 1 146 例PTC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T将其分为观察组(254 例,合并HT)和对照组(892 例,未合并HT)。两组均进行手术,并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女性占比高于对照组,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转移/清扫淋巴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合并HT较未合并HT患者,女性比例高,发病年龄小,转移/清扫淋巴结率低。

    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纪春波胡学彬童凯章其祝...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2 月淮安八十二医院收治的 101 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 例)和对照组(51 例)。观察组实施PVP,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椎体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治疗后 1 个月,两组椎体压缩率降低,观察组椎体压缩率低于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两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升高,观察组QLQ-C30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PVP能够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经皮椎体成形术生活质量老年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