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卢文石

月刊

1002-2163

029-85308484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地理教学专业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插图"一境到底"教学探索

    卢成树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插图丰富多样,可尝试基于教材插图开发教学情境,并围绕插图进行一节课一个情境的"一境到底"教学.从插图利用、课堂推进和情境沉浸等维度构建了"一境到底"的教学路径;梳理了必修第二册每章节的插图系统,以"创境—引境—入境—探境—出境"对应相应教学环节,以艾尔瓦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例阐释了"一境到底"的教学实施.

    湘教版教材必修第二册插图一境到底艾尔瓦河流域

    "地理眼"看家乡:思路建构、操作模式与实践探索

    邹金伟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眼"看家乡,即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核心知识,在家乡真实情境中发现与解决问题,形成核心素养,增强家国情怀.文章基于此构建了"五环节三阶段"实践育人操作模式,即通过"依据课标、选择主题""分析学情、明确目标""精选情境、设计问题""乡土考察、方法实践""多元评价、深化认知",让学生经历"认知—实践—深化认知"的完整过程,以期解决地理实践活动开展"量"少、活动设计"质"低、基于本土化开展"难"的问题.

    地理眼乡土资源思路建构操作模式

    指向素养融通的填洼式有意义学习教学设计——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

    王小强
    49-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的融通培养和有意义学习的内涵与关联,认为在素养为本的教育背景下,通过填洼式有意义学习建构知识间的系统关联是实现素养融通目标的根基;构建了指向素养融通的填洼式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记忆—理解—应用与分析—评价与创造),并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开展了教学设计实践.

    素养融通填洼式有意义学习地理教学

    视觉表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人教版教材"海水的运动"为例

    饶春燕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视觉表达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发挥视觉表达艺术感染性和直观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视觉表达作品,以重构地理空间,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

    视觉表达高中地理教学海水的运动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城镇化"教学设计

    靳晴文龙奕洁宋波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教师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现状;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城镇化"为例,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时空分析融入教学设计,尝试构建典型、易推广、可拓展的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

    地理信息技术城镇化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

    刘杨
    60-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作业边界,以"地形"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访谈调查为设计思路主线,以四个任务层层引导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探索大单元整合作业的设计思路.

    单元作业设计地理核心素养地形与区域发展

    四真八维:基于学业质量的初中地理表现性试题命制策略

    陈金平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面纸笔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落地的需要,以及政策层面对考试评价的要求,指出基于学业质量命制表现性试题的必要性;根据初中地理表现性试题的特征,提炼出试题命制的"四真八维"策略,并以一道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为例,具体阐释试题命制策略的实施,并结合学生作答情况进行命题反思.

    学业质量表现性试题命题策略初中地理

    "浙江省瑞安滨海塘河台田系统"试题设计

    罗华明
    70,80页

    大主题统领的跨学科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张伟利董英豪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大主题统领的跨学科研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与特色基础上,厘清了大主题统领的跨学科研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选择"河流对区域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这一大主题,以楚河汉界古战场、黄河花园口等真实情境为素材,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大主题统领的研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究了河流在区域发展及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最后进行了教学反思.

    大主题跨学科研学课程

    奇幻的"龟岩洞窟"

    张江林郑著彬陈琳
    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