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杨辉祥

月刊

1002-2201

029-85234213

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紧密结合中学教材进行交流、研究,内容力求新意,中学教师阅后可立即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统摄具体内容——对《有机化学基础》教学的建议

    陈进前陈向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结构角度看,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可以分为电子效应、空间效应两大方面.在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建议基于"结构决定性质"观念,适时、适度地提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两个大概念,引导学生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统摄具体内容,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提升迁移运用"结构决定性质"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效应空间效应有机化学基础化学教学

    基于心理重演培养科学思维的实践与启示

    杨小祥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以一种"心理重演"的方式再现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通过"心理重演"策略应用于课堂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思路和方法——赋型建模、启思引探、去芜存菁、顺藤摸瓜,聚焦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以期达到师生思维同频共振、双融双促的作用.

    科学思维心理重演实践

    对盐类水解教学创新点的思考

    李晓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盐类水解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核心素养未能凸显,盐类水解概念的得出以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未能和前认知产生关联,对盐类水解均为吸热反应、盐类水解的程度均较小等规律进行简单、机械地总结,缺少数据演绎导致定量意识的缺失以及仅限于酸碱电离理论认识盐类水解等,进行了创新教学的思考.

    盐类水解创新教学思考关联结构化

    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标的"咖啡因提取"教学设计

    曹葵李燕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真实情境下开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充分交流研讨,逐步揭示咖啡因的分离提纯方法,学生在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有效整合有关知识和技能,并独立完成提取工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产物进行测试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仪器,从知识、技能、现代科学技术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咖啡因提取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真实问题

    从生活经验走向科学理性——对人教版"分子和原子"的解读及教学

    孙成余陈仕明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宏观生活现象到微观物质结构的认知探索,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和认知观念的建立至关重要.以"分子和原子"为例,从认知基础的检视出发,进行科学提炼,建立相应的学科认知模型,设计总体的教学思路,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形成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视角,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活经验科学理性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基于中国元素的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研究与教学建议

    马立清严文法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化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中国元素进行系统化整理,从内容选择、内容编排、教学功能、价值取向四个维度系统分析教材中中国元素的编排特点,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中国元素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教材分析

    计算和实验证实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过程——以解读2024年1月浙江省选考化学15题为背景

    竺东平吴文中车月芬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氧环境下SO2通入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往往被认为生成了BaSO4,但定量视角的理论计算分析说明能得到BaSO3,通过实验验证在有氧环境下上述白色浑浊液主要成分是BaSO3,同时揭示了BaSO3难以被稀盐酸溶解的可能原因,纠正了高中化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错误认知",认识到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氧化硫氯化钡亚硫酸钡计算与实验质疑精神

    "读思达"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放电过程中氮氧反应"为例

    蒋新征吴滢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然固氮的内容,结合读思达教学法,引入高压脉冲电源、空气泵等仪器组装新型实验装置,模拟自然界的雷电现象,为学生展现放电过程中氮气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提供与实验装置相关的文献,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献中实验装置的差异,体会"模块组装"的化学实验创新思想.通过查阅文献,提取有效信息尝试探究,设计实验验证产物,并基于文献内容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对反应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感受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以及信息素养.

    读思达教学法氮气氧气放电

    同周期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

    秦登燃杨开菊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探究栏目第三周期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金属与水反应只设计了镁条与水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在教材第36页探究栏目已出现,所以没有重复出现.金属铝与水反应很难进行,所以也未出现在教材中.这样就失去了实验教学直观视觉对比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验室实际条件,对该实验内容进行了改进,探究了镓铝合金与水反应的可行性,并设计实验方案,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知识内容探究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金属单质镓铝合金实验改进同周期

    过量锌与铁离子反应的实验探究

    陈建托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锌与不同浓度氯化铁水溶液、氯化铁乙醇溶液、硝酸铁水溶液反应的现象,研究锌与铁离子能否反应生成单质铁的影响因素,发现锌与铁离子反应不容易得到铁单质的原因是亚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或络合反应,影响亚铁离子的有效浓度,进而影响反应速率.

    铁离子亚铁离子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