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教学参考
中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674-6058

zxjxckyy@163.com

0771-5861102,5861159、1387881134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中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品质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以教学"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为例

    黄凌燕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目标导向下实施教、学、评活动,三者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相融贯通,目标一致地指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改变学生静等知识灌输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主动阅读语篇的学习意识,提升学生鉴赏语篇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文章探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品质课堂"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品质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英语阅读教学

    真实情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申发贤
    38-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创设课堂阅读教学的真实情境,提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文章结合具体案例,从阅读教学的材料选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学习评价三个维度探究真实情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真实情境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指向语言能力的英语学困生读写融合教学策略

    尹明福曾彩云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改革、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全面实施给县域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文章从英语学科素养中的语言能力视角出发,剖析新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的一节基于读写融合的应用文写作课例,探讨在县域高中以英语学困生为主的课堂环境下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县域高中新教材读写融合语言能力教学策略

    "三新"视域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与议题式教学融合之道与术

    张坚
    45-4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任务精选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等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重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考复习课又称"再次教学"或"重组性教学",是学习再次生长的过程.议题式教学与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课在知识系统化、思维结构化和素养层次性等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能够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真思、真议,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悟、真信、真行,进而提高高考思想政治复习的效率.

    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议题式教学模式与策略

    高三思想政治三导复习法的探究——以"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例

    黎燕媚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三是学生人生中较为重要的时刻,学生在努力备战高考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以"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例,首先阐述三导复习法的定义,然后围绕"实现人生的价值"提出一系列实践策略,以期为高三思想政治复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三思想政治课三导复习法人生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一致性探究

    成运峰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教学上,注重生活实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学习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教—学—评"一致性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体化视域下初中思政课教学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研究

    罗琴丽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统筹各类元素打造一体化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这是学科教师应当着力思考的问题.文章从一体化视域,论述将初中思政课教学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的意义和具体举措.

    初中思政课现实问题一体化社会实践

    二阶诊断调查法探析初中生历史迷思概念的实践——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

    潘俊全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在进入历史课堂之前已经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采用二阶诊断调查法探析初中生历史迷思概念的成因及影响.历史迷思概念会对教学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更突出.历史迷思概念通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影响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转化、影响师生互动等方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文章还指出历史迷思概念的存在并不可怕,教师可采取适当方法探明其状态和内容,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为教学服务.

    历史迷思概念二阶诊断调查法三国鼎立

    复盘式评课: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体系建构策略

    王彪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学生经历该学科的学习后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传统初中历史课堂评价中存在的"评而不实""评而不深""评而不精"等问题,然后以复盘式评课为路径,从备盘预设、复盘研讨、翻盘重构三个角度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评价体系建构策略.

    复盘式评课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评价体系

    新高考视域下社会生活史教学的再思考

    吴智敏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试题鲜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整体认识历史,关注逻辑思维的运用,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生活史教学不能停留于衣食住行等基本史实的教学,而是要通过微观切入、宏观叙事,任务驱动、具身探究,精选史料、问题引领,转变模式、项目学习等方式,统整学习内容、搭建学习支架、锤炼高阶思维、涵养核心素养,以期提升教学效果,适应高考改革.

    新高考社会生活史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