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夏俊生

月刊

1992-7711

zxkcfd@126.com

025-83345311

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5-2号教育厅大院1号楼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Journal ZHONGXUE KECHENG FUDAO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情趣课堂,体验魅力数学

    周爱芳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才能叩开他们思维的大门,从而使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笔者试图构建一种情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趣味美好灵动温暖开放

    浅谈小学语文快乐教学

    吴冕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知识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研究方向.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现代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

    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方法

    文体意识:“语用”训练的落脚点

    王永林
    3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言语内容忽视言语形式,不同的文体的语言特点不一样,要发挥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关注诗歌、散文、小说的特点,用教语文的方法来开展“语用”训练.在读懂文章内容、品悟人文内涵的同时,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文体意识诗歌散文小说语用训练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生活

    王传锦
    3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数学意味着数学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回归,不仅仅是因为生活是数学的本源,而且是因为生活是数学的归宿,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是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方法评价生活

    文本解读的文化视野

    周建青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的魅力是无穷的.如果能够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视野下进行文本的解读,教学活动便可在一种极为厚重的文化底色上展开,使学生在极具魅力的文化韵味里,深入到文本中去,获得其文化视野下的价值归依感.

    文本解读文化视野追寻源流价值归依

    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范宇敏
    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态语言运用在教学中,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态,即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形态.这个问题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对体态语言的研究和宣传还不够,对它的作用和价值比较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造成了学习困难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此,笔者通过实际教学,总结出几种形之有效的体态语言.

    语文教学体态语言运用

    浅谈如何将新课改精髓融入体育教学

    马定珍
    4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体育都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大众喜爱,然而,很多学业繁重的高中生却因为莫大的学习压力而无法投入到体育课所营造的氛围之中.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师,研究将新课改精髓融入体育教学的方法是刻不容缓的.

    新课改精髓体育教学

    打造英语智慧课堂,努力实施幸福教育

    殷华新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智慧地教,让学生智慧地学,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卓有成效,教学相长.笔者结合自己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阐述了智慧课堂教学流程,诠释了幸福教育的深刻涵义.

    课堂教学智慧幸福

    电脑绘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探析

    邵小卫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美术学科服务?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试图打破两门学科之间的堡垒,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在整合中提高电脑绘画的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课程整合信息技术电脑绘画

    追踪学术研究动态 指导初中历史教学——以2013年苏州中考历史试题第32题为例

    沈晨
    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3年苏州中考历史第32题紧扣《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中考历史的引领性和选拔性,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其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