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班主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小学班主任/Journal ZHONGXIAOXUE BANZHUR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润心之品:班主任高品质育人的本真境界追求

    张文
    62-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学校与教师育人工作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班主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示范者,必须拥有"心有大爱、行有大德"的教育情怀与角色追求,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无私奉献肩负起为国育才的重任与使命,从而走向"匠师良师"的境界.文章围绕班主任的润心之品展开探讨,深入浅出地阐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思想,进行"修己之心,利他无我"的价值引领.

    班主任润心之品高品质育人本真境界

    坚守育人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地方红色文化融入班级德育的实践探索

    王婉清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小学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开发红色班本教材、组织红色研学活动、开展红色主题班会、打造红色班级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红色文化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使地方红色文化在班级中得到弘扬与传承.

    红色文化班级德育育人初心

    "若水教育"背景下"重要他人"赋能德育的三重境界

    孙媛媛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有"八德",其包容之德启示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善于汇聚不同的教育力量,发挥德育管理中"重要他人"的作用,形成联合德育的力量.作为高中班主任,应以"向师性""互动性""场域性"为抓手,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达到三重境界,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怀.

    "若水教育"重要他人赋能育德德育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马建东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自信以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应用路径,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分享育人视频、开展诗词大赛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的内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管理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德育发展的三维路径探析

    裘慧玲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本文基于《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立足班级管理,针对创新德育发展路径,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以教学为基础、以平台搭建为支撑、以环境建设为保障的策略,力争形成"严谨、勤奋、务实"的教风与"民主、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推动德育发展,培养幸福的学生.

    立德树人德育发展"双减"政策创新路径

    探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及路径

    王凯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班级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旨在探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方式,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构建良好德育环境、丰富德育内容、推进家校合作等多个途径,使德育理念贯穿于班级管理的系统教学中,以期为初中班主任提供德育管理实用策略.

    初中班级管理德育渗透路径策略

    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创新实践研究

    邵静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的劳动 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将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本研究旨在为"双减"政策下的劳动 教育提供策略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减"政策劳动教育校本创新实践

    行走的主题班会课让德育"活"起来

    张洪清卫秀红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题班会是德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可以更好地解决班级内存在的问题,促进班风建设,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分析了主题班会课的作用,从依托文化资源,激活实践育德功能;依托本土资源,发掘实践育德功能;依托特色资源,强化实践育德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了主题班会课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与新实践,以期为班主任育人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主题班会课班级德育实践育人知行合一

    设境疏导,增强小学生心理弹性

    时水琴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常常缺乏一定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导致心理方面容易出现多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积极心态,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境疏导"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适合个人心理发展的情境,系统指导并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形的能力,逐步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及心理弹性.因此,本文旨在强调通过设境疏导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弹性,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设境疏导心理弹性德育工作

    家校育童"心",携手"卫"健康

    李孟珂
    87-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对滞后,加速探索并推动家校共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向优化,成为守卫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班主任工作视角,探索以家校共建的方式优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切实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家校共建合育童"心"心理健康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