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for Teaching Research in Schoo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学习任务群设计

    费杏英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教育亦称成果导向教育.它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教师达成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OBE理念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应遵循"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策略"的设计原则,实施一系列操作路径,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语文素养.

    OBE教育理念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发展的三种教学样态

    李小强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思维品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数学问题意识是思维发展的基石,也是学习内容结构化整合的有效途径.数学课堂的核心在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依据情境和信息直接提出数学问题,可以视作发展数学问题意识的一种常态化教学样态.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数学模型解释问题情境,以赋能问题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问题尝试补全数学信息,以拓展问题意识.这三种教学样态均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数学模型教学样态

    基于真实情境的抽象能力培养——以"数轴"概念教学为例

    张绍武崔佳佳高媛
    58-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象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初中阶段的抽象能力主要表现在数学概念、关系与方法的抽象上.教学中,要关注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引领学生从真实情境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中提炼出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借助问题情境抽象出概念,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意义的理解.本文以"数轴"概念的教学为例,就如何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抽象能力真实情境数轴

    基于课前演讲活动谈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路径

    李晓媛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前演讲活动是英语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紧、见效慢、压力大、缺乏关键指导等原因,课前演讲活动很难体现出育人效果.文章基于英语学科育人理念,通过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探索英语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素养的同时深化文化认知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科育人中国故事课前演讲立德树人

    区域劳动资源内容的挖掘与应用——以苏州市的劳动资源挖掘为例

    吴昌龙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当下落实"五育"融合重要的一环.区域劳动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学校通过劳动活动,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文章论述了多维度挖掘区域劳动资源的育人内容,精准提炼区域劳动资源的教学主题,灵活重构真实性劳动教学任务情境,巧妙运用多元化策略推进任务达成,探讨将区域劳动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可借鉴经验,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区域劳动资源项目化学习任务群劳动素养

    民族边境地区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五融三化三协同"的研究与实践

    王刚石鹏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民族边境地区的区位特点,文章以财经素养教育为抓手,在区域内创新开展初高中一体化、情境化、项目化的财经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以真实案例、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化学习,能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解决实际的财经问题,在体验中了解财经知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合理的金钱观、正义的财富观,助推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民族边境地区教学研究财经素养

    征稿启事

    76,封3-封4页

    劳动素养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索

    周代许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评价提出"一核""四层""四翼",其中核心价值包括劳动精神的落实.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追求人地协调的实践理念."五育"融合视域下,地理学科和劳动学科的融合考查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导向,起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劳动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考查的方式、高考试题的考查路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地理+劳动"的育人体系与教学策略,即基于校园环境资源,建设"地理+劳动"课程基地;基于乡土特色资源,开发"地理+劳动"研学课程;基于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地理+劳动"融合课程建构.

    学科融合劳动素养地理试题劳动教育

    知识观视角下结构化教学的探析与实践反思

    李亚琼宁连华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化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知识观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需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现行教材单元重构知识,关注单元与单元、课时与单元之间的关联性、承接性来设计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更为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结构化教学需要关注教材的二次开发,指向知识重组;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进阶,关注课堂留白;需要设计评价任务贯穿教学始终,指向教学评一致性.本文以圆的复习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践反思:以解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再建构;设置课堂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设置问题链,关注教学过程中评价任务的贯穿性.

    结构化教学数学知识观学习进阶教学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