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棵小桃树》蕴含的精神品质

    张继冀张文丽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平凹散文《一颗小桃树》中引人注意的是小桃树的意象,它是生命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慢慢品味"小桃树"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品质.小桃树生生不息的韧性,耐心等待的品性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小桃树能引领读者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棵小桃树》精神品质生生不息耐心等待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组元方式、价值阐释与教学建议

    邓海娟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组元方式为研究对象,在明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组元方式的基本逻辑、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内在要求与兼顾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实施教学的建议,试图为高中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教材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组元方式价值阐释教学建议

    精准分层,赋能初中生语文学习力——以《骆驼祥子》名著作业为例

    林珍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让"分层""弹性""个性"成为语文界的热词,使得有着几千年光环的"巨星"——"分层"重新回归作业设计中.语文作业通过目标分层和分层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维系学生语文学习的持续学习动机;通过分层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层激励和抽查监督,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双减"政策下初中作业的精准分层,可以提升作业质量,赋能初中生语文学习力.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精准分层学习力

    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杨阳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任务群、大单元的视野去开发陶渊明诗文专题课程,融合教材内外相关材料,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开展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首先要做好专题教学的整合准备,其次要做好专题教学的统整与延展,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陶渊明生命的澄明自在.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引发的思考主要是把握内核,降低难度,挖掘兴趣.

    陶渊明诗文专题教学实践思考

    "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四点思考

    蔡玲玲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大突破,它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要取得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教师要了解任务群的概念内涵,明确相互间的关联形态,懂得操作要注意的事项;教学目标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要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教学任务时要注意群文与单篇、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学习任务群概念内涵关联形态目标指向整合设计教学结合

    策略引领,让语文"讲堂"变"学堂"

    李琳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以"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为了用最少的时间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真正让语文"讲堂"变"学堂",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学力、质疑力、合作力.

    语文教学讲堂变学堂趣味性自学力质疑力合作力

    名著"回目"教学的学习支架构建——以《儒林外史》"回目"教学为例

    曹蕾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挑战性学习支架是以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驱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助,使其实现由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的训练方式.本文以《儒林外史》"回目"教学为例,探讨在挑战性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情境""情感"三类学习支架,通过名著"回目"学习,把握作品内容与结构,分析形象特征,体会作者情感,求得名著阅读实效.

    《儒林外史》回目教学学习支架语言情境情感

    从三种姿态导读儒林人物

    程龙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林外史》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人物众多纷杂,主题丰富深刻,是学生名著阅读的难点,也是教师阅读教学的难点.本文借用热词"逆行",根据儒林人物对待功名富贵的不同姿态,确定了"逆行者"、"顺流者"和"矛盾者"三种不同的人物类型,选取三个代表人物,感受逆行者的特立独行,顺流者的粗鄙庸俗,矛盾者的彷徨冲突.从点到面,汇聚儒林群像,关注三类人物的不同结局,由具体人物投影时代风貌,走进作品批判现实、追求自由的主题,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生活化.

    《儒林外史》人物类型逆行者顺流者矛盾者

    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乔丽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优化阅读教学手段,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全局与细节,鼓励学生比较、反思、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缜密性、批判性.

    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提升策略文本全局细节比较质疑反思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和思考

    郑青松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化学习为支撑的整本书阅读就是把"项目化学习"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整本书阅读设计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紧扣整本书阅读的核心价值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将语文学习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预期,融入既定项目任务,融合听说读写活动,使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变得有趣味、有系统、有进阶、有生成.

    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