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问续——《朝花夕拾》教学访谈之五

    李怡毕于阳
    3-8页

    思辨性阅读命题策略

    章新其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性阅读不等同于议论文阅读,它作为一种态度和方式,体现在各类文体阅读中.思辨取决于阅读目的,而与文体、内容、风格没有必然关系;思辨性阅读命题的素材选择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是论说文,也可以是哲理散文、实用作品、诗词作品等.思辨性阅读的命题要着眼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努力引导理性而深度的思考,培养开放而创新的品质,同时要树立基于文本、整体观照的意识,以免因无视文本的客观性而陷入天马行空或胡言乱语的困境.不同类型文本的思辨性阅读试题,其命制方法和呈现形态也是各异的.论说性文本的思辨性试题命制,主要指向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评价文本观点或运用文本观点进行评价等方面;其他文本的思辨性试题,则包括阐述自我感悟类试题、基于文本不同角度的评价类试题、反思阅读过程的试题等,类型非常丰富.

    思辨性阅读命题材料观点评价

    指向深度学习的互文性阅读教学——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教学例析

    陈筠刘菊春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文性阅读并不必然导向深度学习.互文本潜在的意义拓展、思维逻辑以及多维度的联系,在没有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之前,都属于静态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策略尝试实现互文性阅读的深度教学:合理建构互文本,为学生深入理解提供多样化支架;设计有梯度、多维度的问题链,推动学生学习的逐层深化;创设情境任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及个人精神的成长,完成意义的建构.

    互文本互文性阅读古诗阅读教学深度学习

    是谁在讲故事——例谈叙述视角下的小说群文阅读教学

    刘必锋
    19-2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是文学类作品中重要的文体,但一线小说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三要素"或"四大件"上,学生兴趣不高且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打破常规,以统编教材中的经典小说为例,通过引入"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多重作用,建构小说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小说阅读教学叙述者叙述视角

    入境有脉 文气自华——微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龚锦辉徐智潭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中小学写作中存在的目的异化、评价"僵化"等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微写作教学,从写作认知偏差导致的具体问题入手,通过向教材学写作、到生活中找"米"、引发多向思维等微写作教学实践探索,切实提升师生写作素养,让学生在交流写作、体验写作的过程中理解写作、享受写作,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写作教学.

    微写作写作认知微写作实践

    含咀衬托 妙理自明

    周永孝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衬托既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诗文写作手法,其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外延值得梳理.衬托分为两种类型,又以四种语言形式呈现,而其中的反衬,包括与对比的区别、常见的反衬类型,尤其是无理反衬,更值得深究.这有助于阅读中的深刻理解和写作中的巧妙运用.

    衬托反衬对比无理反衬

    深化对"句式"的教学研究

    余映潮
    28-29页

    草木言我心——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大单元读写融通探微

    常凯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逆向设计"理论,依循"选准学科大概念—确定学习 目标—明确预期学习成果—建构评价机制—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路径,以七下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和八上《白杨礼赞》组合成的大单元为例,开展逆向设计与正向实施的实践研究,从中梳理出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读写共生设计策略,旨在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涵育与优化.

    逆向设计大单元读写融通

    基于"人"的情境,深化整本书阅读教学——品析王君的聊书课《简·爱和"简·爱们"》

    展文国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学生阅读不深入、教师指导不得法的现象,以王君《简·爱》聊书课为例,遵循基于文本、指向文本、回到文本的原则,从"直击核心人物,创设比较情境,让学生发现和创造""勾连相关人物,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有高峰体验""借力在场人物,创设矛盾情境,让学生实现认知的升华"三个层面,探讨基于"人"的情境,让整本书阅读走出肤浅和平庸,走向深度阅读的路径.

    整本书阅读"人"的情境深度阅读《简·爱》

    素养立意的诵读类学习活动设计

    孔晓玲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诵读活动和素养立意的诵读类学习活动,总结了素养立意的诵读类学习活动综合性、情境性、差异性的特征,并基于日常教学实践,归纳提炼了素养立意的诵读类学习活动四大设计策略:系统性架构,建设诵读类学习活动课程体系;项目化设计,打造诵读类学习活动任务情境;课内外结合,拓展诵读类学习活动内容资源;信息化助力,加强技术工具的深度应用融合等.

    学科核心素养诵读类学习活动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