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厚植情怀培素养 对接现实著文章——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综述兼谈写作备考

    郎慧娣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4年全国高考新材料作文题为例,聚焦高考作文的命题特色和备考策略,重点分析新材料作文三大命题特点:材料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简洁明了,关联现实和人生.提出三点备考策略:夯实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立意构思,提倡个性表达.

    新材料作文关注现实根植情怀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备考

    以情境为载体——2024年新课标Ⅱ卷试题探析

    杨清鹏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以基本层面的问题情境、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开放性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进行命题,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要求.

    情境高考评价载体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批判性思维测评的命题实践与反思

    谭霞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批判性思维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仍缺乏针对性的测评研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要求,基于已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实践和问题,在未来的命题中,需要合理组织具有矛盾冲突的文本材料、创设真实复杂的测试情境,通过测试任务直观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批判性思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命题情境

    文言文字词教学应由"言"及"文"

    宋炜宁杨霞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文言文字词教学如何由"言"生"文"的问题,从语词溯源、诵读涵泳、解义活文、关注句式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以语词溯源的形式对字词进行深度挖掘,以音声训练的方法增进直觉的语感体验,以遣词造句的匠心体味文本的思想情韵与语篇特点,以句式变化把握文章的气韵节奏.从而构建"言"与"文"之间的桥梁,使文言文字词教学不止于"言",更能拓展至"文",最终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完成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文言文字词教学言文相生

    刘半农国文教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顾英伍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8年,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应用文之教授》一文,这篇文章是其国文教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当时社会对培养新青年的需求、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同僚的支持和建议,都对刘半农的国文教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社会发展对"实事求是"的需求也推动了刘半农国文教学思想的形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刘半农的国文教学思想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刘半农国文教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以陆游诗词为例谈古诗词深度教学路径

    刘进进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教师深度引导的基础之上.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组建群诗、借助学案、引导学生深度品味语言,以及课后作业对课堂教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等路径实现深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建构.

    深度教学古诗词群文主动参与深入理解

    《荷花淀》的"美"与"不美"

    姚甄渝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寻《荷花淀》中场景描绘的矛盾、叙述视角的矛盾、情节取舍的矛盾,揭示孙犁用诗意消解战争残酷的缘由,即作者"极致的美的理想"的创作倾向,展现农村妇女在苦难中的新生,展现民众的新"国民性"和"理智的欢快".由此,阅读教学才能走向思辨与深刻.

    《荷花淀》孙犁诗意生成深度阅读

    以项目化学习推进《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教学

    韩璧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为例,可运用PBL项目化学习理论进行探究教学,巧设活动主题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创设驱动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持续的阅读与探究,拓宽学习资源,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素养、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红星照耀中国》

    基于地域资源的序列化写作课程作业设计——以"恋上宁波这座城"为例

    陈烈燕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的地域资源是写作的重要资源,以"恋上宁波这座城"序列化写作课程作业设计为例,阐述基于地域资源的写作作业建构方式——"相遇""相知""相交""携手"四阶段,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整合课程资源,提供写作支持,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反观生活,思索生命价值,培养家园情怀,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厚实精神基础的目的.

    地域资源序列化写作作业设计

    读写评改共融的"高中作文微项目"教学策略探微

    李宗蔚
    32-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写评改共融的"高中作文微项目"写作教学依托于新教材的篇章阅读教学.提炼"微概念",设计情境写作"微问题",驱动学生在"微活动"中反复经历写作、评价、修改等学习实践,形成指向深度理解"微概念"的写作"微成果",建构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作文"读写评改"共融的教学策略,能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无根写作""快餐写作""孤岛写作"等问题.

    项目化学习写作教学读写评改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