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看高校思政教育新动能

    张银薛青山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能够为思政教育发展提供新动能,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则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明确学科体系建设对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理念支撑价值,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思政教育发展新方向,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动能思政教育

    强化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与对策

    王舶宇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发展节奏变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逐步改变。其中,社会法治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足、法治教育体系化内容有所缺失,法治教育开展的针对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先进性、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专业性、教育评价考核方式的科学性,都成为影响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从学生法治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入手,探讨学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强化学生法治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做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公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奠定基础。

    学生法治教育价值对策

    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风险识别与防控

    卢国维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主要表征,为依托信息技术的教学精益化、协同化、场景化和混合化,优化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水平。但是,这一过程难免产生阻碍学生能力发展和隐私保护、妨碍教师队伍思考创新、淡化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意义、削弱教学效果和教师身份认同等风险。防范这些风险,应立足学生推进人技协同,激活教师创新能力,强化内容价值引领作用,明确相关主体责任,确保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风险识别防控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创新性对策

    高焕王磊强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高校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思想上重视不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融入内容欠佳,融入载体陈旧等问题。可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挖掘优质内容,丰富学习载体等,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功效。

    红色基因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对策

    初中学校体验式德育的意蕴与运用

    陈晓晖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德育在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有效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学校开展体验式德育,能够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形成良好的品行,从而有效提升育人质量。

    初中学校体验式德育实践评价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公民意识教育探析

    吉璐瑶康文中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意识是衡量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统筹大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构建小学启蒙公民意识教育的认知、中学深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分类和大学提升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果这一循序渐进、系统化、可持续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强烈爱国意识、基本法律常识、积极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的合格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思政课一体化目标导向目标层次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马天明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教学设计形式,是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从关键问题出发,培育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并基于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剖析议题的命理脉络,围绕核心概念分解教学内容,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发挥议题式教学的重要作用,要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手段,以学科知识的超越性、教师自身思维的辩证性与教师评价素养的多元性为基点,发挥议题式教学的多向反馈作用,助力学生完成学科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善用单元导语改进课程教学

    陈文华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导语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单元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概括。教师要善用单元导语,深度解读教材和提升教学质量。文章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新要求,梳理六册教材23个单元导语的特点,并结合典型实例分析单元导语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单元导语的应用策略。

    单元导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情理结合之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赵莹白世明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教学协调通达,打造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实效性的教学情景,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追求的境界,也是教学面临的难题。实施情理结合的教学方式,抓住思政课本质,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促成教学供给与需求之间和谐统一,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和思维方法;以教师为关键,提高教师动情与讲理的能力;以课堂为载体,拓宽思政课教学情理交融的渠道。

    思政课教与学情与理实效性亲和力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堂共同体建设

    莫世亮林思思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以来,我国倡导开放与生成、交往与互动并行的教学观。然而,综观现阶段高中思政课堂,仍存在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教学主体间关系不平等、教学对象间缺乏交互性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加深了思政课堂割裂化的局面,极大阻碍了高中思政课堂共同体的建设。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指导,融合多维社会实践元素,构建多元主体交往平台,共创集体智慧互通渠道,有助于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为建设高中思政课堂共同体助益,提升高中思政课育人效果。

    马克思交往理论高中思政课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