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

    唐记鹏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余年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从红船精神到伟大建党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构成了体系完整、内容翔实、协同布局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学科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契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通过构建以"议题引领—情境探究—任务解决—活动驱动"为教学结构的活动型课堂,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动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更好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优秀党史文化,培育学生的理论思维力、价值判断力、知识迁移力和实践参与力。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

    "法治社会"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难点及应对

    冯琪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与法治》中"法治社会"一框内容简洁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知其然"较易,但要"知其所以然"却有难度。学生经常对法治社会的作用、法治社会必须具备这些特征的原因、认同构建法治社会的举措等知识点感到困惑。这些困惑也是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难点,围绕重规则、树信仰、出奇招三个方面精选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深刻领悟教材中的结论,推动落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要素。

    法治社会重规则信仰出奇招

    《法律与生活》教学培塑学生法治意识探讨

    张安伟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国家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则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任务。高中学段是培养学生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及提升法治行为能力的关键时期。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高中生呈现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受教师专业法律水平的限制及教材中法律知识碎片化的呈现等因素影响,法律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生活调查、设计辩论议题、运用角色模拟等方式,别开生面地打开高中思政课的法律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法律课堂案例实践辨析模拟

    巧画路线图 构建大概念——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作业设计

    杨艳红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容量大、学科概念多、距学生生活经验较远。厘清学科概念对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画路线图,帮助学生落实核心大概念,继而指导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构建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单元作业设计核心素养路线图

    温润教学 润物无声——第二届高中思想政治品位课堂观摩会学习启示

    胡宏伟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成就大学问"三境界"说,温润教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上好思政课,要探索高境界,而上高境界的思政课,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常态;要追求有品位,上有品位的思政课,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师不悔的职业追求;要做到有温度,上有温度的思政课,应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温润教学高境界有品位有温度

    例谈品位课堂『三线』融合

    刘雪娟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更加追求课堂的品质和品位,注重对生活情境、知识、环境、时间、空间进行创造性融合,站在立德树人视角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品位课堂是生活的课堂、融合的课堂,一般采用议题式教学,实现情境线、活动线、素养线"三线"融合,夯实融合之基、打造融合之躯、提供融合之剂,将生活、知识、能力、素养融汇在立德树人过程中。

    品位课堂情境线活动型素养线立德树人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

    吴飞雪曾雪刚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存在教学情境逻辑不清、价值引领与知识讲授结合生硬、问题设置没有梯度、课堂总结无创新等问题,极大地影响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坚持议题情境主线化、价值碰撞冲突化、问题设置梯度化、总结形式创新化,促进知识生成、培育家国情怀、撬动深度思维,实现思维灵活进阶,从而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让深度学习得以真实发生。

    情境情感问题思维

    联通·建构·育德:境脉视角下的思政课情境教学

    蒋永明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或展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积极参与、深入探究,从而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课程育人使命。但是,当前情境教学存在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背离、情境内容关联不够、逻辑性建构现象未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欠缺等问题。在情境教学中,我们应深植境脉思维,运用境脉视角,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需求,关注教学情境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科素养生成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

    境脉情境教学实践

    让法落地 促爱萌芽——全过程践行课程爱国主义元素

    徐龙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至关重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探索全过程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元素,既有国家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又有学科教育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师应以课程结构为出发点、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以反馈评价为突破点,让法落地,促爱萌芽。

    爱国主义课程结构教学实践反馈评价法治教育

    活用思维导图优化议题情境

    王宗信刘丽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情境设计存在浅层化、片面化、单一化、碎片化等问题,阻碍知识构建和议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难以有效发挥育人功能。活用思维导图,构建推进型、比较型、递进型、整合型、复杂劣构型情境,能够优化情境的结构和功能,挖掘思维深度,增强思维思辨性,提升情感温度,拓展思维广度,提高素养达成度,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政大课堂。

    思维导图议题情境结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