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争做"大思政课"的"大先生"

    王义群
    1页

    人物介绍

    3页

    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韩杰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聚共同的价值观是国家统一意志形成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就是统一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的体现。新时代可通过法治观念培养推动爱国主义精神落实落地,用思政课堂促进爱国主义情感立己达人,用实践研修迸发爱国主义自觉行为。三个方面发力,以法润心、以德立人,让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爱国主义教育宪法课堂实践

    核心素养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李静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正处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进阶,选取具有真实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案例以理服人,考察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与核心素养高度相关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与爱国实践能力的提升。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爱国主义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实现——以"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例

    叶婷婷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订、实现和评价,都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课堂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大写的中国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走向——以南京市主题教研活动两节展示课为例

    高秀杰周智宁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立德为主旨,学习为中心"主题教学活动中,"与世界深度互动""我们的梦想"两节同主题展示课,生动展示了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走向——立意:从教书走向育人;立骨:从教材体系走向学习体系;立论:从讲知识走向讲道理;立行:从知道走向做到;立研:从反思走向臻于至善……像人一样有站得住的灵魂、立得稳的脊梁,有血有肉、风姿各异、真实鲜活,最终成就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成就一个个大写的中国人。

    核心素养教学立意学习中心

    指向政治认同培育的课堂创生

    夏子辉夏瑞林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认同处于思政课核心素养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教师要根据现行课程标准和评价要求,结合校情和师生实际进行课堂创生。

    政治认同课堂创生价值取向基本主张教学要求

    议题式教学的"议境"设置理路与实践

    吴勇军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情境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关键。打造生本化、生活化、序列化、综合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样态,要摒弃议题情境创设的弊端,从明暗交织、纵横联系、思行结合、一境到底四个维度进行尝试与实践。通过议题情境活化书本知识,引入"项目+""大单元"等教学方式构建起教材知识、情境勾连、项目驱动、深度建构、创新迁移学习链,使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议题情境议题式教学学习链跨学科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关键能力培养探究——以"正视发展挑战"教学为例

    党月慧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式教学为学生知识学习、自我品格塑造双向建构提供了新路径,为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提供了新思路。道德与法治课关键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考量要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聚焦学生关键能力培育,以议题为统领、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任务为目标,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可操作性。为此,教师可以围绕选定可"议"之议题、创设可"议"之情境、组织可"议"之活动、设计可"议"之任务四个维度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议题式教学

    让情感在思政课堂自然流淌

    赵慧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是学习知识和启迪思维的发动机。好的思政课堂是情感流淌的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尝试通过实情导引、真情体验、深情践行、温情浸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实情真情深情温情